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掌握STM32F103SPI通信程序设计流程;
2、熟悉STM32固件库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原理
1、使用STM32F103R6通过74HC595控制一位LID数码管,实现以下两个要求:
(1)数码管从0到9循环显示;
(2)STM32F103R6和74HC595之前采用SPI方式通信。
三、实验设备和器材
电脑、Keil uVision5软件、Proteus 8 Professional软件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4.1 代码开发
按照书本中实验流程在Keil中完成SPI通信实验的代码开发;
4.2 原理图设计
在Proteus中完成原理图的设计,如图8所示。
图8 SPI通信实验原理图
五、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
5.1 实验效果记录(附照片即可)
5.2 实验效果说明
运行成功后,电路中的数码管会从0~9循环重复滚动显示。
六、实验预习要求
- 实验前认真阅读本实验指导;
- 熟悉书本中相关操作及相关器件。
- 完成5.1和5.2内容。
七、思考题
1. SPI通信的特点
- 全双工通信:SPI通信是全双工的,即在同一时刻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这使得SPI在数据传输速率和效率上有较大优势,特别适合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应用场合。
- 主从结构:SPI通信中包含一个主设备(Master)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Slave)。主设备负责发起通信和生成时钟信号,而从设备则被动响应主设备的指令。每个从设备都有一个专属的片选信号,用于选择通信的目标设备。
- 多线制:SPI通信通常使用四根线:时钟线(SCLK)、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线(MOSI)、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线(MISO)、以及片选信号线(CS)(有时候可以有多个)。这种多线制设计使得SPI在连接设备数量较少但需要高速传输的情况下非常有效。
- 速度灵活:SPI通信的时钟速率(SCLK)可以灵活调整,通常在几十kHz到数十MHz之间,甚至更高,取决于具体的硬件和设备的支持能力。这种灵活性使得SPI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可以选择适合的传输速率。
- 硬件依赖性:SPI通信通常依赖硬件支持,例如需要硬件SPI控制器来实现。这种硬件支持使得SPI在性能和实时性方面表现优异,但同时也限制了其在某些低成本、低功耗设备中的应用。
- 应用广泛:SPI通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实时响应的场合,如存储器芯片(如Flash和EEPROM)、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显示屏、无线模块等。
2、使用SPI通信的配置流程
- 硬件连接:确保正确连接SPI总线的物理线路。SPI通常需要至少四根线:时钟线(SCLK)、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线(MOSI)、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线(MISO)、以及片选信号线(CS)。这些线需要连接到微控制器或处理器的对应SPI引脚。
- 引脚配置:在开发环境中,配置正确的引脚功能以及电气特性,如输入/输出模式、上拉电阻等。这通常通过相关的开发工具或者硬件配置文件来完成。
- SPI控制器初始化:在程序中初始化微控制器或者处理器的SPI控制器。这通常包括设置SPI的工作模式(主机或从机)、时钟极性(CPOL)和相位(CPHA)、数据位顺序(MSB或LSB先发送)、以及时钟速率等参数。
- 从设备选择:对于每个连接的SPI从设备,需要确定其对应的片选信号线(CS)。主设备通过控制片选信号线来选择要与之通信的从设备。
- 数据传输:使用SPI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传输数据通常涉及到以下步骤:主设备发送片选信号以选择从设备。主设备发送数据到从设备(通过MOSI线)同时从设备通过MISO线返回数据给主设备。数据传输结束后,主设备取消片选信号。数据传输可以是全双工的,意味着在同一时刻主设备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
- 错误处理与调试:实现适当的错误处理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通信错误,如时钟同步问题、数据传输中断等。调试时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或者调试输出来验证SPI通信的正确性。
- 应用程序集成:将SPI通信集成到具体的应用程序中。这可能涉及到数据处理、设备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等具体任务,确保SPI通信与应用程序的其他部分协调工作。
- 测试和验证:在实际硬件或者仿真环境中测试SPI通信的功能和稳定性。验证数据的正确性、传输的稳定性以及通信的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