- 通信:
信源和信宿间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构成了通信。
2)分类通信:固定通信,移动通信 - 移动通信通信双方至少有-方在移动中(或者临时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 上)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
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和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或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4)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
相同之处:都是依靠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
不同之处: ( 概念不同)无线通信包含移动通信,但侧重于无线,而移动通信更注重于移动性。
5)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1)必须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播无线电波允许通信中的用户在- -定范围内自由活动不受位置束缚,但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一般很差
原因:弥散损耗、阴影效应、多径效应 多普勒(Doppler)频移
信号衰落fading signal
2)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
邻道干扰、互调干扰、共道干扰、多址干扰、远近效应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提高通信系统通信容量的措施:
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5G毫米波通信)
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MIMO多天线技术通过空间上进行复用已有频段)
有限频谱的合理分配和有效管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里,一项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高效
服务区域不同形状组建不同的网络结构
带状(如铁路公路沿线)、面状(如覆盖-城市或地区)或立体状(如地面通信设施与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的综合系统)。
必须具备很强的管理和控制功能:用户的登记和定位,通信(呼叫)链路的建立和拆除信道的分配和管理,通信的计费、鉴权、安全和保密管理越区切换和漫游的控制
5)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手机:体积小、重量轻、省电、操作简单和携带方便。
车载台和机载台:操作简单,维修方便,保证在震动、冲击、高低温变化等恶劣环境中正常工作。
注意:移动通信设备由于是使用电池供电,所以要特别关注它的节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