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初自己为什么选择计算机?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驱使自己选择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原因,一共有两个:
一、一则长城电脑的广告。
上个世纪80年代,我还在读小学,当时在中央电视台上经常播放着的长城电脑的一则广告。
广告的内容好像是这样的:
一缕阳光穿过万里长城的一个烽火台窗口,照在里面的一台白色的长城电脑上面,电脑在阳光下烨烨生光,璀璨夺目;然后伴随着背音乐,一位披着长发的白衣美女,款款走进画面,低头凝视着电脑,然后用手轻轻抚摸着电脑键盘……
虽然在当时,电视都还没有普及,电脑更是非常稀罕的东西,距离它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还很远,但这则广告却让我对电脑产生了莫名的好感和兴趣。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能找到的最早的长城电脑广告是1997年的,与我当年看到的广告大不相同了。
先拿一张图片来代替,希望以后能找到那则广告再发上来……
二、一名高中生的故事。
记得自己读高中那会看过一本书,书名记不太清楚了,记得其中有“青春”两个字,书里介绍了一些高中阶段的学生奋斗成长的故事。这本书应该1995年之前出版的,上kongfz上搜索了一下,没有找到那本书。
在这本书中,有一个高中生的故事与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有关。
1986年1月28日,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殉职。 这次事故,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是人类太空探索史上最沉重的悲剧。事后的调查表明,此次事故的根源来自一个不起眼的橡胶部件——“O-ring”( O型环)。由于发射时气温过低,橡胶失去弹性,使得原本应该是密封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内的高压高热气体泄漏,最终导致高速飞行的航天飞机在高空解体。调查表明,在航天飞机解体爆炸前,至少有3名航天员并没有马上死亡。他们打开了航天飞机上的应急供氧设备试图自救,但最终因高空低温、缺氧和接触海面时500多G的超重而无法幸免。
在那个故事中,调查认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时,电脑运行的应急处置程序有问题,没有及时针对当时的故障进行处置,最终导致了这幕悲剧发生。事后美国方在面向全球征求新应急处置程序,结果故事中的这个高中生编写的程序被选中了……
身为同龄人,看了这个故事,不仅觉得这个高中生太厉害了,而且也让我对电脑编程产生了兴趣。
于是乎,在高考填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计算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