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平均负载”

1、如何了解系统的负载情况?

每次发现系统变慢时, 我们通常做的第⼀件事, 就是执⾏top或者uptime命令, 来了解系统的负载情况。 ⽐如像下⾯这样, 我在命令⾏⾥输⼊了uptime命令, 系统也随即给出了结果。

$ uptime
02:34:03 up 2 days, 20:14, 1 user, load average: 0.63, 0.83, 0.88

它们分别是当前时间、 系统运⾏时间以及正在登录⽤户数。

02:34:03 //当前时间
up 2 days, 20:14 //系统运行时间
1 user //正在登录用户数

⽽最后三个数字呢, 依次则是过去1分钟、 5分钟、 15分钟的平均负载(Load Average) 。

2、什么是平均负载?

平均负载? 这个词对很多⼈来说, 可能既熟悉⼜陌⽣, 我们每天的⼯作中, 也都会提到这个词, 但你真正理解它背后的含义吗?

我猜⼀定有⼈会说, 平均负载不就是单位时间内的 CPU 使⽤率吗? 上⾯的0.63, 就代表CPU使⽤率是63%。 其实并不是这样, 如果你⽅便的话, 可以通过执⾏man uptime命令, 来了解平均负载的详细解释。

简单来说, 平均负载是指单位时间内, 系统处于可运⾏状态不可中断状态的平均进程数, 也就是平均活跃进程数, 它不仅包括了****正在使用CPU的进程*,还包括了*等待CPU**等待I/O****的进程。它和CPU使⽤率并没有直接关系。 这⾥我先解释下, 可运⾏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这俩词⼉。

所谓可运⾏状态的进程, 是指正在使⽤CPU或者正在等待CPU的进程, 也就是我们常⽤ps命令看到的, 处于R状态(Running 或 Runnable) 的进程。

不可中断状态的进程则是正处于内核态关键流程中的进程, 并且这些流程是不可打断的, ⽐如最常⻅的是等待硬件设备的I/O响应, 也就是我们在ps命令中看到的D状态(Uninterruptible Sleep, 也称为Disk Sleep) 的进程。

⽐如, 当⼀个进程向磁盘读写数据时, 为了保证数据的⼀致性, 在得到磁盘回复前, 它是不能被其他进程或者中断打断的, 这个时候的进程就处于不可中断状态。 如果此时的进程被打断了, 就容易出现磁盘数据与进程数据不⼀致的问题。

所以, 不可中断状态实际上是系统对进程和硬件设备的⼀种保护机制。

因此,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 平均负载其实就是平均活跃进程数。 平均活跃进程数, 直观上的理解就是单位时间内的活跃进程数, 但它实际上是活跃进程数的指数衰减平均值。 这个“指数衰减平均”的详细含义你不⽤计较, 这只是系统的⼀种更快速的计算⽅式, 你把它直接当成活跃进程数的平均值也没问题。

既然平均的是活跃进程数, 那么最理想的, 就是每个CPU上都刚好运⾏着⼀个进程, 这样每个CPU都得到了充分利⽤。 ⽐如当平均负载为2时, 意味着什么呢?

l 在只有2个CPU的系统上, 意味着所有的CPU都刚好被完全占⽤。

l 在4个CPU的系统上, 意味着CPU有50%的空闲。

l ⽽在只有1个CPU的系统中, 则意味着有⼀半的进程竞争不到CPU。

3、平均负载为多少时合理

讲完了什么是平均负载, 现在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例⼦, 不知道你能否判断出, 在 uptime 命令的结果⾥, 那三个时间段的平均负载数, 多⼤的时候能说明系统负载⾼? 或是多⼩的时候就能说明系统负载很低呢?

我们知道, 平均负载最理想的情况是等于 CPU个数。 所以在评判平均负载时, ⾸先你要知道系统有⼏个 CPU, 这可以通过top 命令或者从⽂件 /proc/cpuinfo 中读取, ⽐如:

#关于grep和wc的用法请查询它们的手册或者网络搜索
$ 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 wc -l2
或者:lscpu | grep ‘^CPU:’
CPU: 2

有了CPU 个数, 我们就可以判断出, 当平均负载⽐ CPU 个数还⼤的时候, 系统已经出现了过载。

不过, 且慢, 新的问题⼜来了。 我们在例⼦中可以看到, 平均负载有三个数值, 到底该参考哪⼀个呢?

实际上, 都要看。 三个不同时间间隔的平均值, 其实给我们提供了, 分析系统负载趋势的数据来源, 让我们能更全⾯、 更⽴体地理解⽬前的负载状况。

打个⽐⽅, 就像初秋时北京的天⽓, 如果只看中午的温度, 你可能以为还在7⽉ 份的⼤夏天呢。 但如果你结合了早上、 中午、晚上三个时间点的温度来看, 基本就可以全⽅位了解这⼀天的天⽓情况了。

同样的, 前⾯说到的CPU的三个负载时间段也是这个道理。

l 如果1分钟、 5分钟、 15分钟的三个值基本相同, 或者相差不⼤, 那就说明系统负载很平稳。

l 但如果1分钟的值远⼩于15 分钟的值, 就说明系统最近1分钟的负载在减少, ⽽过去15分钟内却有很⼤的负载。

l 反过来, 如果1分钟的值远⼤于 15 分钟的值, 就说明最近1分钟的负载在增加, 这种增加有可能只是临时性的, 也有可能还会持续增加下去, 所以就需要持续观察。 ⼀旦1分钟的平均负载接近或超过了CPU的个数, 就意味着系统正在发⽣过载的问题, 这时就得分析调查是哪⾥导致的问题, 并要想办法优化了。

这⾥我再举个例⼦, 假设我们在⼀个单 CPU 系统上看到平均负载为 1.73, 0.60, 7.98, 那么说明在过去 1 分钟内, 系统有73% 的超载, ⽽在 15 分钟内, 有 698% 的超载, 从整体趋势来看, 系统的负载在降低。

那么, 在实际⽣产环境中, 平均负载多⾼时, 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呢?

在我看来, 当平均负载⾼于 CPU 数量70%的时候, 你就应该分析排查负载⾼的问题了。 ⼀旦负载过⾼, 就可能导致进程响应变慢, 进⽽影响服务的正常功能。

但70%这个数字并不是绝对的, 最推荐的⽅法, 还是把系统的平均负载监控起来, 然后根据更多的历史数据, 判断负载的变化趋势。 当发现负载有明显升⾼趋势时, ⽐如说负载翻倍了, 你再去做分析和调查。

4、平均负载与CPU使⽤率

现实⼯作中, 我们经常容易把平均负载和 CPU 使⽤率混淆, 所以在这⾥, 我也做⼀个区分。

可能你会疑惑, 既然平均负载代表的是活跃进程数, 那平均负载⾼了, 不就意味着 CPU 使⽤率⾼吗?

我们还是要回到平均负载的含义上来, 平均负载是指单位时间内, 处于可运⾏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的进程数。 所以, 它不仅包括了正在使⽤ CPU 的进程, 还包括等待 CPU等待 I/O 的进程。

⽽ CPU 使⽤率, 是单位时间内 CPU 繁忙情况的统计, 跟平均负载并不⼀定完全对应。 ⽐如:

l CPU 密集型进程, 使⽤⼤量 CPU 会导致平均负载升⾼, 此时这两者是⼀致的;

l I/O 密集型进程, 等待 I/O 也会导致平均负载升⾼, 但 CPU 使⽤率不⼀定很⾼;

l ⼤量等待 CPU 的进程调度也会导致平均负载升⾼, 此时的CPU使⽤率也会⽐较⾼。

5、平均负载案例分析

下⾯, 我们以三个示例分别来看这三种情况, 并⽤ iostat、 mpstat、 pidstat 等⼯具, 找出平均负载升⾼的根源。

因为案例分析都是基于机器上的操作, 所以不要只是听听、 看看就够了, 最好还是跟着我实际操作⼀下。

*你的准备*

下⾯的案例都是基于 Ubuntu 18.04, 当然, 同样适⽤于其他 Linux 系统。 我使⽤的案例环境如下所示。

l 机器配置: 2 CPU, 8GB 内存。

l 预先安装 stress 和 sysstat 包, 如 apt install stress sysstat。

在这⾥, 我先简单介绍⼀下 stress 和 sysstat。

stress 是⼀个 Linux 系统压⼒测试⼯具, 这⾥我们⽤作异常进程模拟平均负载升⾼的场景。

stress参数说明:
-? 显示帮助信息
-v 显示版本号
-q 不显示运行信息
-n,–dry-run 显示已经完成的指令执行情况
-t --timeout N 指定运行N秒后停止
–backoff N 等待N微妙后开始运行
-c --cpu 产生n个进程 每个进程都反复不停的计算随机数的平方根
-i --io 产生n个进程 每个进程反复调用sync(),sync()用于将内存上的内容写到硬盘上
-m --vm n 产生n个进程,每个进程不断调用内存分配malloc和内存释放free函数
–vm-bytes B 指定malloc时内存的字节数 (默认256MB)
–vm-hang N 指示每个消耗内存的进程在分配到内存后转入休眠状态,与正常的无限分配和释放内存的处理相反,这有利于模拟只有少量内存的机器
-d --hadd n 产生n个执行write和unlink函数的进程
–hadd-bytes B 指定写的字节数,默认是1GB
–hadd-noclean 不要将写入随机ASCII数据的文件Unlink

时间单位可以为秒s,分m,小时h,天d,年y,文件大小单位可以为K,M,G

⽽ sysstat 包含了常⽤的 Linux 性能⼯具, ⽤来监控和分析系统的性能。 我们的案例会⽤到这个包的两个命令 mpstat 和pidstat。

mpstat 是⼀个常⽤的多核 CPU 性能分析⼯具, ⽤来实时查看每个 CPU 的性能指标, 以及所有CPU的平均指标。

pidstat 是⼀个常⽤的进程性能分析⼯具, ⽤来实时查看进程的 CPU、 内存、 I/O 以及上下⽂切换等性能指标。

1、源码安装sysstat:

wget http://sebastien.godard.pagesperso-orange.fr/sysstat-12.1.2.tar.gz

tar -xzf sysstat-12.1.2.tar.gz

cd sysstat-12.1.2/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碰到缺乏某个软件的依赖包,则使用apt安装即可。

常用的参数:
-u:默认的参数,显示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统计
-r:显示各个进程的内存使用统计
-d:显示各个进程的IO使用情况
-p:指定进程号
-w:显示每个进程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t:显示选择任务的线程的统计信息外的额外信息
-T { TASK | CHILD | ALL }
这个选项指定了pidstat监控的。TASK表示报告独立的task,CHILD关键字表示报告进程下所有线程统计信息。ALL表示报告独立的task和task下面的所有线程。
注意:task和子线程的全局的统计信息和pidstat选项无关。这些统计信息不会对应到当前的统计间隔,这些统计信息只有在子线程kill或者完成的时候才会被收集。
-V:版本号
-h:在一行上显示了所有活动,这样其他程序可以容易解析。
-I:在SMP环境,表示任务的CPU使用率/内核数量
-l:显示命令名和所有参数

此外, 每个场景都需要你开三个终端, 登录到同⼀台 Linux 机器中。

另外要注意, 下⾯的所有命令, 我们都是默认以 root ⽤户运⾏。 所以, 如果你是⽤普通⽤户登陆的系统, ⼀定要先运⾏ sudo su root 命令切换到 root ⽤户。

如果上⾯的要求都已经完成了, 你可以先⽤ uptime 命令, 看⼀下测试前的平均负载情况:

$ uptime
…, load average: 0.11, 0.15, 0.09

*场景⼀: CPU 密集型进程*

⾸先, 我们在第⼀个终端运⾏ stress 命令, 模拟⼀个 CPU 使⽤率 100% 的场景:

$ stress --cpu 1 --timeout 600

接着, 在第⼆个终端运⾏uptime查看平均负载的变化情况:

#-d 参数表示高亮显示变化的区域$ watch -d uptime…, load average: 1.00, 0.75, 0.39

最后, 在第三个终端运⾏mpstat查看 CPU 使⽤率的变化情况:

#-P ALL 表示监控所有CPU,后面数字5表示间隔5秒后输出一组数据
$ mpstat -P ALL 5
Linux 4.15.0 (ubuntu) 09/22/18 x86_64 (2 CPU)
13:30:06 CPU %us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guest %gnice %idle
13:30:11 all 50.0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9.95
13:30:11 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
13:30:11 1 1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从终端⼆中可以看到, 1 分钟的平均负载会慢慢增加到 1.00, ⽽从终端三中还可以看到, 正好有⼀个 CPU 的使⽤率为100%, 但它的 iowait 只有 0。 这说明, 平均负载的升⾼正是由于 CPU 使⽤率为 100% 。

那么, 到底是哪个进程导致了 CPU 使⽤率为 100% 呢? 你可以使⽤ pidstat 来查询:

#间隔5秒后输出一组数据
$ pidstat -u 5 1
13:37:07 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wait %CPU CPU Command
13:37:12 0 2962 100.00 0.00 0.00 0.00 100.00 1 stress

从这⾥可以明显看到, stress进程的CPU使⽤率为100%。

*场景⼆: I/O 密集型进程*

⾸先还是运⾏ stress 命令, 但这次模拟 I/O 压⼒, 即不停地执⾏ sync:

$ stress -i 1 --timeout 600

还是在第⼆个终端运⾏uptime查看平均负载的变化情况:

$ watch -d uptime…, load average: 1.06, 0.58, 0.37

然后, 第三个终端运⾏mpstat查看 CPU 使⽤率的变化情况:

#显示所有CPU的指标,并在间隔5秒输出一组数据
$ mpstat -P ALL 5 1
Linux 4.15.0 (ubuntu) 09/22/18 x86_64 (2 CPU)
13:41:28 CPU %us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guest %gnice %idle
13:41:33 all 0.21 0.00 12.07 32.67 0.00 0.21 0.00 0.00 0.00 54.84
13:41:33 0 0.43 0.00 23.87 67.53 0.00 0.43 0.00 0.00 0.00 7.74
13:41:33 1 0.00 0.00 0.81 0.20 0.00 0.00 0.00 0.00 0.00 98.99

从这⾥可以看到, 1 分钟的平均负载会慢慢增加到 1.06, 其中⼀个 CPU 的系统CPU使⽤率升⾼到了 23.87, ⽽ iowait ⾼达67.53%。 这说明, 平均负载的升⾼是由于 iowait 的升⾼。

那么到底是哪个进程, 导致 iowait 这么⾼呢? 我们还是⽤ pidstat 来查询:

#间隔5秒后输出一组数据,-u表示CPU指标
$ pidstat -u 5 1
Linux 4.15.0 (ubuntu) 09/22/18 x86_64 (2 CPU)
13:42:08 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wait %CPU CPU Command
13:42:13 0 104 0.00 3.39 0.00 0.00 3.39 1 kworker/1:1H
13:42:13 0 109 0.00 0.40 0.00 0.00 0.40 0 kworker/0:1H
13:42:13 0 2997 2.00 35.53 0.00 3.99 37.52 1 stress
13:42:13 0 3057 0.00 0.40 0.00 0.00 0.40 0 pidstat

可以发现, 还是 stress 进程导致的。

*场景三: ⼤量进程的场景*

当系统中运⾏进程超出 CPU 运⾏能⼒时, 就会出现等待 CPU 的进程。

⽐如, 我们还是使⽤ stress, 但这次模拟的是 8 个进程:

$ stress -c 8 --timeout 600

由于系统只有 2 个CPU, 明显⽐ 8 个进程要少得多, 因⽽, 系统的 CPU 处于严重过载状态, 平均负载⾼达7.97:

$ uptime
…, load average: 7.97, 5.93, 3.02

接着再运⾏pidstat来看⼀下进程的情况:

#间隔5秒后输出一组数据
$ pidstat -u 5 1
14:23:25 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wait %CPU CPU Command
14:23:30 0 3190 25.00 0.00 0.00 74.80 25.00 0 stress
14:23:30 0 3191 25.00 0.00 0.00 75.20 25.00 0 stress
14:23:30 0 3192 25.00 0.00 0.00 74.80 25.00 1 stress
14:23:30 0 3193 25.00 0.00 0.00 75.00 25.00 1 stress
14:23:30 0 3194 24.80 0.00 0.00 74.60 24.80 0 stress
14:23:30 0 3195 24.80 0.00 0.00 75.00 24.80 0 stress
14:23:30 0 3196 24.80 0.00 0.00 74.60 24.80 1 stress
14:23:30 0 3197 24.80 0.00 0.00 74.80 24.80 1 stress
14:23:30 0 3200 0.00 0.20 0.00 0.20 0.20 0 pidstat

可以看出, 8 个进程在争抢 2 个 CPU, 每个进程等待 CPU 的时间(也就是代码块中的 %wait 列) ⾼达 75%。 这些超出 CPU计算能⼒的进程, 最终导致 CPU 过载。

6、⼩结

分析完这三个案例, 我再来归纳⼀下平均负载的理解。

平均负载提供了⼀个快速查看系统整体性能的⼿段, 反映了整体的负载情况。 但只看平均负载本身, 我们并不能直接发现, 到底是哪⾥出现了瓶颈。 所以, 在理解平均负载时, 也要注意:

平均负载⾼有可能是 CPU 密集型进程导致的;

平均负载⾼并不⼀定代表 CPU 使⽤率⾼, 还有可能是 I/O 更繁忙了;

当发现负载⾼的时候, 你可以使⽤ mpstat、 pidstat 等⼯具, 辅助分析负载的来源。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23028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微服务组件OpenFeign的学习

OpenFeign 添加依赖OpenFeign的简单使用OpenFeign日志配置OpenFeign超时时间配置 添加依赖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cloud</groupId><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openfeign</artifactId></dependency>OpenFeign的…

思码逸关钦杰:聊聊研效管理中的数据操纵

3月25日&#xff0c;思码逸咨询总监、研发过程提效专家关钦杰在 QECon 质效城市论坛【深圳站】分享了主题为《聊聊研效管理中的数据操纵》的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关钦杰老师分享内容整理&#xff1a; 在生活中&#xff0c;当我们去描述客观事实的时候&#xff0c;我们经常要用…

【Source Insight4.0】解决注释中文乱码

本来用的好好的&#xff0c;结果今天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就出现注释中文乱码&#xff01;&#xff01;&#xff01; 然后上网查找说要修改为【Default encoding” &#xff1a;改成System Default(Windows ANSI) 或者Chinese Simplified(GB2312)】但是我的并没有效果。 最后是选…

Spring Boot Logging中文文档

本文为官方文档直译版本。原文链接 Spring Boot Logging中文文档 引言日志格式控制台输出彩色输出 文件输出文件轮转日志级别日志组使用日志关机钩子自定义日志配置Logback 扩展特定配置文件的配置环境属性 Log4j2 扩展特定配置文件的配置环境属性查找Log4j2 系统属性 引言 Sp…

Frida05 - 高级API用法

参考文档 https://api-caller.com/2019/03/30/frida-note/ https://frida.re/docs/javascript-api/#frida 数组打印 测试代码&#xff1a; private static class Bean {String a;int b;float c; }private void test() {Bean[] beans new Bean[3];beans[0] new Bean();be…

深度学习笔记_6经典预训练网络LeNet-18解决FashionMNIST数据集

1、 调用模型库&#xff0c;定义参数&#xff0c;做数据预处理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orch from torchvision.datasets import FashionMNIST import torchvision.transforms as transforms from torch.utils.data import DataLoader import torch.nn.functional as F im…

Redis——Redis常用命令

Redis提供了丰富的命令&#xff0c;可以对数据库和各种数据类型进行操作&#xff0c;这些命令可以在Windows和Linux中使用。 1、键值相关命令 1.1、KEYS KEYS用于返回满足pattern的所有key&#xff0c;pattern支持以下通配符&#xff1a; *&#xff1a;匹配任意字符。&…

Python教程81:函数的位置参数、默认参数、动态参数、关键字参数(入门必看)

1.形式参数&#xff08;Formal Parameters&#xff09;和实际参数&#xff08;Actual Parameters&#xff09;是函数或方法定义和调用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举个例子&#xff0c;在下面的greet函数中&#xff0c;当我们调用greet(“李白”)时&#xff0c;"李白"就是…

electron这样使用更安全

背景&#xff1a; electron大家平时为了方便使用&#xff0c;或是一些网上demo的引导&#xff0c;会让渲染进程的业务界面支持直接使用nodejs&#xff0c;这种开发方式有一定的安全隐患&#xff0c;如果业务界面因为xss之类的漏洞被注入其他代码&#xff0c;危害非常大&#x…

Spring之容器:IOC(3)

学习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xff0c;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xff1b;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各位小伙伴&#xff0c;如果您&#xff1a; 想系统/深入学习某技术知识点… 一个人摸索学习很难坚持&#xff0c;想组团高效学习… 想写博客但无从下手&#xff0c;急需…

华为云CodeArts Repo常见问答汇总

1.【Repo】codearts Repo最大支持上传文件大小 答&#xff1a;参考链接 https://support.huaweicloud.com/productdesc-codehub/codehub_pdtd_0005.html • 单文件上传大小限制&#xff08;评论中上传附件&#xff09;<50MB。 • 单文件上传大小限制&#xff08;代码…

某联合产权交易所持续购买监控易产品的维保服务,提升IT运维保障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xff0c;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已经成为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某联合产权交易所&#xff08;以下简称“交易所”&#xff09;作为行业领导者&#xff0c;一直以来都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xff0c;致力于提升运维管理水平&#xff0c;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

Rust 嵌入式开发

Rust 进行嵌入式开发: https://xxchang.github.io/book/intro/index.html # 列出所有目标平台 rustup target list# 安装目标平台工具链 rustup target add thumbv7m-none-eabi# 创建工程 cargo new demo && cd demo cargo add cortex-m-rt cargo add panic-halt carg…

二十九、获取文件属性及相关信息

二十九、获取文件属性及相关信息QFileInfo QFileInfo 提供有关文件在文件系统中的名称 位置 &#xff08;路径&#xff09;、访问权限及它是目录还是符号链接、等信息。文件的大小、最后修改/读取时间也是可用的。QFileInfo 也可以被用于获取信息有关 Qt resource . QFileInf…

科技的成就(五十四)

511、线路板按层数来分的话分为单面板&#xff0c;双面板&#xff0c;和多层线路板三个大的分类。线路板按特性来分的话分为软板(FPC)&#xff0c;硬板(PCB)&#xff0c;软硬结合板(FPCB)。是当代电子元件业中最活跃的产业&#xff0c;其行业增长速度一般都高于电子元件产业3个…

算法模板之双链表图文详解

&#x1f308;个人主页&#xff1a;聆风吟 &#x1f525;系列专栏&#xff1a;算法模板、数据结构 &#x1f516;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xff0c;更要付诸行动。 文章目录 &#x1f4cb;前言一. ⛳️使用数组模拟双链表讲解1.1 &#x1f514;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数组去模拟双链表…

使用java调用python批处理将pdf转为图片

你可以使用Java中的ProcessBuilder来调用Python脚本&#xff0c;并将PDF转换为图片。以下是一个简单的Java代码示例&#xff0c;假设你的Python脚本名为pdf2img.py&#xff1a;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Powershell summaries with types of scales of summaries

tiny,small,medium, large and huge scale of Powershell summaries I) many kinds of Tiny summaries of Powershell1.1) Powershell能干嘛&#xff1f; I) many kinds of Tiny summaries of Powershell 1.1) Powershell能干嘛&#xff1f; 此外&#xff0c;关于PowerShell脚…

Java数组(2)

我是南城余&#xff01;阿里云开发者平台专家博士证书获得者&#xff01; 欢迎关注我的博客&#xff01;一同成长&#xff01; 一名从事运维开发的worker&#xff0c;记录分享学习。 专注于AI&#xff0c;运维开发&#xff0c;windows Linux 系统领域的分享&#xff01; 本…

Kotlin 笔记 -- Kotlin 语言特性的理解(二)

都是编译成字节码&#xff0c;为什么 Kotlin 能支持 Java 中没有的特性&#xff1f; kotlin 有哪些 Java 中没有的特性&#xff1a; 类型推断、可变性、可空性自动拆装箱、泛型数组高阶函数、DSL顶层函数、扩展函数、内联函数伴生对象、数据类、密封类、单例类接口代理、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