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与线程
进程:
1、进程是指运行中的程序,比如我们使用QQ,就启动了一个进程,操作系统就会为该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当我们使用微信,又启动了一个进程,操作系统将为其分配新的内存空间。
2、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或是正在运行的一个程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它自身的产生、存在和消亡的过程。
线程:
1、线程是由进程创建的,是进程的一个实体。
2、一个进程可以拥有多个线程。
3、分类: 单线程:同一个时刻,只允许执行一个线程。 多线程:同一个时刻,可以执行多个线程。
4、并发与并行
并发:同一个时刻,多个任务交替执行,造成一种“貌似同时”的错觉,单核CPU就是并发的。
并行:同一个时刻,多个任务同时执行,多核cpu可以实现并行。
注:两个可以同时存在。
多线程的基本使用
方式一:继承于 Thread类
步聚:
①创建一个继承于Threud类的子类
②重写Thread类的run()
③创建Thread类的子类的对象
④通过此对象调用start()
注:将此线程执行的操作声明在run()中
start()的作用:
①启动当前线程 ②调用当前线程的run()(run就是一个普通的方法)
注:start()方法调用startO()方法后,该线程并不一定会立马执行,只是将线程变成了可运行状态。具体什么时候执行,取决于CPU,由CPU统一调度。
问题:
①不能通过直接调用run()的方式来启动线程(run方法就是一个普通的方法,没有真正的启动一个线程(此时run方法所在的线程就是调用run方法的对象所在的线程,而不是由这个对象单独开辟出一个新的线程)),而且不会向下执行,直到run执行完成。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 args){a a = new a();a.run(); //此时所在的线程为main线程a.start(): //此时单独开辟出一个新的线程
}
class a extends Thread{}
②不可让已经start()的线程去再启动一个线程。
③要想重新启动一个线程,须重新创建一个对象。
注:主线程结束,子线程可能还没结束,所以进程依旧存在(可在控制台输入JConsole监控线程的执行情况)。
方式二:实现Runnable接口
步骤:
①创建一个实现了Runnable 接口的类。
②实现类去重写Runnable中的抽象方法:run()。
③创建实现类的对象。
④将此对象作为参数传递到Thread类的构造器中,创建Thread类的对象(t=new Thread(③中的对象))。
⑤通过Thread类的对象调用start()。(t.start())
Thread类处理Runnable实现类的简单实现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Runnable target = null; //属性,类型是 Runnablepublic MyThread(Runnable target){ //传入接口实现类,初始化target this.target = target;}@0verridepublic void run() { //动态绑定,调用实现类的run方法if(target != null){target.run();}} public void start() { //调用底层逻辑start0(); }public void start0(){ //真正的实现创建线程,并调用run方法run();}}
方法二和方法一的比较
1、开发中,优先选择实现 Runnable接口的方式。
2、Runnable实现的方式没有类的单继承性的局限性。
3、实现的方式更适合来处理多个线程有共同数据的情况。
4、Thread 本身也实现了Runnable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