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 of responsibility(职责链)–对象行为型模式
一、意图
使多个对象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将这些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二、动机
1.在软件构建过程中,一个请求可能被多个对象处理,但是每个请求在运行时只能有一个接受者,如果显式指定,将必不可少地带来请求发送者与接受者的紧耦合。
2.如何使请求的发送者不需要指定具体的接受者?让请求的接受者自己在运行时决定来处理请求,从而使两者解耦。
三、适用性
1.有多个的对象可以处理一个请求,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运行时刻自动确定。
2.你想在不明确指定接受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3.可处理一个请求的对象集合应该被动态指定。
四、结构
一个典型的对象结构可能如下图所示:
五、效果
1.降低耦合度。
2.增强了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
3.不保证被接受。
六、实现
1.实现后继者链。
2.连接后继者。
3.表示请求。
七、要点总结
1.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的应用场合在于“一个请求可能有多个接受者,但是最后真正的接受者只有一个”,这时候请求发送者与接受者的耦合有可能出现“变化脆弱”的症状,职责链的目的就是将二者解耦,从而更好地应对变化。
2.应用了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后,对象的职责分派将更具灵活性。我们可以在运行时动态添加、修改请求的处理职责。
3.如果请求传递到职责链的末尾仍得不到处理,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缺省机制。者也是每个接受对象的责任,而不是发出请求对象的责任。
八、相关模式
职责链常与Composite一起使用。这种情况下,一个构件的父构件可作为它的后继。
九、举例说明
类似一个单向链表。
本文为李建忠设计模式视频的笔记以及《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的软件的基础》和自己的部分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