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下游竞争的在线评论引入策略研究
分析一下这篇文章吧
中国管理科学的2023年10月的文章,非常新
文章的结论
引入在线评论会使得线下零售商在持续销售阶段降价,线上零售商在持续销售阶段提价,从而使得线上线下零售商的价格差异增大,缓和价格竞争。
制造商是否引入在线评论,取决于消费者渠道间的转移方向及程度。
模型
一个制造商
两个零售商,一个线上零售,一个线下零售。
制造商考虑是否引入在线评论,如果引入,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评论对商品的质量进行预估。
消费者异质性:
Hotelling模型,消费者x均匀分布于0-1之间,0表示线下零售商,1表示线上零售商。x就表示消费者离线下零售商的距离, 1-x表示消费者离线上消费者的距离。
消费者效用,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少,单位距离带来的错配成本为 β \beta β。
消费者效用函数
此时,消费者从线上零售商处购买商品的效用:
U e = ( 1 − θ ) ∗ ( v e − β ∗ ( 1 − x ) − p e ) Ue=(1-\theta)* (ve-\beta *(1-x)-pe) Ue=(1−θ)∗(ve−β∗(1−x)−pe)
此时,消费者从线下零售商处购买商品的效用:
U s = θ ( v s − β ∗ x − p s ) Us=\theta(vs-\beta *x-ps) Us=θ(vs−β∗x−ps)
游戏顺序:
第一部分
1.制造商(主导者)决策是否引入在线评论
第二部分第一阶段
2.制造商决策产品质量水平q
3.线上零售商决策零售价格pe
4.线下零售商决策零售价格ps
第二部分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制造商不再重新决策质量水平)
5.消费者在线评论生成之后,线上零售商重新决策一轮新的零售价格pe1
6.线下零售商重新决策一轮新的零售价格ps1
是否引入在线评论带来的影响
如果不引入在线评论,即K=N
此时, v = λ ∗ q v=\lambda * q v=λ∗q,假设 0 < λ < 1 0<\lambda<1 0<λ<1。
如果引入在线评论,即K=R
此时,第一阶段的消费者依旧有 v = λ ∗ q v=\lambda * q v=λ∗q
但是,第二阶段的线上消费者,会根据第一阶段中线上消费者的评论,重新对商品进行估值。
假设,线上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一阶段中线上消费者的评论,完全感知商品的真实质量水平,即 λ = 1 \lambda=1 λ=1,即v=q。
假设,线下消费者不可以观看第一阶段中线上消费者的评论,因此,其估值不受影响。
θ \theta θ是消费者对线下渠道的偏好程度,假设线上评论的引入决策会改变\theta,引入线上评论后, θ \theta θ变为 θ 1 \theta1 θ1,文章假设 θ 1 和 θ \theta1和\theta θ1和θ之间的差值不一定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0,即 ϕ = θ 1 − θ \phi=\theta1-\theta ϕ=θ1−θ
利润函数
假设,为了质量q,制造商需要付出的成本为 γ ∗ q 2 \gamma * q^2 γ∗q2。
假设无论是否引入在线评论,线上线下零售商都以批发价格 w = η ∗ p w=\eta*p w=η∗p从制造商那里采购。
线下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
m a x π s = ( 1 − η ) ∗ p s ∗ D s + ( 1 − η ) ∗ p s 1 ∗ D s 1 max \pi_s=(1-\eta)*ps*Ds+(1-\eta)*ps1*Ds1 maxπs=(1−η)∗ps∗Ds+(1−η)∗ps1∗Ds1
线上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
m a x π e = ( 1 − η ) ∗ p e ∗ D e + ( 1 − η ) ∗ p e 1 ∗ D e 1 max \pi_e=(1-\eta)*pe*De+(1-\eta)*pe1*De1 maxπe=(1−η)∗pe∗De+(1−η)∗pe1∗De1
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
m a x π m = η ∗ ( p e ∗ D e + p s ∗ D s ) + η ∗ ( p e 1 ∗ D e 1 + p s 1 ∗ D s 1 ) − γ ∗ q 2 max \pi_m=\eta*(pe*De+ps*Ds)+\eta*(pe1*De1+ps1*Ds1)-\gamma*q^2 maxπm=η∗(pe∗De+ps∗Ds)+η∗(pe1∗De1+ps1∗Ds1)−γ∗q2
文章的分析内容
然后文章分析了线上评论带来的影响(第二阶段,线上定价会比第一阶段高,线下定价会比第一阶段低),线上定价增高之后,需求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文章分析了引入线上评论对制造商质量决策的影响( ϕ \phi ϕ和 γ \gamma γ对q的影响)。
分析了质量控制的单位成本( γ \gamma γ)和制造商相对于零售商的议价能力( η \eta η)对质量水平q和制造商利润的影响。
然后文章分析了是否引入线上评论的两种情况下,消费者质量感知水平 λ \lambda λ对质量水平q和制造商利润的影响。
接着,文章通过数值分析,探讨(1)引入在线评论对制造商和供应链总体利润的影响。(2)引入在线评论对两位零售商的利润的影响。(3)引入在线评论对制造商质量决策的影响。
其实这篇文章结构还蛮简单的,我有点疑问的是,他的引入在线评论后的两个阶段,后一个阶段的需求计算怎么会跟前一个阶段是一个表达式啊,怎么需求能完全划分为两个阶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