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的学习 驱动开发初识

1 设备的概念

在学习驱动和其开发之前,首先要知道所谓驱动,其对象就是设备

1.1 主设备号&次设备号:

在Linux中,各种设备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dev目录下,称为设备文件最上层的应用程序可以打开,关闭,读写这些设备文件,从而完成对设备的操作

为了管理这些设备,系统为设备编了号,每个设备都拥有主设备号次设备号主设备号用于区分不同种类的设备,而次设备号用于区分同一类型的多个设备(对于常用的设备如硬盘,Linux赋予的主设备号一般是3)

  • 在/dev目录下输入“ls -l”,就可以看到设备文件对应的主次设备号

1.2 设备号的用处

在了解了什么是主次设备号之后,就要了解设备号的用处:

  • 用户态中:当用户调用了如open, read, write等函数想要操作设备文件时,需要两个参数,第一个是文件名,第二个就是设备号
  • 内核态中:存在着一个驱动链表,用于管理所有设备的驱动,而驱动在链表中的位置就由设备号来检索

2 驱动的概念

参考:最全Linux驱动开发全流程详细解析(持续更新)-CSDN博客

Q1:什么是驱动?

A:驱动与底层硬件直接打交道,充当了硬件(设备)与应用软件中间的桥梁


Q2:驱动的功能?

  1. 对设备初始化和释放
  2. 把数据从内核传送到硬件 & 从硬件读取数据
  3. 读取应用程序传送给设备文件的数据 & 回送应用程序请求的数据
  4. 检测和处理设备出现的错误

Q3:驱动的分类?

Linux驱动分为三个基础大类:字符设备驱动块设备驱动网络设备驱动

  • 字符设备(Char Device)
  1. 字符设备是个能够像字节流(类似文件)一样被访问的设备
  2. 对字符设备发出读/写请求时,实际的硬件I/O操作一般紧接着发生
  3.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通常至少要实现open、close、read和write系统调用
  4. 比如我们常见的lcd、触摸屏、键盘、led、串口等等,他们一般对应具体的硬件都是进行出具的采集、处理、传输
  • 块设备(Block Device)
  1. 一个块设备驱动程序主要通过传输固定大小的数据(一般为512或1k)来访问设备
  2. 块设备通过buffer cache(内存缓冲区)访问,可以随机存取,即:任何块都可以读写,不必考虑它在设备的什么地方
  3. 块设备可以通过它们的设备特殊文件访问,但是更常见的是通过文件系统进行访问
  4. 只有一个块设备可以支持一个安装的文件系统
  5. 比如我们常见的电脑硬盘、SD卡、U盘、光盘等
  • 网络设备(Net Device)
  1. 任何网络事务都经过一个网络接口形成,即一个能够和其他主机交换数据的设备
  2. 访问网络接口的方法仍然是给它们分配一个唯一的名字(比如eth0),但这个名字在文件系统中不存在对应的节点
  3. 内核和网络设备驱动程序间的通信,完全不同于内核和字符以及块驱动程序之间的通信,内核调用一套和数据包传输相关的函(socket函数)而不是read、write等
  4. 比如我们常见的网卡设备、蓝牙设备

回顾上节Linux系统的构造:

可见,驱动位于内核态,上面是系统调用;下面是硬件(设备)

2.1 上层用户操控设备的流程:

每一个系统调用,在驱动中都有与之对应的一个驱动函数

以open为例:其系统调用为sys_open,那么驱动文件中就会有一个与其对应的“实现open的驱动函数:xxx_open()”,其大致步骤就是:用户层C库的open系统调用层的open驱动函数的open

以上是一个我作为初学者总结的大概流程,下图是一个更详细的流程:

2.2 Linux驱动的运行方式

  1. 驱动编译进 Linux 内核中,当 Linux 内核启动的时就会自动运行驱动程序
  2. 驱动编译成模块(Linux 下模块扩展名为.ko),并在Linux 内核启动以后使用相应命令加载驱动模块

3 驱动开发实战

尝试使用“将驱动编译成模块的方式”来编写“字符设备的驱动

驱动开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初学者,可以先根据一个固定的框架来学习驱动的开发:

3.1 基本的字符设备驱动框架

注释很重要,认真看

#include <linux/fs.h>		 //file_operations声明
#include <linux/module.h>    //module_init  module_exit声明
#include <linux/init.h>      //__init  __exit 宏定义声明
#include <linux/device.h>	 //class  devise声明
#include <linux/uaccess.h>   //copy_from_user 的头文件
#include <linux/types.h>     //设备号  dev_t 类型声明
#include <asm/io.h>          //ioremap iounmap的头文件static struct class *pin4_class;  
static struct device *pin4_class_dev;static dev_t devno;                //设备号
static int major =231;  		   //主设备号
static int minor =0;			   //次设备号
static char *module_name="pin4";   //模块名//_open函数
static int pin4_open(struct inode *inode,struct file *file)
{printk("pin4_open\n");  //内核的打印函数和printf类似return 0;
}//_write函数
static ssize_t pin4_write(struct file *file,const char __user *buf,size_t count, loff_t *ppos)
{printk("pin4_write\n");  //内核的打印函数和printf类似return 0;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pin4_fops = { //结构体的类型是“file_operations”,名字可以自定义
//该结构体的成员就包含实现open和write的驱动函数
//当上层用户想要open或者write这个设备时,就会最终跳转到这个驱动代码中实现的open和write操作函数
//此处只赋值了该结构体中的三个成员变量(在keil中是不能这样写的,linux中可以),这个结构体其实有很多成员,如果想要实现更多的驱动函数,可以把更多的该结构体成员赋值并在这段代码中重写.owner = THIS_MODULE,.open  = pin4_open,.write = pin4_write,
};int __init pin4_drv_init(void)   //真实驱动入口
{int ret;devno = MKDEV(major,minor);  //创建设备号ret   = register_chrdev(major, module_name, &pin4_fops);  //注册驱动,告诉内核:把这个驱动加入到内核驱动的链表中//以下两句代码目的是“生成设备文件”,也可以通过“mknod”命令手动生成,但是一般不会这样做pin4_class=class_create(THIS_MODULE,"myfirstdemo"); //先创建‘类’pin4_class_dev =device_create(pin4_class,NULL,devno,NULL,module_name); //再创建‘设备’return 0;
}void __exit pin4_drv_exit(void)
{device_destroy(pin4_class,devno); //先销毁‘设备’class_destroy(pin4_class); //在销毁‘类’unregister_chrdev(major, module_name);  //卸载驱动
}module_init(pin4_drv_init);  //入口,内核加载驱动的时候,这个宏会被调用
module_exit(pin4_drv_exit);
MODULE_LICENSE("GPL v2");    //linux内核遵循GPL协议

在代码中添加大量“static”的原因是:内核的代码太多了,为了防止出现重名导致歧义,加入static可以保证变量的作用域只在当前代码中,从而不会影响到其他的代码。

file_operation 结构体是 Linux 内核驱动操作函数集合

比如,我在写某设备的驱动文件,并想为其实现一个read的驱动函数,那么我就需要:

  1. 定义一个类型为file_operation的结构体XXX,其中XXX是自定义的结构体名
  2. 在XXX结构体中使用“.read = XXX_read,”,其中XXX_read是自定义的函数名
  3. 在驱动代码里重写XXX_read函数,函数的参数格式和file_operation类型结构体中给出的write成员的参数格式保持一致,函数体就是想要实现的具体内容

3.2 驱动的编译

  • 打开虚拟机,进入Linux源码的路径:

  • 然后进入“drivers/char/”子目录(driver:驱动;char:字符型设备):

  • 在这个路径下创建一个新的C文件"mydriver_pin4.c",内容为刚刚的字符驱动框架:

  • 修改当前路径下的Makefile,确保这个新的驱动会被编译到:

  • 回到linux内核源码的路径,运行以下指令尝试编译:
ARCH=arm CROSS_COMPILE=/home/mjm/ras_CrossCompile/gcc-linaro-5.1-2015.08-x86_64_arm-linux-gnueabihf/bin/arm-linux-gnueabihf- KERNEL=kernel7 make -j4 modules

回顾在前几节学习内核编译时的代码:

ARCH=arm CROSS_COMPILE=/home/mjm/ras_CrossCompile/gcc-linaro-5.1-2015.08-x86_64_arm-linux-gnueabihf/bin/arm-linux-gnueabihf- KERNEL=kernel7 make -j4 zImage modules dtbs

区别就是:代码的最后少了“zImage”和“dtbs”。原因也很简单,现在只需要编译驱动,不需要再次生成镜像文件等其他文件。

  • 将编译好的“mydriver_pin4.ko”通过以下的scp命令发送到树莓派:
scp drivers/char/mydriver_pin4.ko pi@192.168.2.26:/home/pi/mjm_code

 此时,编译好的驱动文件就出现在树莓派上了:

3.3 驱动的加载(卸载)

由于现在刚刚把驱动编译成了.ko的模块,所以需要运行以下指令来加载驱动模块:

sudo insmod mydriver_pin4.ko

补充:

  • 驱动的卸载:
sudo rmmod mydriver_pin4.ko //此时驱动名字后不用加".ko"
  • 查看内核模块:
lsmod

 运行成功后,就可以在/dev下看到生成的设备文件“pin4”了:

如果用“ls -l” ,就可以看到这个设备文件的主次设备号,和框架代码中的设置相同:

 

3.4 驱动的测试

在树莓派下写一个测试驱动的C代码:

pin4_test.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driver_fd;driver_fd = open("/dev/pin4",O_RDWR); //以可读可写打开的方式打开驱动if(driver_fd < 0){perror("fail to open driver file:");}else{printf("open driver file success!\n");}driver_fd = write(driver_fd,'a',1); //向驱动文件写一个字节if(driver_fd < 0){perror("fail to write to driver file:");}else{printf("write success!\n");}return 0;
}

编译然后运行:

1. gcc pin4_test.c -o pin4_test
2. sudo ./pin4_test

如果加了sudo还是没法运行,可以根据错误提示修改,可能需要给驱动文件一个执行权限:

sudo chmod 666 /dev/pin4
//666代表让所有用户都有所有权限

 可见,运行成功,没有报错!此时还可以另开一个窗口输入“dmesg”查看内核打印的信息:

 可见内核也按照框架代码中的printk成功打印了信息!驱动测试成功!

同时,结果也再次印证了:当用户在最上层对 驱动文件 调用C库的open函数后,最后的结果还是调用最底层 驱动文件里实现的open驱动函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232041.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uniapp获取键盘高度顶起底部输入框

核心代码&#xff1a; uni.onKeyboardHeightChange((res) > {console.log(res.height);//转化为rpxthis.KeyHight res.height;}); 全部代码&#xff1a; <template><view class"pagesone" :class"bg-themeColor.name" style"padding-t…

【Windows系统C盘爆红】之扩展C盘大小详细步骤

扩展C盘大小详细步骤 一、C盘爆红怎么办二、为什么C盘容易爆满三、c盘扩容 建议&#xff1a;文中的两处链接&#xff0c;可以参考进行c盘操作&#xff01; 一、C盘爆红怎么办 我们好多人在使用一段时间电脑后&#xff0c;发现C盘大小会急剧减少&#xff0c;开始小蓝条快占满&…

【Go】基于GoFiber从零开始搭建一个GoWeb后台管理系统(五)角色管理、菜单管理模块

窝来辣&#x1f601; 下面是前几篇的内容&#xff1a; 第一篇&#xff1a;【Go】基于GoFiber从零开始搭建一个GoWeb后台管理系统&#xff08;一&#xff09;搭建项目 第二篇&#xff1a;【Go】基于GoFiber从零开始搭建一个GoWeb后台管理系统&#xff08;二&#xff09;日志…

挑战52天学小猪佩奇笔记--day26

52天学完小猪佩奇--day26 ​【本文说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对B站UP 脑洞部长 的系列视频 挑战52天背完小猪佩奇----day26 的视频内容总结&#xff0c;方便复习。强烈建议大家去关注一波UP&#xff0c;配合UP视频学习。 day26的主题&#xff1a;堆雪人 猜台词&#xff1a; 旁白&am…

卷积神经网络的学习与实现

基于matlab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讲解及代码_matlab中如何查看cnn损失函数-CSDN博客 可以看到与BP神经网络相比&#xff0c;卷积神经网络更加的复杂&#xff0c;这里将会以cnn作为学习案例。 1.经典反向传播算法公式详细推导 这里引用经典反向传播算法公式详细推导_反向目标公…

docker jar包打成镜像并推送到仓库

shell脚本 #!/bin/bash image_name$1 version$2 echo ${version}echo build...... docker build -t ${image_name}:${version} . echo build doing..... sleep 10 image_idsudo docker images | grep ${image_name} | awk -F" " {print $3} | head -n 1 echo ${imag…

敏捷开发项目管理流程及scrum工具

项目启动&#xff1a; 团队明确项目愿景、目标和范围&#xff0c;确定项目范围和优先级&#xff0c;并建立团队以及开展初步计划。 制定产品待办事项清单&#xff08;Product Backlog&#xff09;&#xff1a; 定义项目所需功能、任务和需求列表&#xff0c;并按优先级排序。 …

使用libaom处理av1编码教程

使用libaom处理av1编码教程 文章目录 使用libaom处理av1编码教程一. av1 是什么二. av1 用处三. libaom 是什么四. libaom 安装五. libaom 安装完成六. 解码av1 一. av1 是什么 AV1&#xff08;AOMedia Video 1&#xff09;是一种 开源视频编码格式 。它由开放媒体联盟 (AOM) …

N6705B 直流电源分析仪,模块化,600 W,4 个插槽,是德科技 低功耗测试专家

N6705B 直流电源分析仪 简述&#xff1a; N6705B 直流电源分析仪将多达 4 个先进电源与数字万用表、示波器、任意波形发生器和 Data logger 特性融为一体&#xff0c;可以显著提高向被测件提供直流电压和电流以及进行测量的效率。N6705B 可独立测量被测件的电流&#xff0c;无…

【重点】【前缀树|字典树】208.实现Trie(前缀树)

题目 前缀树介绍&#xff1a;https://blog.csdn.net/DeveloperFire/article/details/128861092 什么是前缀树 在计算机科学中&#xff0c;trie&#xff0c;又称前缀树或字典树&#xff0c;是一种有序树&#xff0c;用于保存关联数组&#xff0c;其中的键通常是字符串。与二叉查…

手写RTOS准备

1. 确定RTOS基本功能 首先&#xff0c;你需要定义你的RTOS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对于一个简单的RTOS&#xff0c;你可能需要包括以下功能&#xff1a; 任务调度&#xff1a;&#xff08;Task Scheduling&#xff09;&#xff1a;这是RTOS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它允许系统支持多个任…

【Apache-StreamPark】Flink 开发利器 StreamPark 的介绍、安装、使用

【Apache-StreamPark】Flink 开发利器 StreamPark 的介绍、安装、使用 1&#xff09;框架介绍与引入1.1.&#x1f680; 什么是 StreamPark1.2.&#x1f389; Features1.3.&#x1f3f3;‍&#x1f308; 组成部分1.4.引入 StreamPark 2&#xff09;安装部署2.1.环境要求2.2.Hado…

【缓存】一、Redis的基本使用与Redisson分布式锁

缓存 缓存技术是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统性能的技术&#xff0c;我们可以在某些适用的场景下使用缓存来大幅度的提高系统性能 读缓存的基本流程&#xff1a; 请求向缓存中查数据 if (命中) {返回缓存中的数据 } else {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将该数据在缓存中再存储一份返回缓存中…

重温经典struts1之八种页面跳转或请求转发的方式

提示&#xff1a;文章写完后&#xff0c;目录可以自动生成&#xff0c;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前言 今天来学习下&#xff0c;struts1框架中实现页面跳转或请求转发的八种方式。 页面跳转方式 request的Dispatcher方法 这种方式在学习servlet编程中&#xff0c;我们学…

ACM32如何保护算法、协议不被破解或者修改

ACM32具有以下几种功能&#xff0c;可以保护算法、协议不被破解或者修改。 1.存储保护  RDP读保护  WRP写保护  PCROP 专有代码读保护  MPU存储区域权限控制  Secure User Memory存储区域加密 2.密码学算法引擎  AES  HASH  随机数生成  …

Electron中Tray的setContextMenu导致窗口无法聚焦

在使用 Electron 开发应用时&#xff0c;经常会遇到使用 Tray&#xff08;托盘&#xff09;和设置上下文菜单&#xff08;ContextMenu&#xff09;导致窗口无法正常聚焦的问题。这会导致用户无法在带有输入框的窗口中进行输入&#xff0c;影响应用的用户体验。 tray.setContex…

Vue3-22-组件-插槽的使用详解

插槽是干啥的 插槽 就是 组件中的一个 占位符&#xff0c; 这个占位符 可以接收 父组件 传递过来的 html 的模板值&#xff0c;然后进行填充渲染。 就这么简单&#xff0c;插槽就是干这个的。要说它的优点吧&#xff0c;基本上就是可以使子组件的内容可以被父组件控制&#xf…

亚信科技AntDB数据库——深入了解AntDB-M元数据锁的实现(一)

锁的获取 5.1 锁的强弱 当线程已经持有的锁比新申请的锁更强时&#xff0c;认为已经持有了锁&#xff0c;无需再对申请锁类型加锁。锁的强弱指持有的锁与其他锁的不兼容集合大小&#xff0c;集合相同锁相同&#xff0c;集合更大锁更强&#xff0c;否则无强弱关系。通过锁的兼…

【Linux】基于框架编写驱动代码、驱动代码编译和测试

基于框架编写驱动代码 驱动代码编译和测试 ARM架构上进行Linux内核模块的交叉编译 总结 内核驱动框架基本驱动测试步骤 基于框架编写驱动代码 编写一个Linux设备驱动框架需要一些基本的步骤&#xff0c;以及一些特定于硬件的信息。由于你提到基于PIN4&#xff0c;我将提供…

JavaScript基础篇

目录 1.初始JavaScript 2.Js数据类型 2.1强制转换类型 1.转换为String类型 2.转换为Number类型 3.转换为 Boolean 4.转义符 2.2运算符 2.3分支结构 1.初始JavaScript <!-- 1. 文件引入 --> <!--<script src"./js/index.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