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入门<一>:C++各种排序算法详解及示例源码

1、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sorting algorithm)用于对一组数据按照特定顺序进行排列。排序算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因为有序数据通常能够被更高效地查找、分析和处理。

1.1 评价维度

  运行效率:我们期望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尽量低,且总体操作数量较少(时间复杂度中的常数项变小)。对于大数据量的情况,运行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就地性:顾名思义,原地排序通过在原数组上直接操作实现排序,无须借助额外的辅助数组,从而节省内存。通常情况下,原地排序的数据搬运操作较少,运行速度也更快。

  稳定性:稳定排序在完成排序后,相等元素在数组中的相对顺序不发生改变。

  稳定排序是多级排序场景的必要条件。假设我们有一个存储学生信息的表格,第 1 列和第 2 列分别是姓名和年龄。在这种情况下,非稳定排序可能导致输入数据的有序性丧失:

//输入数据是按照姓名排序好的
// (name, age)('A', 19)('B', 18)('C', 21)('D', 19)('E', 23)
//假设使用非稳定排序算法按年龄排序列表,
//结果中 ('D', 19) 和 ('A', 19) 的相对位置改变,
//输入数据按姓名排序的性质丢失('B', 18)('D', 19)('A', 19)('C', 21)('E', 23)

  自适应性:自适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会受输入数据的影响,即最佳时间复杂度、最差时间复杂度、平均时间复杂度并不完全相等。

  自适应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评估。如果最差时间复杂度差于平均时间复杂度,说明排序算法在某些数据下性能可能劣化,因此被视为负面属性;而如果最佳时间复杂度优于平均时间复杂度,则被视为正面属性。

  是否基于比较:基于比较的排序依赖比较运算符来判断元素的相对顺序,从而排序整个数组,理论最优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 。而非比较排序不使用比较运算符,时间复杂度可达 O(n),但其通用性相对较差。

1.2 理想排序算法

  运行快、原地、稳定、正向自适应、通用性好。显然,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兼具以上所有特性的排序算法。因此,在选择排序算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和问题需求来决定。接下来,我们将共同学习各种排序算法,并基于上述评价维度对各个排序算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2、排序算法类别

2.1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开启一个循环,每轮从未排序区间选择最小的元素,将其放到已排序区间的末尾。时间复杂度为 O(n²),空间复杂度为O(1)
设数组的长度为 n,选择排序的算法流程如下所示:
1)初始状态下,所有元素未排序,即未排序(索引)区间为[0,n-1] 。
2)选取区间 [0,n-1] 中的最小元素,将其与索引 0处的元素交换。完成后,数组前 1 个元素已排序。
3)选取区间[1,n-1] 中的最小元素,将其与索引 1处的元素交换。完成后,数组前 2 个元素已排序。
4)以此类推。经过 n-1轮选择与交换后,数组前 n-1个元素已排序。
5)仅剩的一个元素必定是最大元素,无须排序,因此数组排序完成。

/* 选择排序 */
void selectionSort(vector<int> &nums) {int n = nums.size();// 外循环:未排序区间为 [i, n-1]for (int i = 0; i < n - 1; i++) {// 内循环:找到未排序区间内的最小元素int k = i;for (int j = i + 1; j < n; j++) {if (nums[j] < nums[k])k = j; // 记录最小元素的索引}// 将该最小元素与未排序区间的首个元素交换swap(nums[i], nums[k]);}
}

2.2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通过连续地比较与交换相邻元素实现排序。这个过程就像气泡从底部升到顶部一样,因此得名冒泡排序。时间复杂度为 O(n²),但当输入数组完全有序时,可达到最佳时间复杂度 O(n),空间复杂度为O(1)

设数组的长度为 n,冒泡排序的算法流程如下所示:
1)首先,对 n 个元素执行“冒泡”,将数组的最大元素交换至正确位置 。
2)接下来,对剩余 n-1个元素执行“冒泡”,将第二大元素交换至正确位置。
3)以此类推,经过 n-1轮“冒泡”后,前 n-1 大的元素都被交换至正确位置。
4)仅剩的一个元素必定是最小元素,无须排序,因此数组排序完成。

/* 冒泡排序(标志优化)*/
void bubbleSortWithFlag(vector<int> &nums) {// 外循环:未排序区间为 [0, i]for (int i = nums.size() - 1; i > 0; i--) {bool flag = false; // 初始化标志位// 内循环:将未排序区间 [0, i] 中的最大元素交换至该区间的最右端for (int j = 0; j < i; j++) {if (nums[j] > nums[j + 1]) {// 交换 nums[j] 与 nums[j + 1]// 这里使用了 std::swap() 函数swap(nums[j], nums[j + 1]);flag = true; // 记录交换元素}}if (!flag)break; // 此轮“冒泡”未交换任何元素,直接跳出}
}

2.3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与手动整理一副牌的过程非常相似。具体来说,我们在未排序区间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该元素与其左侧已排序区间的元素逐一比较大小,并将该元素插入到正确的位置。时间复杂度为 O(n²),但当输入数组完全有序时,可达到最佳时间复杂度 O(n),空间复杂度为O(1)

  实际上,许多编程语言(例如 Java)的内置排序函数采用了插入排序,大致思路为:对于长数组,采用基于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例如快速排序;对于短数组,直接使用插入排序

设数组的长度为 n,插入排序的算法流程如下所示:
1)初始状态下,数组的第 1 个元素已完成排序。
2)选取数组的第 2 个元素作为 base ,将其插入到正确位置后,数组的前 2 个元素已排序。
3)选取第 3 个元素作为 base ,将其插入到正确位置后,数组的前 3 个元素已排序。
4)以此类推,在最后一轮中,选取最后一个元素作为 base ,将其插入到正确位置后,所有元素均已排序。

/* 插入排序 */
void insertionSort(vector<int> &nums) {// 外循环:已排序区间为 [0, i-1]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int base = nums[i], j = i - 1;// 内循环:将 base 插入到已排序区间 [0, i-1] 中的正确位置while (j >= 0 && nums[j] > base) {nums[j + 1] = nums[j]; // 将 nums[j] 向右移动一位j--;}nums[j + 1] = base; // 将 base 赋值到正确位置}
}

2.4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quick sort)是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运行高效,应用广泛。快速排序的核心操作是“哨兵划分”,其目标是:选择数组中的某个元素作为“基准数”,将所有小于基准数的元素移到其左侧,而大于基准数的元素移到其右侧。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空间复杂度为O(n)

  快速排序为什么快? 从名称上就能看出,快速排序在效率方面应该具有一定的优势。尽管快速排序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与“归并排序”和“堆排序”相同,但通常快速排序的效率更高,主要有以下原因。

  • 出现最差情况的概率很低:虽然快速排序的最差时间复杂度为 O(n²),没有归并排序稳定,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快速排序能在 O(nlogn) 的时间复杂度下运行。
  • 缓存使用效率高:在执行哨兵划分操作时,系统可将整个子数组加载到缓存,因此访问元素的效率较高。而像“堆排序”这类算法需要跳跃式访问元素,从而缺乏这一特性。
  • 复杂度的常数系数小:在上述三种算法中,快速排序的比较、赋值、交换等操作的总数量最少。这与“插入排序”比“冒泡排序”更快的原因类似。

设数组的长度为 n,快速排序的算法流程如下所示:
1)首先,对原数组执行一次“哨兵划分”,得到未排序的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
2)然后,对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分别递归执行“哨兵划分”。
3)持续递归,直至子数组长度为 1 时终止,从而完成整个数组的排序。

/* 选取三个候选元素的中位数 */
int medianThree(vector<int> &nums, int left, int mid, int right) {int l = nums[left], m = nums[mid], r = nums[right];if ((l <= m && m <= r) || (r <= m && m <= l))return mid; // m 在 l 和 r 之间if ((m <= l && l <= r) || (r <= l && l <= m))return left; // l 在 m 和 r 之间return right;
}/* 哨兵划分(三数取中值) */
int partition(vector<int> &nums, int left, int right) {// 选取三个候选元素的中位数int med = medianThree(nums, left, (left + right) / 2, right);// 将中位数交换至数组最左端swap(nums, left, med);// 以 nums[left] 为基准数int i = left, j = right;while (i < j) {while (i < j && nums[j] >= nums[left])j--; // 从右向左找首个小于基准数的元素while (i < j && nums[i] <= nums[left])i++;          // 从左向右找首个大于基准数的元素swap(nums, i, j); // 交换这两个元素}swap(nums, i, left); // 将基准数交换至两子数组的分界线return i;            // 返回基准数的索引
}/* 快速排序(尾递归优化) */
void quickSort(vector<int> &nums, int left, int right) {// 子数组长度为 1 时终止while (left < right) {// 哨兵划分操作int pivot = partition(nums, left, right);// 对两个子数组中较短的那个执行快速排序if (pivot - left < right - pivot) {quickSort(nums, left, pivot - 1); // 递归排序左子数组left = pivot + 1;                 // 剩余未排序区间为 [pivot + 1, right]} else {quickSort(nums, pivot + 1, right); // 递归排序右子数组right = pivot - 1;                 // 剩余未排序区间为 [left, pivot - 1]}}
}

2.5 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merge sort)是一种基于分治策略的排序算法,包含图 11-10 所示的“划分”和“合并”阶段。划分阶段:通过递归不断地将数组从中点处分开,将长数组的排序问题转换为短数组的排序问题。合并阶段:当子数组长度为 1 时终止划分,开始合并,持续地将左右两个较短的有序数组合并为一个较长的有序数组,直至结束。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空间复杂度为O(n)

划分阶段”从顶至底递归地将数组从中点切分为两个子数组:
1)计算数组中点 mid ,递归划分左子数组(区间[left, mid])和右子数组(区间[mid+1, right] )。
2)递归执行步骤 1. ,直至子数组区间长度为 1 时终止。
合并阶段”从底至顶地将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合并为一个有序数组。需要注意的是,从长度为 1 的子数组开始合并,合并阶段中的每个子数组都是有序的。

/* 合并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 */
void merge(vector<int> &nums, int left, int mid, int right) {// 左子数组区间为 [left, mid], 右子数组区间为 [mid+1, right]// 创建一个临时数组 tmp ,用于存放合并后的结果vector<int> tmp(right - left + 1);// 初始化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的起始索引int i = left, j = mid + 1, k = 0;// 当左右子数组都还有元素时,进行比较并将较小的元素复制到临时数组中while (i <= mid && j <= right) {if (nums[i] <= nums[j])tmp[k++] = nums[i++];elsetmp[k++] = nums[j++];}// 将左子数组和右子数组的剩余元素复制到临时数组中while (i <= mid) {tmp[k++] = nums[i++];}while (j <= right) {tmp[k++] = nums[j++];}// 将临时数组 tmp 中的元素复制回原数组 nums 的对应区间for (k = 0; k < tmp.size(); k++) {nums[left + k] = tmp[k];}
}/* 归并排序 */
void mergeSort(vector<int> &nums, int left, int right) {// 终止条件if (left >= right)return; // 当子数组长度为 1 时终止递归// 划分阶段int mid = (left + right) / 2;    // 计算中点mergeSort(nums, left, mid);      // 递归左子数组mergeSort(nums, mid + 1, right); // 递归右子数组// 合并阶段merge(nums, left, mid, right);
}

2.6 堆排序

  堆排序(heap sort)是一种基于堆数据结构实现的高效排序算法。我们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建堆操作”和“元素出堆操作”实现堆排序。时间复杂度为 O(n²),但当输入数组完全有序时,可达到最佳时间复杂度 O(n),空间复杂度为O(1)

设数组的长度为 n,堆排序的算法流程如下所示:
1)输入数组并建立大顶堆。完成后,最大元素位于堆顶。
2)将堆顶元素(第一个元素)与堆底元素(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完成交换后,堆的长度减 1,已排序元素数量加1 。
3)从堆顶元素开始,从顶到底执行堆化操作(sift down)。完成堆化后,堆的性质得到修复。
4)循环执行第 2. 步和第 3. 步。循环 n-1轮后,即可完成数组排序。

/* 堆的长度为 n ,从节点 i 开始,从顶至底堆化 */
void siftDown(vector<int> &nums, int n, int i) {while (true) {// 判断节点 i, l, r 中值最大的节点,记为 maint l = 2 * i + 1;int r = 2 * i + 2;int ma = i;if (l < n && nums[l] > nums[ma])ma = l;if (r < n && nums[r] > nums[ma])ma = r;// 若节点 i 最大或索引 l, r 越界,则无须继续堆化,跳出if (ma == i) {break;}// 交换两节点swap(nums[i], nums[ma]);// 循环向下堆化i = ma;}
}/* 堆排序 */
void heapSort(vector<int> &nums) {// 建堆操作:堆化除叶节点以外的其他所有节点for (int i = nums.size() / 2 - 1; i >= 0; --i) {siftDown(nums, nums.size(), i);}// 从堆中提取最大元素,循环 n-1 轮for (int i = nums.size() - 1; i > 0; --i) {// 交换根节点与最右叶节点(交换首元素与尾元素)swap(nums[0], nums[i]);// 以根节点为起点,从顶至底进行堆化siftDown(nums, i, 0);}
}

2.7 桶排序

  桶排序(bucket sort)是分治策略的一个典型应用。它通过设置一些具有大小顺序的桶,每个桶对应一个数据范围,将数据平均分配到各个桶中;然后,在每个桶内部分别执行排序;最终按照桶的顺序将所有数据合并。时间复杂度为 O(n+k),空间复杂度为O(n+k)

考虑一个长度为 n的数组,其元素是范围 [0,1)内的浮点数,桶排序的算法流程如下所示:
1)初始化 k个桶,将 n个元素分配到 k 个桶中。
2)对每个桶分别执行排序(这里采用编程语言的内置排序函数) 。
3)按照桶从小到大的顺序合并结果。

/* 桶排序 */
void bucketSort(vector<float> &nums) {// 初始化 k = n/2 个桶,预期向每个桶分配 2 个元素int k = nums.size() / 2;vector<vector<float>> buckets(k);// 1. 将数组元素分配到各个桶中for (float num : nums) {// 输入数据范围为 [0, 1),使用 num * k 映射到索引范围 [0, k-1]int i = num * k;// 将 num 添加进桶 bucket_idxbuckets[i].push_back(num);}// 2. 对各个桶执行排序for (vector<float> &bucket : buckets) {// 使用内置排序函数,也可以替换成其他排序算法sort(bucket.begin(), bucket.end());}// 3. 遍历桶合并结果int i = 0;for (vector<float> &bucket : buckets) {for (float num : bucket) {nums[i++] = num;}}
}

2.8 计数排序

  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通过统计元素数量来实现排序,通常应用于整数数组。时间复杂度为 O(n+m),空间复杂度为O(n+m)

给定一个长度为 n的数组 nums ,其中的元素都是“非负整数”,计数排序的算法流程如下所示:
1)遍历数组,找出其中的最大数字,记为 m,然后创建一个长度为 m+1的辅助数组counter 。
2)借助 counter 统计 nums 中各数字的出现次数,其中 counter[num] 对应数字 num 的出现次数。统计方法很简单,只需遍历 nums(设当前数字为 num),每轮将 counter[num] 增加 1
即可 。
3)由于 counter 的各个索引天然有序,因此相当于所有数字已经排序好了。接下来,我们遍历 counter ,根据各数字出现次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填入 nums 即可。

/* 计数排序 */
// 简单实现,无法用于排序对象
void countingSortNaive(vector<int> &nums) {// 1. 统计数组最大元素 mint m = 0;for (int num : nums) {m = max(m, num);}// 2. 统计各数字的出现次数// counter[num] 代表 num 的出现次数vector<int> counter(m + 1, 0);for (int num : nums) {counter[num]++;}// 3. 遍历 counter ,将各元素填入原数组 numsint i = 0;for (int num = 0; num < m + 1; num++) {for (int j = 0; j < counter[num]; j++, i++) {nums[i] = num;}}
}

  计数排序只适用于非负整数。若想将其用于其他类型的数据,需要确保这些数据可以转换为非负整数,并且在转换过程中不能改变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例如,对于包含负数的整数数组,可以先给所有数字加上一个常数,将全部数字转化为正数,排序完成后再转换回去。

  计数排序适用于数据量大但数据范围较小的情况。比如,在上述示例中 m不能太大,否则会占用过多空间。而当 n<<m 时,计数排序使用O(m) 时间,可能比O(nlogn) 的排序算法还要慢。

2.9 基数排序

  基数排序(radix sort)的核心思想与计数排序一致,也通过统计个数来实现排序。在此基础上,基数排序利用数字各位之间的递进关系,依次对每一位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终的排序结果。时间复杂度为 O(nk),空间复杂度为O(n+d)

以学号数据为例,假设数字的最低位是第1位,最高位是第8位,基数排序的算法流程如下所示:
1)初始化位数 k=1。
2)对学号的第k位执行“计数排序”。完成后,数据会根据第k位从小到大排序 。
3)将k增加 1,然后返回步骤 2. 继续迭代,直到所有位都排序完成后结束。

/* 获取元素 num 的第 k 位,其中 exp = 10^(k-1) */
int digit(int num, int exp) {// 传入 exp 而非 k 可以避免在此重复执行昂贵的次方计算return (num / exp) % 10;
}/* 计数排序(根据 nums 第 k 位排序) */
void countingSortDigit(vector<int> &nums, int exp) {// 十进制的位范围为 0~9 ,因此需要长度为 10 的桶数组vector<int> counter(10, 0);int n = nums.size();// 统计 0~9 各数字的出现次数for (int i = 0; i < n; i++) {int d = digit(nums[i], exp); // 获取 nums[i] 第 k 位,记为 dcounter[d]++;                // 统计数字 d 的出现次数}// 求前缀和,将“出现个数”转换为“数组索引”for (int i = 1; i < 10; i++) {counter[i] += counter[i - 1];}// 倒序遍历,根据桶内统计结果,将各元素填入 resvector<int> res(n, 0);for (int i = n - 1; i >= 0; i--) {int d = digit(nums[i], exp);int j = counter[d] - 1; // 获取 d 在数组中的索引 jres[j] = nums[i];       // 将当前元素填入索引 jcounter[d]--;           // 将 d 的数量减 1}// 使用结果覆盖原数组 numsfor (int i = 0; i < n; i++)nums[i] = res[i];
}/* 基数排序 */
void radixSort(vector<int> &nums) {// 获取数组的最大元素,用于判断最大位数int m = *max_element(nums.begin(), nums.end());// 按照从低位到高位的顺序遍历for (int exp = 1; exp <= m; exp *= 10)// 对数组元素的第 k 位执行计数排序// k = 1 -> exp = 1// k = 2 -> exp = 10// 即 exp = 10^(k-1)countingSortDigit(nums, exp);
}

相较于计数排序,基数排序适用于数值范围较大的情况,但前提是数据必须可以表示为固定位数的格式,且位数不能过大。例如,浮点数不适合使用基数排序,因为其位数 过大,可能导致时间复杂度大于 O(n²)

3、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diannao/673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机械臂标准DH建模及正运动学分析(以IRB4600型工业机械臂为例)

1. 前言 对于工业机械臂而言&#xff0c;运动学是不考虑力学特性的情况下对机械臂的几何参数与其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特性的关系研究。DH建模是运动学的基础&#xff0c;全称为Denavit-Hartenberg建模方法&#xff0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运动学中的建模技术。该方法通…

05_G1垃圾收集器

G1垃圾收集器简介 垃圾优先 Garbage-First&#xff08;G1&#xff09;垃圾收集器面向多处理器机器&#xff0c;适用于大内存场景。它尝试在无需太多配置的情况下实现垃圾收集暂停时间目标&#xff0c;并同时实现高吞吐量。G1旨在通过适用于当前目标应用和环境的功能&#xff0…

5月4(信息差)

&#x1f384; HDMI ARC国产双精度浮点dsp杜比数码7.1声道解码AC3/dts/AAC环绕声光纤、同轴、USB输入解码板KC33C &#x1f30d; 国铁集团回应高铁票价将上涨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405043066422773.html ✨ 源代码管理平台GitLab发布人工智能编程助手DuoCha…

【前端开发---Vue2】史上最详细的Vue2入门教程,从基础到进阶带你彻底掌握Vue(三)

本篇重点分享常见指令修饰符、v-bind指令用于 class 类名 和 style 行内样式 动态控制、v-model在其他表单元素的使用...... 并结合具体案例来让小伙伴们掌握的更透彻&#xff01;喜欢就先关注一下吧~ 声明&#xff1a;图片资源来自于黑马程序员公开学习资料 本人在学习当中&am…

golang学习笔记(协程的基础知识)

golang的协程 协程是一种轻量级的线程&#xff0c;它可以实现并发执行的并行操作。协程是Go语言中的一个核心特性&#xff0c;它使得程序能够以并发的方式运行&#xff0c;并且非常高效。与传统的线程相比&#xff0c;协程的创建和销毁成本非常低&#xff0c;可以方便地启动大…

浏览器中不能使用ES6的扩展语法...报错

浏览器大多数已经支持ES6&#xff08;ECMAScript 2015&#xff09;的扩展语法&#xff08;...&#xff09;&#xff0c;包括Chrome、Firefox、Safari和Edge等。然而&#xff0c;如果你在某些浏览器中遇到无法使用扩展语法的问题&#xff0c;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xff1a;…

神经网络之防止过拟合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神经网络中防止模型过拟合的方法 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xff0c;过拟合是指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表现得非常好&#xff0c;但在新的、未见过的数据上表现不佳的现象。这是因为模型过于复杂&#xff0c;以至于它学习了训练数据中的噪声和细节&#xff0c;而不…

一款开源高性能AI应用框架

前言 LobeChat 是一个基于 Next.js 框架构建的 AI 会话应用&#xff0c;旨在提供一个 AI 生产力平台&#xff0c;使用户能够与 AI 进行自然语言交互。 LobeChat应用架构 LobeChat 的整体架构由前端、EdgeRuntime API、Agents 市场、插件市场和独立插件组成。这些组件相互协作&a…

P8799 [蓝桥杯 2022 国 B] 齿轮

P8799 [蓝桥杯 2022 国 B] 齿轮 分析 最右边的齿轮的转速是最左边齿轮的q倍 最右边的齿轮的半径是最左边齿轮的q倍 题意即为&#xff1a;查询数组中是否存在两个数&#xff0c;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q倍 题目范围&#xff1a;查询次数q:2*10^5&#xff0c;数组范围2*10^5&…

XXL-JOB定时任务

1. xxl-job初识 1.1 xxl-job介绍 xxl-job 是大众点评大佬徐雪里开源的一款分布式任务调度框架&#xff0c;具有简单易用、轻量级、可扩展的特点。相比于Spring Task, Quartz&#xff0c;xxl-job有记录执行日志和运行大盘&#xff0c;方便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更好的管理任务。 …

如何进行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设计和面向对象编程

目录 1.引言 2.案例介绍和难点剖析 3.如何进行面向对象分析 4.如何进行面向对象设计 5.如何进行面向对象编程 6.总结 1.引言 面向对象分析(OOA)、面向对象设计(00D)和面向对象编程(OOP)是面向对象开发的3个主要环节。 在以往的工作中&#xff0c;作者发现&#xff0c;很多…

【JavaEE 初阶(一)】初识线程

❣博主主页: 33的博客❣ ▶️文章专栏分类:JavaEE◀️ &#x1f69a;我的代码仓库: 33的代码仓库&#x1f69a; &#x1faf5;&#x1faf5;&#x1faf5;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线程知识 目录 1.前言2.进程3.线程4.线程和进程的区别5.Thread创建线程5.1继承Thread创建线程5.2实现R…

专项技能训练五《云计算网络技术与应用》实训7-2:使用OpenDaylight界面下发流表

文章目录 使用OpenDaylight的web界面下发流表1. 根据前面实训教程&#xff0c;启动并登录到opendaylight的web控制页面&#xff0c;并使用mininet2. 单击左侧的“Nodes”查看节点信息。其中尤其需要关注Node Id&#xff0c;下发流表的时候会用到Node Id&#xff0c;如下图所示。…

无穷级数错题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word中取消分页符或分段符前后的空格

在Word中&#xff0c;有时候&#xff0c;我们添加分页符后&#xff0c;从分页符后面的文字就全部掉到了下一页&#xff0c;那么如何避免呢&#xff1f; 选择word选项--高级&#xff0c;然后下滑到下面&#xff0c;将“取消分页符或分段符前后的空格”选中&#xff0c;如下图所…

解读简单的一段深度学习代码(已跑通)

最近一直想要学习深度学习的内容&#xff0c;想要复现大佬的代码&#xff0c;试了好多有的是不给数据&#xff0c;有的总是跑不通&#xff0c;这一个是已经跑通的一个代码&#xff0c;以上为证&#xff0c;学习最快的方式就是直接实战&#xff0c;大部分的内容都是比较偏向于理…

机器学习笔记导航(吴恩达版)

01.机器学习笔记01&#xff1a;机器学习前置概念导入、线性回归、梯度下降算法 02.机器学习笔记02&#xff1a;多元线性回归、多元梯度下降算法、特征缩放、均值归一化、正规方程 03.机器学习笔记03&#xff1a;octave安装、创建矩阵 04.机器学习笔记04&#xff1a;octave中移动…

LeetCode题练习与总结:分隔链表--86

一、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和一个特定值 x &#xff0c;请你对链表进行分隔&#xff0c;使得所有 小于 x 的节点都出现在 大于或等于 x 的节点之前。 你应当 保留 两个分区中每个节点的初始相对位置。 示例 1&#xff1a; 输入&#xff1a;head [1,4,3,2,5,2]…

MyScaleDB:SQL+向量驱动大模型和大数据新范式

大模型和 AI 数据库双剑合璧&#xff0c;成为大模型降本增效&#xff0c;大数据真正智能的制胜法宝。 大模型&#xff08;LLM&#xff09;的浪潮已经涌动一年多了&#xff0c;尤其是以 GPT-4、Gemini-1.5、Claude-3 等为代表的模型你方唱罢我登场&#xff0c;成为当之无愧的风口…

第五十三节 Java设计模式 - 工厂模式

Java设计模式 - 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模式&#xff0c;因为此模式提供了更好的方法来创建对象。 在工厂模式中&#xff0c;我们创建对象而不将创建逻辑暴露给客户端。 例子 在以下部分中&#xff0c;我们将展示如何使用工厂模式创建对象。 由工厂模式创建的对象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