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以后,做过很多工作,一直比较迷茫。来这边上课,其实是我的好同学推荐我来报班的,因为他本身是做运维的,运维前景还可以,而且我对这个也感兴趣。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明明单衣能出门,非得外面裹一层。别了成都,到达首都,让我体会到了另一种更深层次的冷。成都至北京的火车上,暖气一开,穿一件都觉得热,出了火车站,情不自禁的哆嗦着唱起了一首歌“南方的小镇里的冬天,没有北方冷。”。吃力的从兜里摸出手机,打开天气,零下8摄氏度,瞬间有点蒙圈。通过微信,在北京的我亲爱的同学接到了我,带我去吃了午饭,然后又带着我去了学校,办完各种手续。我还没来得及感动完,同学就以给媳妇儿做饭为理由回家了。
舍友8个,来自五湖四海,有大腿,有包括我在内的小白,好在我性格比较外向,相处得还行。
第三天,终于开始正式上课,久违的校园生活,让我不禁有些感慨。那老一套的新生开课流程:老师自我介绍,学习进度说明,校规校纪,最后是学生自我介绍。这一套下来,专治各种失眠。反正到最后,除了我们寝室的同学,其他我是一个没记住。
一三五上课,二四六和晚上自习(有助教),这个时间安排得挺好。毕竟每天的知识量确实不少,需要复习并梳理,有助教简直是如虎添翼。至今学习总共六天,方方面面的感觉还不错,老师讲课讲得特别好,说的东西我基本上都能听懂,只是命令太多,不太能记得住。美中不足的是,听W老师的课,我老打瞌睡,感觉每天都是在半梦半醒之间游离,迷迷瞪瞪的。好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有的,再加上周围同学的帮助,才能勉强跟上进度。课堂上听课,我都是以理解为主,没有强行记忆,然后做了微量的笔记。几天下来,感觉效果也不算太差。
学习计划:
1:一三五晚自习回顾当天讲的内容;二四六做练习和预习;周日根据具体学习状态来调整;
2:针对性的学英语,尤其是man帮助里面的生单词,记下来;
3:用喝茶、吃劲浪、站着听课、头悬梁锥刺股等方法来克服上课打瞌睡的毛病。
暂时就这样,加油吧,骚年!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14127598/233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