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之startService与bindService的区别

Android执行Service有两种方法,一种是startService,一种是bindService。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两种执行Service方法的区别。

1、生命周期上的区别

    执行startService时,Service会经历onCreate->onStartCommand。当执行stopService时,直接调用onDestroy方法。调用者如果没有stopService,Service会一直在后台运行,下次调用者再起来仍然可以stopService。

    执行bindService时,Service会经历onCreate->onBind。这个时候调用者和Service绑定在一起。调用者调用unbindService方法或者调用者Context不存在了(如Activity被finish了),Service就会调用onUnbind->onDestroy。这里所谓的绑定在一起就是说两者共存亡了。

    多次调用startService,该Service只能被创建一次,即该Service的onCreate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但是每次调用startService,onStartCommand方法都会被调用。Service的onStart方法在API 5时被废弃,替代它的是onStartCommand方法。

    第一次执行bindService时,onCreate和onBind方法会被调用,但是多次执行bindService时,onCreate和onBind方法并不会被多次调用,即并不会多次创建服务和绑定服务。

2、调用者如何获取绑定后的Service的方法

    onBind回调方法将返回给客户端一个IBinder接口实例,IBinder允许客户端回调服务的方法,比如得到Service运行的状态或其他操作。我们需要IBinder对象返回具体的Service对象才能操作,所以说具体的Service对象必须首先实现Binder对象。

3、既使用startService又使用bindService的情况

    如果一个Service又被启动又被绑定,则该Service会一直在后台运行。首先不管如何调用,onCreate始终只会调用一次。对应startService调用多少次,Service的onStart方法便会调用多少次。Service的终止,需要unbindService和stopService同时调用才行。不管startService与bindService的调用顺序,如果先调用unbindService,此时服务不会自动终止,再调用stopService之后,服务才会终止;如果先调用stopService,此时服务也不会终止,而再调用unbindService或者之前调用bindService的Context不存在了(如Activity被finish的时候)之后,服务才会自动停止。

    那么,什么情况下既使用startService,又使用bindService呢?

    如果你只是想要启动一个后台服务长期进行某项任务,那么使用startService便可以了。如果你还想要与正在运行的Service取得联系,那么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broadcast,另一种是使用bindService。前者的缺点是如果交流较为频繁,容易造成性能上的问题,而后者则没有这些问题。因此,这种情况就需要startService和bindService一起使用了。

    另外,如果你的服务只是公开一个远程接口,供连接上的客户端(Android的Service是C/S架构)远程调用执行方法,这个时候你可以不让服务一开始就运行,而只是bindService,这样在第一次bindService的时候才会创建服务的实例运行它,这会节约很多系统资源,特别是如果你的服务是远程服务,那么效果会越明显(当然在Servcie创建的是偶会花去一定时间,这点需要注意)。    

4、本地服务与远程服务

    本地服务依附在主进程上,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本地服务因为是在同一进程,因此不需要IPC,也不需要AIDL。相应bindService会方便很多。缺点是主进程被kill后,服务变会终止。

    远程服务是独立的进程,对应进程名格式为所在包名加上你指定的android:process字符串。由于是独立的进程,因此在Activity所在进程被kill的是偶,该服务依然在运行。缺点是该服务是独立的进程,会占用一定资源,并且使用AIDL进行IPC稍微麻烦一点。

    对于startService来说,不管是本地服务还是远程服务,我们需要做的工作都一样简单。

5、代码实例

    startService启动服务

public class LocalService1 extends Service {/*** onBind 是 Service 的虚方法,因此我们不得不实现它。* 返回 null,表示客服端不能建立到此服务的连接。*/@Override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return null;}@Overridepublic void onCreate() {super.onCreate();}@Overridepublic void onStartCommand(Intent intent, int startId, int flags) {super.onStartCommand(intent, startId, flags);}@Overridepublic void onDestroy() {super.onDestroy();}
}

 bindService绑定服务

public class Local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
* 在 Local Service 中我们直接继承 Binder 而不是 IBinder,因为 Binder 实现了 IBinder 接口,这样我们可以** 少做很多工作。
*/
public class SimpleBinder extends Binder{
/**
* 获取 Service 实例
* @return
*/
public LocalService getService(){
return LocalService.this;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return a + b;
}
}public SimpleBinder sBinder;@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 {
super.onCreate();
// 创建 SimpleBinder
sBinder = new SimpleBinder();
}@Override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 返回 SimpleBinder 对象
return sBinder;
}
}

  上面的代码关键之处,在于 onBind(Intent) 这个方法 返回了一个实现了 IBinder 接口的对象,这个对象将用于绑定Service 的 Activity 与 Local Service 通信。

    下面是 Activity 中的代码:

public class Main extends Activity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TAG = "SERVICE_TEST";private ServiceConnection sc;private boolean isBind;@Override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setContentView(R.layout.main);sc = new ServiceConnection() {@Overridepublic void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Overridepublic void onService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IBinder service) {LocalService.SimpleBinder sBinder = (LocalService.SimpleBinder)service;Log.v(TAG, "3 + 5 = " + sBinder.add(3, 5));Log.v(TAG, sBinder.getService().toString());}};findViewById(R.id.btnBind).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Override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bindService(new Intent(Main.this, LocalService.class), sc, Context.BIND_AUTO_CREATE);isBind = true;}});findViewById(R.id.btnUnbind).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Override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if(isBind){unbindService(sc);isBind = false;}}});}
}

6、在AndroidManifest.xml里Service元素常见选项  

    android:name  -------------  服务类名

    android:label  --------------  服务的名字,如果此项不设置,那么默认显示的服务名则为类名

    android:icon  --------------  服务的图标

    android:permission  -------  申明此服务的权限,这意味着只有提供了该权限的应用才能控制或连接此服务

    android:process  ----------  表示该服务是否运行在另外一个进程,如果设置了此项,那么将会在包名后面加上这段字符串表示另一进程的名字

    android:enabled  ----------  表示是否能被系统实例化,为true表示可以,为false表示不可以,默认为true

    android:exported  ---------  表示该服务是否能够被其他应用程序所控制或连接,不设置默认此项为 false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293888.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DCOS实践分享(6):基于DCOS的大数据应用分享

Open DC/OS大中华区官方发布会在京隆重召开 DCOS领域诞生了一个100%开源的企业级Datacenter Operating System版本,即DC/OS。Linker Networks及其合作伙伴Microsoft, Cisco, HPE, Mesosphere, Verizon等于4月19日开启全球发布,而Linker Networks作为初创…

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于理解数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设计优化的教学…

CSV格式数据如何导入MySQL?

经常有客户咨询如何将CSV文件导入到MySQL数据库中,特写此文介绍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 我们要使用的辅助工具是著名的MySQL管理软件:Navicat for MySQL 1)我准备了一个字符编码为UTF-8的标准CSV文件,总共有2001条记录&#xff08…

subclipse用法

SUBCLIPSE的使用方法. 针对ECLIPSE的SUBVERSION插件http://blog.csdn.net/kimsung/article/details/5277873 SubVersion和Subclipse的简单使用方法http://subclipse.group.iteye.com/group/wiki/1708-subversion-and-simple-to-use-subclipse

.NET静态代码织入——肉夹馍(Rougamo)

肉夹馍是什么肉夹馍通过静态代码织入方式实现AOP的组件。.NET常用的AOP有Castle DynamicProxy、AspectCore等,以上两种AOP组件都是通过运行时生成一个代理类执行AOP代码的,肉夹馍则是在代码编译时直接修改原始方法IL代码,在原始方法内织入AOP…

Android之电话状态的监听(来电和去电)

实现手机电话状态的监听,主要依靠两个类:TelephoneManger和PhoneStateListener。 TelephonseManger提供了取得手机基本服务的信息的一种方式。因此应用程序可以使用TelephonyManager来探测手机基本服务的情况。应用程序可以注册listener来监听电话状态的…

Only the original thread that created a view hierarchy can touch its views.

/*********************************************************************************** Only the original thread that created a view hierarchy can touch its views.* 说明:* 自定义view的时候出现这个错误,是用错了方法。* * …

史上最让数学家无奈的规定!背后真相让人不敢相信,可是没有人能证明对错.........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爆炸吧知识负负得正怎么证明?放假了,8岁表妹又来我家打算好好学习。今天聊着聊着,超模君差点被她给绕进去。她:“老师说负负得正,所以,所以所有的负数乘以负数都是正数&#xf…

paip.C#.NET JSON解析总结

paip.C#.NET JSON解析总结 作者Attilax , EMAIL:1466519819qq.com 近日做跑号器,需要解析JSON {"code":799,"data":{"backUrl":""},"message":"\u767b\u9646\u6210\u529f"} 查了下资料,有原生API…

网络编程资源

高性能 Socket 组件 HP-Socket v3.2.1-RC1 发布 http://bbs.csdn.net/topics/390763397 The C10K problem 高性能服务器设计 http://www.cnblogs.com/fll/archive/2008/05/17/1201540.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c22920100itkf.html 这周看了Dan Kegel那篇"…

计算机试题dddd,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dddd_Image_Marked.pdf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dddd_Image_Marked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一选择题: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

Android之AudioManager(音频管理器)详解

AudioManager简介: AudioManager类提供了访问音量和振铃器mode控制。使用Context.getSystemService(Context.AUDIO_SERVICE)来得到这个类的一个实例。 公有方法: Public Methods int abandonAudioFocus(AudioManager.OnAudioFo…

Asp.NetCore3.1开源项目升级为.Net6.0

概述自从.Net6.0出来后,一直想之前开发的项目升级.Net6.0,有时想想毕竟中间还跨了个5.0版本,升级起来不知道坑大不大,最近抽时间对升级的方案做了些研究,然后将代码升级为.Net6.0。本质上来说我个人不太喜欢.Net6.0去掉…

ios开发备忘录三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xff1f;>>> 在配置第三方库EGORefreshTableHeaderView的时候&#xff08;其实就只是一个头文件和一个源文件&#xff0c;还算不上库&#xff09;&#xff0c;可以从头文件发现 #import <QuartzCore/QuartzCore.h> 所以必…

Android之Eclipse下面如何看Android源代码

在看代码的时候,会经常用到 ctrl鼠标左键 去看自己写的类,有时候点到java的类或者android的类就无法打开,显示no class found之类的东西, 1.拿Button举例,ctrl加鼠标左键,然后显示了no class found之后,这时候会发现整个页面只有一个按钮可以点击,就是change attach source,如果…

项目管理 计算机仿真,分析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运用.pdf

第 33 卷 第 1 期(上)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Vol. 33 No.12017 年 1 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an. 2017分析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运用林振文(厦 门软件职业技 术学院 &#xff0c; 福 建 厦 门 361024 )摘…

C# 企业微信消息推送对接,实现天气预报推送

准备工作需要获取的东西1. 企业Id,2.应用secret 和 应用ID获取企业id注册完成后&#xff0c;在我的企业》企业信息》最下面企业id获取应用secret 和 应用ID发送微信消息class WeCom{public static string weComCId "ww2b b0bf8";//企业Id①public static string we…

通信协议——HTTP、TCP、UDP

TCP HTTP UDP:都是通信协议&#xff0c;也就是通信时所遵守的规则&#xff0c;只有双方按照这个规则“说话”&#xff0c;对方才能理解或为之服务。TCP HTTP UDP三者的关系:TCP/IP是个协议组&#xff0c;可分为四个层次&#xff1a;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