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
每周五11:45 按时送达
当然了,也会时不时加个餐~
我的第「108」篇原创敬上
大家好,我是Z哥。先祝大家中秋快乐。
我猜你现在心情不错,毕竟小长假的第一天才开始,后面还有60个小时的假期,够飘一会:D
既然如此,我们今天聊一个轻松的话题。
基本上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印象。老师在敲着黑板“哒哒哒”,盯着某位正在发呆走神的同学说“记啊,这个考试要考!”。
然后你也赶紧低头“唰唰唰”的开始照着抄起来。
后来逐渐养成了,老师的板书写了啥,就抄啥的情况。
经过这长期的“训练”,让不少人养成了一个记笔记就是摘抄重点的印象。
不知道现在的你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会不会还保留着当初这个习惯呢?
当然了,还有的小伙伴可能完全就不做什么笔记,看过就完了。
嗯,希望别是练我之前教你的速读技巧练的走火入魔了:D
但其实不管你是速读还是精读,读书笔记都是一个帮助「信息」内化成「知识」的有效途径。
因为做读书笔记是你在读书的过程中,形式上所能最先作出的主动行为,也是成本相对最低的一种。
正如之前的「速读」和「精读」两篇里所提到的,唯有自己主动出击,去内化的信息才是自己的知识。否则,那都只是你脑海中一晃而过的信息而已。
虽然还有很多诸如「费曼技巧」之类的提倡通过实际行动进行内化的方式。但这毕竟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得有条件啊,是吧,至少你身边得有一个有耐心听你教他的人吧。
回到做读书笔记上,比较常见的做读书笔记的误区,除了照抄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只顾折页、划线、画圈圈。在外人看来,这人读书挺认真的,因为书看上去挺旧的:D
其实Z哥认为,读书笔记用什么形式做不重要,重要的是抓住本质。我认为读书笔记的本质是:浓缩为你所用的精华,摒弃其它的“杂质”。这也是“把书读薄”这句话背后的道理。
因为当你相信、认可一个道理之后,大量的论证内容、案例其实已经不需要关心了。你更要关注的是怎么让这个道理发挥价值。
所以,怎么想办法利用你的超强处理器——大脑,对道理进行提炼、内化,便于当前的你理解,以及让未来的你能更容易想得起它,才是更加重要的事。
否则看的书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所剩无几。大概率会像下图这样。
当然了,哪怕进行了内化,还是难免会忘记,但是至少不会像上图这样停滞不前,甚至是逆增长。
并且在此时,之前写下的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帮助你快速找回「记忆」的好途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科学的做笔记呢?我们先来整理一下思路。
既然前面说了读书笔记的本质是:浓缩为你所用的精华,摒弃其它的“杂质”。
那么首先,你得先抱着一个心态,只关注那些能为你所用的。所以当你一旦发现一个能为你所用的知识点,理论上你应该能提炼出它是what?
如果连what都说不出来,你怎么知道能不能为你所用呢?
这个what其实类似于代表这部分内容的一个核心主题,主题越简短,越容易嵌入你的记忆中。
其次,在这部分内容中,你收获的「新信息」是什么?也就是你之前不知道的,但是现在觉得对你有用的。
找到它们,将它们圈画出来。
这其实就是在有意识的摄入增量信息,不断扩大你的知识库。减少自己总被局限在已知的老信息里思考。
然后,最重要的是,不仅仅是将这些新信息圈划出来,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写在边上。
因为只是划一条线,或者只是照着抄一遍,无法发挥你大脑的价值,“加工处理”的作用。
而只有经过了你自己的“加工处理”,你所获取的增量信息才是以你自己的视角所看到的,是符合你自己调调的东西。
比如,你可以写一下它为什么会这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些内容就是why式内容。
再写一下它如何能为你所用?这是how式内容。这个how式内容可以帮助你在“知其然”之余,进一步“知其所以然”。
除此之外,它也埋下了一个“勾子”在你的how内容中所提及的场景里。当后续的生活中遇到这个场景时,你会更容易想起这个what。
为了避免这个新的增量信息容易成为一个信息孤岛,你最好能主动建立更多的“勾子”。其实就是将你脑海中已知的、与它相关的知识,在这里边上写下来,如:概念、资料、人物等等。
好了,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
具体记录的笔记格式大概是这样:
捋完了思路,下面就是具体怎么记了。
具体在笔记的时候,其实有两类情况,一类是电子类笔记,记录在电脑上。一类是手写类笔记,记录在纸上。
这两者各有利弊,没有哪个绝对优于哪个之说。
电子类的好处是,便于查找、修改,以及二次整理。但是,如果是看电子书的话,容易忍不住复制黏贴。(反正我有时就会忍不住,不知道你是不是)
手写类的好处是能调用更多的感官,手,耳朵(笔在纸上滑动的声音)、动态视觉效果(书上的字是固定的,手写的字是一笔一画从0开始勾勒出来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另外,费时费力的手写迫使我们对所写下来的内容进行精简,无形中进一步促进了思考和概括,又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
并且,笔和纸的组合更自由,能更灵活选择记录内容的形式。像以下这些笔记,用电子版是做不出来的(除非你是一位很闲的程序员……)。
▲图片组合的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过,我自己的习惯是,尽量买电子书,做电子类笔记,特别是理工科类的书籍。
当然了,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只是我觉得在信息化时代,用这个时代所产的工具应该会更合适。并且,对我来说后续的高效查找更重要一些。
Z哥平时做电子类笔记主要用之前文章中提到过的MarginNote。
这个工具我觉得真的太好用了,基本上你只要管思考和记录就行了。像打标签、整理这种事情分分钟就能搞定。
比如很多人喜欢的思维导图,它自带思维导图模块,支持记录笔记的同时自动同步到思维导图模块,并且还能在正文的对应位置自动打上锚点,自动与之关联,让你可以灵活地在笔记、导图、正文内容之间快速跳转。
它还支持「一键搜索」等用着很爽的功能,让你查找相关资料、翻译的效率大增。可以感受一下。
也是因为这个强大的工具,才让我逐渐偏重用电子书阅读。
我做手写类笔记可能和很多人不太一样,因为我读的纸质书大多是文史类的。
有很多人会将纸质书的读书笔记整理成一份电子版的。我一般不这么干,最多只是会将一些金句、觉得很好的故事整理到我的金句库或者故事库中。
因为一般文史类的书籍其实讲述的道理或者主题,其实就几个,屈指可数。大量的内容是在不断的重复,通过不同的视角、案例来解读。所以像这类书,真正重要的是理解和内化,所以我认为再花时间搬到一个电子版的读书笔记很不划算,因为那些表象的故事、案例并不重要。
况且,一边翻书,一边电脑打字得四个手才行,太影响阅读体验了,阅读的连贯性很差。这也是我不喜欢二次整理成电子笔记的第二个原因吧。
不过,我之前的确有尝试过二次整理。而且为了解决没有“四个手”的问题,我还买了下面这个装备。
效果肯定是有的,腾出了两只手:D。但是阅读连贯性问题还是无法解决,你的视线得不断的在书本和电脑屏幕之间切换。
对了,即然说到手写类笔记,不得不提一个鼎鼎大名的记笔记的方法——「康奈尔笔记法」。我就不展开了,网上的相关文章很多,贴一张图你就大致明白了。
▲图片源于知乎@徐彬,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时候翻看自己还是学生那会的读书笔记,真的不忍直视。几乎都在照抄,认为重复可以加深印象,便于以后能原话讲给别人。可以理解为以背诵为导向在学习。
殊不知,学习这种事情,是为自己而学,追求对自己有用。而不是为了讲得出原话,向别人证明自己学过。
最后再分享两个实用小技巧。
人在不同时期看待同一个事物的观点可能是不同的,会随着自己的三观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第一个建议是在每段笔记写上日期。
如此一来,以后再次翻阅的时候,还能对比一下,看看经过了多少时间之后,你对这个观点有了不同的认识。
另外一个建议来自于《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该书的作者建议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如果觉得某一部分的内容有用,可以把那一页折起来。把全书看完后,再读一遍折角的部分,如果还是觉得不错,那就把那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之后再重读这了两个角的部分,如果还是觉得有启发,就用笔在书上做记号。《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贯彻“以教为学”的费曼技巧,将你的收获输出给别人。
好了,总结一下。
这篇文章我主要说的是,「内化」是读书学习最重要的事情。其中,做读书笔记是帮助更好内化的一个有效办法。
接下来,我分享了我自己做笔记的方式。
关于到底选择电子笔记还是手写笔记,要根据你自己的偏好和学习的内容来决定。不过Z哥我自己更倾向于电子笔记,因为我对检索的需求更强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文章:
我珍藏5年的10倍速阅读法
读再多书都没觉得自己变强?试试我这“5年陈”的方法
原创不易,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就「在看」或者「分享」一下吧。鼓励我的创作 :)
如果有关于架构、分布式系统、产品、运营的困惑
可以试试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