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电影绝对是考验导演和观众的高智商电影。它故意将事件推向一个难分难解的极致,然后一点点地破题和披露真相,而此时电影本身的真实与否已经无所谓了,它变成了接受者一种智慧、逻辑和思想的高峰体验或游戏。这是我理解的推理电影(包括小说)。影片《摇摆》(ゆれる)虽然不能完全归属推理,但是它的故事推衍,让我想起久违的两部日本经典推理片《人证》(导演佐藤纯弥)和《沙器》(导演山田洋次)。这在近几年恐怖血腥和浅薄纯情电影充斥的日本影坛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摇摆》最大的看点是日本人气偶像小田切让的加盟。他曾主演过《柏拉图式的性爱》《百人斩少女》《狸御殿》等,在中国也粉丝众多。而导演西川美和更是一位“70后”的美女,曾以《蛇草莓》获得日本最佳新人导演奖,她也是日本新锐导演是枝裕和的得意门生。虽然影片出自女性导演,但是内容并不女权,而几乎完全是男性之间的较量。
早川家兄弟二人——猛和稔带着儿时玩伴智惠子去附近的溪谷游玩,在吊桥上智惠子突然坠落身亡。镜头中没有出现智惠子落水的画面,只有远处弟弟猛观看现场的惊讶的眼神和哥哥稔趴在摇摆的吊桥上发抖的手。这是影片埋下的一个谜题和伏笔——智惠子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了证明当时唯一在死者身边的哥哥稔无罪,猛四处奔走,力图证实这是一次事故。
女主角在故事刚刚开始就死了,之后便是几个男人的角逐和冲突,律师和法官,父亲与身为叔叔的辩护律师,而最为激烈的是兄弟俩的心灵碰撞。所以这应该是由女人导演的关于男人的电影,女人只是缺席中的坐山观虎斗。
小田切让与导演西川美和
哥哥起初承认自己有罪,并似乎悟到:对我来说在加油站了结一生和在监狱里呆着没有什么区别。由此引出了兄弟之间长期的隔阂与矛盾。猛在东京是个有才华的摄影师,从小就离开家乡,天生性格叛逆。而内向甚至委琐的哥哥却留在家里帮助父亲照料加油站,并暗恋着智惠子。可是在猛回乡的第一夜,智惠子就把自己的爱献给了并不爱她的猛。在监狱里兄弟俩有一段有关生命意义的对话。猛认为哥哥善良勤劳,并反省自己的生命充满了逃避。而哥哥却羡慕猛是从毫无意义的生命里逃避出来——“你的生命无比精彩,你可以做你喜欢的工作,可以赚大把的钱,而我呢,无聊的工作,女孩从来不看我第二眼。为什么你我的差别如此之大?”而当猛发誓要救他出去时,他却向猛吐出恶狠狠的口水。
在家人和律师的谋划下,哥哥突然翻供,并且在法庭上编出一套智惠子不肯接受自己救助,自落桥下的谎言。哥哥在猛的眼里变得陌生而可怕,而验尸中在死者的阴道里发现了猛的精液尤其让他感到良心的谴责。他发觉自己的努力与其说是保护哥哥,不如说是在保护自己。猛作为证人站在法庭上,与被告哥哥形成鲜明的对照,弟弟低声下气,语调颤抖,而哥哥却似乎泰然自若,仿佛法庭是在审判弟弟。终于,猛冒着众叛亲离危险和代价说出了真相。
影片对猛的心理与情感的变化捕捉的非常微妙复杂,揭示了兄弟血缘情谊遭遇道德和人性考验时所产生的摇摆和抉择以及猝发的痛苦的心灵冲撞。其实说出真相并不难,关键是它的酝酿过程和之后面对真相的勇气。电影并没有就此打住,猛也没有因为道出真相而释然和解脱,他陷入了更痛苦的内心折磨。7年后,当他鼓足了勇气去迎接刑满释放的哥哥时,他将看到的是他当时想换回的“真正的亲哥哥”(电影中猛在法庭中说的话)么?影片最后一幕只是哥哥在茫茫的人群中还给弟弟一个谜一样的笑容。
导演西川美和曾这样解释这个电影:“兄弟,这仅仅靠血缘,被连结在一起的两个人关系,是多么的稀薄和危险。……我个人的希望,是通过这部影片,能够发现人和人之间心的相连。”在导演看来,人的心是摇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摇摆的,人与家庭的关系更是摇摆不定,就如同溪谷里那架残缺破损的旧吊桥,在不停的摇摆中,人情和人性发生着变化和扭曲。
(已发《北京青年报》2007年4月4日)
小田切让与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