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讲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和码间串扰
第一节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一、数字基带信号的编码规则
基带传输对信号的要求(即独立又有联系)
对传输码型的要求:原始消息码必须编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用的码型(码型的选择)
对基带脉冲的要求:所选码型对应的电波形应适合于基带系统的传输(基带脉冲的选择)
一、数字基带信号的编码规则
1、不含直流,且低频分量尽量少
(含有直流分量和较丰富低频分量的单极性基带波形不适宜在低频传输特性差的信道中传输)
2、应含有丰富的定时信息,以便于从接收码流中提取定时信号
(当消息代码中包含长串的连续“1”或“0”符号时,非归零波形呈现出连续的固定电平,因而无法获取定时信息)
3、功率谱主瓣宽度窄,以节省传输频带
4、不受信息源统计特性的影响,即能适应于信息源的变化
5、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即码型应具有一定规律性,以便利用这一规律性进行宏观监测
6、编译码简单,以降低通信延时和成本
二、几种常用的传输码型
1、AMI码:传号交替反转码
AMI码的优点
a) 没有直流成分,且高、低频分量少,能量集中在1/2码速处,频带较窄
b) 编译码电路简单,并有一定的检错能力
c) 如果它是AMI-RZ波形,接收后只要全波整流,就可变为单极性RZ波形,从中可以提取位定时分量
AMI码的不足:
当原信码出现长连“0”串时,信号的电平长时间不跳变,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
2、HDB3码: 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
HDB3码的编码规则:
1)当信源码的连“0”个数不超过3时,仍按AMI码的规则编,即传号极性交替;
2)当连“0”个数超过3时,则将第4个“0”改为非“0”脉冲,记为+V或-V,称之为破坏脉冲。相邻V码的极性必须交替出现,以确保编好的码中无直流;
3)为了便于识别, V码的极性应与其前一个非“0”脉冲的极性相同,否则,将四连“0”的第一个“0”更改为与该破坏脉冲相同极性的脉冲,并记为+B或-B;
4)破坏脉冲之后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
HDB3码的特点:
a)无直流分量,高、低频分量少,传输频带窄
b)有不中断业务的误码检测能力
c)频谱中不含时钟分量,但在收端进行全波整流,使之变成RZ码,可提取时钟
d)克服了AMI码的不足,抑制了长连“0”
HDB3码保持了AMI码的优点外,同时还将连“0”码限制在3个以内,故有利于位定时信号的提取。HDB3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