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名词解释
-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举例)
- 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 2.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 3.个人所得税计算举例
- 三、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介绍
- 四、年度汇算清缴政策介绍
- 五、常见问答
一、名词解释
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 、累计减除费用 、累计专项扣除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二、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举例)
1.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收入 - 累计免税收入 -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扣除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累计减免税额 -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2.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3.个人所得税计算举例
三、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介绍
(1)赡养老人:
父母中至少有一位年满60岁,则可享受每月3000元的专项扣除。(非独生子女则平分3000元扣除)
(2)住房租金:
工作所在城市无房产但有个人支付租房支出(单位承担了租房支出则不算),则每月享受1500元专项扣除。(大型城市如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为每月1500元。中小型为1100元、800元,划分标准为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人。)
(3)住房贷款利息:
首套房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240个月),每人仅能享受一次。此项不能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同时享受,只能二选一。
(4)继续教育:
①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年(48个月)。
②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的标准进行定额扣除。【当年取得了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或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和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可叠加享受,但只能各一个。
(5)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①扣除主体:3岁以下婴幼儿的监护人,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的监护人的。
②婴幼儿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等受到本人监护的3岁以下婴幼儿。
③无论婴幼儿在国内还是国外出生,其父母都可以享受该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6)子女教育:
①扣除范围:
<1>学前教育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
<2>义务教育 (小学、初中教育)
<3>高中阶段教育 (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
<4>高等教育 (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②扣除标准: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可由父母一方按100%方式扣除,也可由父母双方分别按50%进行扣除。
(7)大病医疗:
①扣除时间:在次年汇算清缴时进行扣除。
②扣除范围:不是总金额,而是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万元的部分,且最多不能超过8万元。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指出,应分别计算扣除额。
提醒大家注意:
如果您要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日常看病时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印件)等资料备查。同时,可以通过医疗保障部门的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查询本人上一年度医药费用情况。
填报时间:每年12月填报次年的
四、年度汇算清缴政策介绍
年度汇算,指的是年度终了后,纳税人汇总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和 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去速算扣除数,减去减免税额后,计算本年度实际应纳税额,再减去已预缴税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退或应补税额,在法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结清税款的行为。
五、常见问答
1.继续教育
公司的培训证书不算数,得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才算
2.住房贷款
还完贷款则不享受了
3.退税、补税
退税,专项附加扣除选择“年度自行申报”扣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