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完全了解 Vue 2.0 和 Vue 3.0 的区别

1.数据的双向绑定

Vue2.0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

原理:通过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来劫持对象属性的 geter 和 seter 操作,当数据发生改变发出通知

代码:

 1 <!DOCTYPE html>2 <html lang="en">3 <head>4     <meta charset="UTF-8">5     <meta name="yingaxiang"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6     <title>vue2.x数据双向绑定</title>7 </head>8 <body>9     <div>
10         <input type="text" id="input">
11         <span id="text"></span>
12     </div>
13 </body>
14 </html>
15 <script>
16     var obj = {};
17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prop', {
18         get: function () {
19             return val;
20         },
21         set: function (newVal) {
22             val = newVal;
23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innerHTML = val;
24         }
25     });
26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keyup', function (e) {
27         obj.prop = e.target.value;
28     });
29 </script>

Vue 3.0使用ES6的新特性porxy

原理:通过ES6的新特性proxy来劫持数据,当数据改变时发出通知

代码:

 1 <!DOCTYPE html>2 <html lang="en">3 <head>4     <meta charset="UTF-8">5     <meta name="yingaxiang"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6     <title>vue3.0数据双向绑定</title>7 </head>8 <body>9     <div>
10         <input type="text" id="input">
11         <span id="text"></span>
12     </div>
13 </body>
14 </html>
15 <script>
16     var obj = {};
17     var obj1 = new Proxy(obj, {
18         // target就是第一个参数obj, receive就是返回的obj(返回的proxy对象)
19         get: function (target, key, receive) {
20             // 返回该属性值
21             return target[key];
22         },
23         set: function (target, key, newVal, receive) {
24             // 执行赋值操作
25             target[key] = newVal;
26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innerHTML = target[key];
27         }
28     })
29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keyup', function (e) {
30         obj1[0] = e.target.value;
31     });
32 </script>

总结:
Vue2.x版本中的双向绑定不能检测到下标的变化
proxy可以劫持整个对象,并返回一个新对象

2. vue3的亮点

性能比2.x快1.2~2倍

diff算法的优化

在vue2中,虚拟dom是全量比较的。

在vue3中,增加了静态标记PatchFlag。在创建vnode的时候,会根据vnode的内容是否可以变化,为其添加静态标记PatchFlag。diff的时候,只会比较有PatchFlag的节点。PatchFlag是有类型的,比如一个可变化文本节点,会将其添加PatchFlag枚举值为TEXT的静态标记。这样在diff的时候,只需比对文本内容。需要比对的内容更少了。PatchFlag还有动态class、动态style、动态属性、动态key属性等枚举值。

render阶段的静态提升(render阶段指生成虚拟dom树的阶段)

在vue2中,一旦检查到数据变化,就会re-render组件,所有的vnode都会重新创建一遍,形成新的vdom树。

在vue3中,对于不参与更新的vnode,会做静态提升,只会被创建一次,在re-render时直接复用。

静态提升可以理解为第一次render不参与更新的vnode节点的时候,保存它们的引用。re-render新vdom树时,直接拿它们的引用过来即可,无需重新创建。

事件侦听缓存

在vue2中,我们写的@click="onClick"也是被当作动态属性,diff的时候也要对比。但我们知道它不会变化,比如变成@click=“onClick2”,绑定别的值。

在vue3中,如果事件是不会变化的,会将onClick缓存起来(跟静态提升达到的效果类似),该节点也不会被标记上PatchFlag(也就是无需更新的节点)。这样在render和diff两个阶段,事件侦听属性都节约了不必要的性能消耗。

我曾经维护过一个拥有很庞大dom树的页面。由于节点非常多,无需参与更新的节点也很多,使用vue2的情况下,在render和diff两个阶段,消费了很多性能,如果当时有vue3的话,我想性能会被优化很多。

减少创建组件实例的开销

vue2.x每创建一个实例,在this上要暴露data、props、computed这些,都是靠Object.defineProperty去定义的。这部分操作还是挺费时的。

vue3.0中基于Proxy,减少了创建组件实例的性能开销。

按需编译,体积比Vue2.x更小(Tree shaking)

在vue3中,可以如下面这样引用vue的功能函数,如果你的项目没有用到watch,那编译时就会把tree shaking掉。

import { computed, watch, nextTick } from "vue";

利用的就是 ES6 模块系统import/export。

Compostion API: 组合API/注入API

这里要说到代码的组织方式,传统的网页是html/css/javascript(结构/样式/逻辑)分离。vue/react通过组件化的方式,将联系紧密的结构/样式/逻辑放在一起,有利于代码的维护。

compostion api更进一步,着力于JavaScript(逻辑)部分,将逻辑相关的代码放在一起,近而有利于代码的维护。

在vue2的组件内,使用的是Option API风格(data/methods/mounted)来组织的代码,这样会让逻辑分散,举个例子就是我们完成一个计数器功能,要在data里声明变量,在methods定义响应函数,在mounted里初始化变量,如果在一个功能比较多、代码量比较大的组件里,你要维护这样一个功能,就需要在data/methods/mounted反复的切换到对应位置,然后进行代码的更改。

在vue3中,使用setup函数。如下所示跟count相关的逻辑,都放到counter.js文件里,跟todo相关的逻辑放到todos.js里。

import useCounter from './counter'
import useTodo from './todos'setup(){let { val, todos, addTodo } = useTodo()let {count,add} = useCounter() return {val, todos, addTodo,count,add,}
}

在我看来这就是Compostion API最大的特点,以功能为单位的代码组织方式。同时它可以让代码更易重用。

说到重用,Compostion API的方式也比mixin的方式好很多,你可以清楚的看到组件使用的数据和方法来自哪个模块,而mixin进组件的功能,常常会让我们困惑此功能来自哪个mixin。

更好的TS支持

vue2不适合使用ts,原因在于vue2的Option API风格。options是个简单对象,而ts是一种类型系统、面向对象的语法。两者有点不匹配。

在vue2结合ts的具体实践中,要用 vue-class-component 强化 vue 组件,让 Script 支持 TypeScript 装饰器,用 vue-property-decorator 来增加更多结合 Vue 特性的装饰器,最终搞的ts的组件写法和js的组件写法差别挺大。

在vue3中,量身打造了defineComponent函数,使组件在ts下,更好的利用参数类型推断 。Composition API 代码风格中,比较有代表性的api就是 ref 和 reactive,也很好的支持了类型声明。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 from 'vue'const Component = defineComponent({props: {success: { type: String },student: {type: Object as PropType<Student>,required: true}},setup() {const year = ref(2020)const month = ref<string | number>('9')month.value = 9 // OKconst result = year.value.split('') // => Property 'split' does not exist on type 'number'}

自定义渲染API(Custom Renderer API)

vue2.x架构问题
vue2.x最开始支持运行在浏览器中,渲染到浏览器的dom上,随着vue的流行,出现了weex和myvue。

  • weex:移动端跨平台方案,需要渲染到移动设备。weex被写在vue原项目里,缺点是这使vue原项目更大了,也不是通用解决方案。
  • myvue:小程序上使用,需要渲染到小程序框架上。myvue是单独fork一份源代码进行更改,缺点也非常明显,myvue中vue的版本跟官方版本从fork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开始不一致了。

vue2.x项目架构对于这种渲染到不同平台不太友好,vue3.0推出了自定义渲染API解决了该问题。

下面我们先看vue2和vue3的入口写法有所不同:

// vue2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new Vue({ => h(App)}).$mount('#app')// vue3
const { createApp }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src/App"
createApp(App).mount(('#app')

vue官方实现的 createApp 会给我们的 template 映射生成 html 代码,但是要是你不想渲染生成到 html ,而是要渲染生成到 canvas 之类的不是html的代码的时候,那就需要用到 Custom Renderer API 来定义自己的 render 渲染生成函数了。

// 你自己实现一个createApp,比如是渲染到canvas的。
import { createApp } from "./runtime-render";
import App from "./src/App"; // 根组件createApp(App).mount('#app');

有了Custom Renderer API,如weex和myvue这类方案的问题就得到了完美解决。只需重写createApp即可。

更先进的组件

Fragment组件
// vue2是不允许这样写的,组件必须有一个跟节点,现在可以这样写,vue将为我们创建一个虚拟的Fragment节点。

<template><div>Hello</div><div>World</div>
</template>

这样写有何好处呢?一是如果根节点不是必要的,无需创建了,减少了节点数。二是Fragment节点是虚拟的,不会DOM树中呈现。

Suspense组件

<Suspense><template ><Suspended-component /></template><template #fallback>Loading...</template>
</Suspense>

在Suspended-component完全渲染之前,备用内容会被显示出来。如果是异步组件,Suspense可以等待组件被下载,或者在设置函数中执行一些异步操作。

更快的开发体验(vite开发构建工具)

在使用webpack作为开发构建工具时,npm run dev都要等一会,项目越大等的时间越长。热重载页有几秒的延迟,但是如果用vite来做vue3的开发构建工具,npm run dev 秒开,热重载也很快。这种开发体验真是很爽,拒绝等待。

vite的原理还是用了浏览器支持import关键字了,启动项目不用webpack构建工具先构建了,浏览器直接请求路由对应的代码文件,代理服务器针对单个文件进行编译并返回。如果请求的文件里还import了其他文件,同理浏览器继续发请求,代理服务器返回。就这样实现了npm run dev时无需编译,实时请求实时编译。

其他的,数据监听方式变成了Proxy,消除了Object.defineProperty现有的限制(例如无法检测新的属性添加),并提供更好的性能。

vue3解决了vue2的一些问题,大型应用的性能问题、ts支持不友好问题,自定义渲染API解决体系架构存在的问题,如果在vue3的基础上实现weex框架会好很多。也做出了很多优化,Compostion API让代码的组织形式更好。vite开发构建工具让开发体验更好,Tree shaking让包更小、性能更优。

总的来说vue3还是非常棒的,带来了很多非常好的新特性。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248739.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channels2.X 学习笔记

- No module named asgiref.sync 报错解决&#xff1a; # 报错原因&#xff1a; """ django版本过低&#xff0c; 卸载最新版本的 channels 使用2.x 版本的 """ pip3 uninstall channels - 安装&#xff1a; """ Django 1.11.15 …

风格迁移学习笔记

风格迁移大作业 学习规划 跑通一份代码&#xff01;&#xff01;&#xff01;&#xff08;done&#xff09;对照代码、Blog和论文理解相应的算法过程规划下一步&#xff0c;修改代码&#xff08;done&#xff09;&#xff0c;实现预计功能&#xff08;done&#xff09;调参&…

Netty源码分析第5章(ByteBuf)----第5节: directArena分配缓冲区概述

Netty源码分析第5章(ByteBuf)---->第5节: directArena分配缓冲区概述 Netty源码分析第五章: ByteBuf 第五节: directArena分配缓冲区概述 上一小节简单分析了PooledByteBufAllocator中, 线程局部缓存和arean的相关逻辑, 这一小节简单分析下directArena分配缓冲区的相关过程 …

uni-app(从零开始)

uni-app&#xff08;从零开始&#xff09; uni-app 是什么&#xff1f; uniapp 就是使用Vue.js技术开发所有前端框架的跨端框架uniapp 就是可以将一套代码 发布到多个平台 uniapp 和 Vue 的关系&#xff1f; uniapp是基于vue进行开发&#xff0c;继承了Vue的特性和语法在开…

Remote desktop manager共享账号

因为多个远程机器&#xff0c;是会用了域账号进行登录的。而域账号的密码&#xff0c;三个月之后&#xff0c;密码强制过期 添加一个新的entry&#xff0c;类型是Credential Entry&#xff0c;然后选择用户名/密码 在remote desktop编辑的页面&#xff0c;Credentials选择Crede…

bzoj4403:序列统计

我好傻啊 题目 先来看看长度只能为\(n\)的情况 那么答案非常显然是\(\binom{mn-1}{n}\) 其中\(mR-L1\) 因为我们要构造一个非降序列&#xff0c;显然可能一个数会被选择多次&#xff0c;组合非常不好做&#xff0c;于是我们可以把每一个数的下标加上其对应的下标那么现在的值域…

Mui常用的方法

中对话框 语法&#xff1a;mui.confirm 用法 mui.confirm("确认要切换角色&#xff1f;", "提示", btnArray, function(e) {if(e.index 1) {} else {}});组件名作用alert警告框confirm确认框prompt输入对话框toast消息提示框&#xff08;自动消失&#x…

sudo: pip:找不到命令

https://blog.csdn.net/fcku_88/article/details/84191288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xxswkl/p/11012709.html

java ListMapString,Object遍历的方法

java List<Map<String,Object>遍历的方法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st<Map<String, Object>> listMaps new ArrayList<Map<String, Object>>();Map<String, Object> map1 new HashMap<Strin…

vue如何更换网页标签的logo

Vue2 版本更换图标 在我们项目的根目录下面去添加或者替换 favicon.icon文件 找到我们的 build 文件夹下面的这两个文件 进行如下配置 favicon: resolveApp(’./favicon.ico’) 刷新后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 莫慌 最后一步 重启项目 改变端口 如果重启后还没有起到作用的话就…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十)——Java中的锁(5)

1. LockSupport工具 1.1 LockSupport的作用 当需要阻塞或唤醒一个线程的时候&#xff0c;都会使用LockSupport工具类来完成相应工作。LockSupport定义了一组公共的静态方法&#xff0c;这些方法提供了做基本的线程阻塞和唤醒功能。 1.2 LockSupport提供的阻塞和唤醒方法 方法描…

运动-模拟返回顶部

第一步&#xff1a;获取底部的那个按钮对象&#xff0c;默认的情况下那个按钮对象是不可见的。可见的条件的是滚轮距离顶部有距离。 var oBtn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1); 第二步&#xff1a;添加滚轮事件。 (1). 获取滚轮距离顶部的距离。如果距离大于0&#xff0c;就将按钮…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笔记总结

在北京上班的我每天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总共是两个半小时&#xff0c;为了充实这两个多小时的时间&#xff0c;我便花了银子换得了下面这个宝贝 本书内容&#xff08;引用书中前言&#xff09; 本书提供了JavaScript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内容&#xff0c;全面涵盖了JavaScript的…

Task执行多次

项目中&#xff0c;曾经出现过启动时数据库连接数瞬间增大&#xff0c;当时并没有注意该问题。 后期&#xff0c;由于Task任务多次执行&#xff0c;才着手查看这个问题&#xff0c;经排查&#xff0c;由于tomcat中webapp配置多次&#xff0c;导致webapp被扫描多次&#xff08;配…

ES6 的新特性总结

ES6 的新特性总结 关于声明变量 由 var 变成 let 和 const 区别&#xff1a; var声明的变量会挂载到window上&#xff0c;let和const声明的变量不会var声明的变量存在变量提升&#xff0c;而let和const声明的变量不存在变量提升let和const声明的变量形成块级作用域在同一作…

递推(一):递推法的基本思想

所谓递推&#xff0c;是指从已知的初始条件出发&#xff0c;依据某种递推关系&#xff0c;逐次推出所要求的各中间结果及最后结果。其中初始条件或是问题本身已经给定&#xff0c;或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化简后确定。 利用递推算法求问题规模为n的解的基本思想是&#xff1a;当…

在vue中methods互相调用的方法

在vue中methods互相调用的方法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acT/p/10212878.html

MUI H5+ 开发app基础

加载子页面(防止手机性能差,出现上下滑动卡顿) 其中 url 就是子页面的路径 id 为自定义 通常和页面名称一致页面的跳转和传值 切记 如果使用mui组件内的底部导航跳转的方式只能使用document获取元素的id 页面跳转传值 新页面接收参数 页面初始化 H5加载完毕 判断某个元素中是…

对象

一、对象 <!DOCTYPE html> <html><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title><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JS中数据类型* String 字符串* Number 数值* Boolean 布尔值* Null 空值* Undefine…

uni-app 组件传值

uni-app中的组件之间的传值 我们将compontents中的test文件作为子组件 引入到index中使用 引入并使用 效果如下 父传子 首先我们在父组件中使用子组件的标签中去自定义title 在子组件中 通过props去接收并处理 效果如下&#xff1a; 子传父 子组件中 设置一个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