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js
Douglas Crockford 是 JSON 的发明者,所以通过 DC 的代码来学习 JSON 和 parser 绝对是上乘之选。这个仓库里面有四个 JS 文件,今天我们先研究 json_parse.js。
json_parse 定义了如下 API:
json_parse(string) => object
json_parse(string, (key,value)=>newValue ) => object
复制代码
今天我们只研究第一种 API。
代码结构
用 WebStorm 打开源码方便阅读,把主要函数折叠起来,就会发现代码结构非常清晰,完整结构如下:
var json_parse = (function(){'use strict'var at; // The index of the current charactervar ch; // The current charactervar escape = {...}var textvar error = function(){...}var next = function(){...}var number = function(){...}var string = function(){...}var white = function(){...}var word = function(){...}var array = function(){...}var object = function(){...}var value = function(){...}return function parser(source, reciver){...}
}())
复制代码
代码首先用一个立即执行函数造出一个局部作用域,ES 6 中我们只需要用 block 和 let 代替就行了。
思路
主要思路在最后一个 parser 函数里,我们来看一下:
return function (source, reviver) {var result;text = source;at = 0;ch = " ";result = value();white();if (ch) {error("Syntax error");}return result;
};
复制代码
看起来毫无逻辑呀。
为什么我老是说「看源码的投入产出比很低」呢,因为你需要看完所有代码,才知道主要逻辑是在做什么。
还好代码不多,我看完之后总结作者的思路如下。
有三个重要的变量,ch、at 和 text
- ch 指向一个字符(实际上是复制了字符的值,但是用指向更好理解源码),ch 默认指向一个空字符串(不要问这个空字符串有什么意义,主要是为了让代码简洁)
- at 指向下一个字符,at 存储了下一个字符的索引(index)
- text 包含了所有字符,也就是一个符合 JSON 语法的字符串
接下来我们定义一个动作:吃。
- 吃,表示将 ch 指向 at 所指的字符,然后 at 指向下一个字符。
- 吃一个空格,表示 ch 指向的字符必须是一个空格,然后吃(吃的定义见第一条);换句话说,吃一个空格的意思就是:我吃掉的字符必须是空格,不是空格就报错。
- 吃一个{,表示我吃掉的字符必须是{,否则就报错
- 吃一个},表示我吃掉的字符必须是},否则就报错
- 以此类推……
好了,parser 的难点讲完了,接下来就是细节了,假设 text 是字符串 { "name" : "Frank" },一次完整的逻辑如下
ch=" ",at=0, text='{ "name" : "Frank" }'
- 吃一个空格。由于 ch 一开始的默认值是空格,所以这个空格就被吃掉了,然后 ch 指向text 的第一个字符,at 指向 ch 后面一个字符(存下标,也就是1)。
- 如果 ch 是空格就继续吃,吃到 ch 不是空格为止。
- 发现 ch 是
{
,就说明这是一个对象,生成一个空对象 object 用来存储 key 和 value。而且后面的字符就要按照对象的语法来吃。 - 吃空格直到遇到非空格。理论上
{
后面应该接一个"key"
,所以这个非空格必须是"
。 - 吃一个
"
- 吃 N 个非
"
的字符(N >= 0) - 吃一个
"
- 把刚才吃到的 N 个字符作为一个 key,放到空对象 object 里
- 吃空格直到遇到非空格。理论上
"key"
后面应该接:
所以这个非空格必须是:
- 吃一个
:
- 吃空格直到遇到非空格。理论上冒号后面应该接 value,value 的值可以是对象、数组、字符串、bool、null 等,所以不能预期这个非空格是什么
- 发现是一个
"
,吃掉这个"
,如果值是一个字符串 - 吃 N 个非
"
的字符 - 吃一个
"
- 把刚才吃到的 N 个字符作为一个 value,放到空对象 object 里
- 吃空格直到遇到非空格。理论上 value 后面可以接逗号或者
}
- 发现 ch 是
}
,吃掉}
,说明 object 的数据已经读完了 - 一直吃空格,如果发现非空格,说明语法错误,报错。
- 将 object 返回,这个 object 就是 text 对应的数据了。
如果你能在大脑里过一遍这个过程,就可以看懂所有源码了:
var json_parse = (function(){'use strict'var at; // The index of the current charactervar ch; // The current charactervar escape = {...}var textvar error = function(){...}var next = 吃(){}var number = 吃一个完整的数字(){...}var string = 吃一个完整的字符串(){...}var white = 吃N个空格(){...}var word = 吃true/false/null这几个单词(){...}var array = 吃一个完整的字符串(){...}var object = 吃一个对象(){...}var value = 吃一个值,包括对象数组字符串数组bool和null(){...}return function parser(source, reciver){...}
}())
复制代码
然后我们就可以重点看主逻辑了:
return function (source, reviver) {var result;text = source;at = 0;ch = " ";result = value(); // 吃一个值white(); // 吃掉后面的空格if (ch) { // 如果空格后面还有字符,就是语法错误了error("Syntax error");}return result;
};
复制代码
也就是说主逻辑其实很简单
- 用 value() 吃一个值,这个值就是 text 对应的数据
- 继续吃掉所有空格
- 吃完发现还有字符(一定是非空格),就说明语法错了(画蛇添足)
接下来我们看 value() 的逻辑
value = function () {white();switch (ch) {case "{":return object();case "[":return array();case "\"":return string();case "-":return number();default:return (ch >= "0" && ch <= "9")? number(): word();}
};
复制代码
逻辑也很简单:
- 吃掉所有空格。
- 看当前的字符(ch)是什么
- 如果 ch 是
{
,就吃一整个对象,然后把对象返回 - 如果 ch 是
[
,就吃一整个数组,然后把数组返回 - 如果 ch 是
"
,就吃一整个字符串,然后把字符串返回 - 如果 ch 是
-
,就吃一整个数字,然后把数字返回 - 如果 ch 是
0
~9
,就吃一整个数字,然后把数字返回 - 其他情况只可能是
true
/false
/null
,见啥吃啥,然后返回
图示如下:
DC 用 ch >= "0" && ch <= "9"
来判断字符是不是 0~9,这用到了 ASCII 字符集,如果你不懂就去搜一下。
大家应该对如何吃一个对象最感兴趣,我们来看看 object() 的逻辑
var object = function () {var key;var obj = {};if (ch === "{") { // 当前字符必然是 {next("{"); // 吃掉这个 {white(); // 吃掉所有空格if (ch === "}") { // 遇到 } 说明对象结束了next("}"); // 吃掉这个 }return obj; // 返回空对象}while (ch) { // 没有遇到 } 说明有 keykey = string(); // 吃一个 string 当做 keywhite(); // 吃掉所有空格next(":"); // 吃掉一个 :if (Object.hasOwnProperty.call(obj, key)) {error("Duplicate key '" + key + "'");} // 如果这个 key 之前遇到过就报错obj[key] = value();// 把key当做object的key,然后吃一个value作为值white(); // 吃掉所有空格if (ch === "}") { // 如果遇到 } 说明对象结束了next("}"); // 吃掉这个 }return obj; // 返回对象}next(","); // 没有遇到 } 说明还有 key,吃一个逗号white(); // 吃掉空格然后继续回到上面吃 key}}error("Bad object"); // 如果运行到这里说明语法有问题
};
复制代码
到此我们基本搞清楚 DC 的 json_parser 的思路了,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 white()
、array()
的源码,结构十分清晰。
下次我们讲 json_parse_state.js 如何使用状态机的思路重写了这个 parser。
我的微信公众号:搜索 XDML 四个字母即可,XDML 是「写代码啦」的拼音首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