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度学术“机长夫人”的《研究生毕业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后的笔记和感想
关于学习
- 学习是什么?
学习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只是过程和手段,而绝不应该成为目的,它最终是为了改变行为,升级自己的。
改变从来不会自动发生,学习也是一项需要习得的技能。
即使在学校里浸泡一辈子,如果不思考,不行动,安逸的躲在象牙塔里,所谓的学历还真不如一张白纸来得实际。
为什么要学
我们之所以要学习,终极目标是为了自我成长,而判断学习是否有效,就看自己有没有成长。如果没有成长,一切的学习都是浪费时间。
那么什么才是成长呢?
思考方式的升级
行为习惯的改进
关于“思考方式”、“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成功,不过是成长的附带效应。
也许人的一生,也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那些让自己快乐或者痛苦的东西。
如何去学
决定人生高度的,根本不是五花八门的方法论,技巧策略。而是对人生规律和做事原则的底层认知。简单说,就是那些最简单,最普世的智慧。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就是真正认识到这些智慧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到自己身上,把自己这一生要坚持的原则,要做的事情搞清楚,然后真的要去做。这应该正对应了“上者闻道,勤而行之;中者闻道,若有若无;下者闻道,大笑之”吧。
学习的方法:
- 思考: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选择,有时候也会给想要的答案。
读书
虚构小说类,这类书虽然不是真实的,但不是也来源于生活么,虽然有一点也是脑洞很大,但是谁又能去否认它的存在呢,并没有人证明不是吗?而且根据不同题材、背景的小说,可以增加我们对世界、对生活的认知。除此之外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所以说,看小说也是一种学习。
非虚构类,或者说方法论类的书吧,能改变我们的大脑。几本能提升认知的书籍:《把时间当作朋友》、《Succeed》、《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Beyond Feelings》、《Mindset 》,这些书都有中文版。
专业类的书,这类书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很多行业里的大牛的精华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相关的知识。
正应了那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吧,不愧是五千年的精华。
- 交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很多认知,来源于我们遇到的人,通过与他们接触,我们增加了对某些事物的认知。这也是交流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互的过程,互通有无,最后达到提升。
感想
曾经我以为喜欢,应该是单纯的,可以喜欢,但不会影响到我的生活,当然,我更不会影响到我喜欢的东西,但是好像并不是这样的。我喜欢诗人苏东坡,喜欢他“不以物,不以己悲”的洒脱;喜欢明星胡歌,主要是因为他在剑三中景天的表现出来的乐观、善良和快乐;喜欢看故事,觉得很有趣;喜欢….。但是当真正谈及到这些时,我也仅仅是能描述其中的小小的一部分,更深一层的东西,好像是没有。朋友说,你喜欢胡歌,那你会去看他的演唱会吗?你知道…。我不会,我不知道,也许这种喜欢,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喜欢吧。我这个人,好像极度缺泛探索精神,害怕改变,害怕风险,害怕付出,其实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没什么长进的原因吧。喜欢,那就去探索,为什么喜欢,喜欢什么,也许喜欢的是自己缺乏却渴望的东西吧,那么,为什么不试着去了解,去探索,然后让自己也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呢。
在我下定决心去剪头发的时候,就是想要有一个新的开始,试着去改变,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去迎接新的自己。想过自己短发的样子,会丑,没关系,慢慢学着去打理,人生总是要改变的。爸爸说这个头发好像老太太,有个同学说有点像特务,没有关系啦,就算尝试失败,我也可能把它变得更好的,只要我想。重要的是那个改变的过程,也许会更差,但是最终总会更好的,这个变差变好的过程,应该是快乐。
之后,我决定以后看书,看书,记一下笔记,写下让我感动的句子,写下自己的感想,相信以后回首,这会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上回刷微博的时候,只是评论了一下,发现有好多人点赞了,还有两个志同道合的博友回复了,真好,有人跟我一样呢,有一种被认同的快乐,也许这就是读书的乐趣吧。
“行动活在当下,认知活在未来”,趁着现在没有生活的柴米油盐,珍惜最后的一年,好好攒下未来的认知。好了,还是先好好写论文吧,达到毕业要求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