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有些企业专门区分出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认为数字化基于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两者不是独立或前后的概念,属于近似概念,它到底应当怎样被定义?
其实之前已经写过好几篇这个类型的文章了,但是总免不了有一些小伙伴重复来问这个问题,那么本文章则力求简洁地复述并补充下。
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新闻媒体,或是在企业的信息化 IT 部门中,数字化和信息化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提及,但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混淆。
其实,按照百度百科和很多行业人士的理解,数字化与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和管理中应用的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概念。
虽然在实践中两者的界限可能并不绝对分明,但在理论层面上,信息化是初步将实体业务与信息技术结合,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管理;而数字化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推动企业向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方向发展。
如果这么说,还不太能区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再看下信息化与数字化的一些区别。
1. 信息化着重于业务流程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旨在通过信息技术将传统的纸质记录、手工流程转化为电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如仓库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等),以提升信息流通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
例如,织信Informat这样的数据协同和应用搭建平台,就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高效流转,这正是信息化阶段的重要标志。织信低代码以智能表格为基础,帮助用户用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管理各类信息,在表格基础上还支持工作流、数据分析、应用搭建等丰富的扩展功能,让企业快速搭建出灵活的业务系统和软件应用。
2. 数字化则是信息化基础上的深化和扩展,它强调的是企业内外部数据的全面整合、深度挖掘和智能应用,致力于通过数据分析驱动业务模式创新和流程再造。在织信低代码这样的平台上,除了基础的信息管理,还可以通过对大量结构化数据(它支持数字、文本、文件、图片、协作人等 35 种数据类型)的处理、分析,生成有价值的结果,支持决策优化,这体现了数字化的核心价值。
3. 从发展趋势来看,信息化一般是数字化的前提,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企业都自动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更关注数据资产的价值创造,它不仅仅是技术应用,更是企业战略层面的变革,涉及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等多维度的重构。不要把它想成难以理解的“高大上”,这类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种规模的企业数字化案例有很多,可以搜一下。例如蒙牛于 2015 年就开始开启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财务系统逐渐扩展到数字营销、智慧工厂、智慧供应链。
“织信低代码”数字化案例库
在数字化工具方面,织信Informat等工具在助力企业信息化的同时,也为后续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比如其支持的数据协同、工作流、脚本、API、AI、低代码搭建应用等功能就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让企业低门槛实现工作的数字化,特别适宜为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高效赋能,促进企业向数字化迈进。
如果要做个总结的话,其实,在实践中,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常常交织在一起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而非彼此完全独立。受限于所掌握的资料和学识水平,本文肯定有不周或错漏之处。期待更多小伙伴们的分享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