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etaLight Inc.(下称“元光科技”或“车来了”)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元光科技专注于利用时序数据(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点)来发现及预测分析对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模式及波动特征。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种应用场景中为个人、企业及政府提供预测并支持决策。
我们将从经营效益、服务矩阵、股权架构等方面对元光科技一一进行分析。
一、深耕出行,2022年业绩回落
元光科技最初将技术应用于“车来了”APP,为通勤者提供的实时公交信息的线上平台。通过分析交通机构授权的GPS数据、用户查询记录和搜索历史以及公交和用户的数据汇总,车来了提供即时的公交车时刻表,预计的车辆到达时间。
车来了2023年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约为2530万人次,截至年末的用户数量超过2.64亿人次,地域范围已扩展至全中国近450个城市及乡镇。根据灼识咨询,按覆盖范围计,车来了业务遍布264个城市,是中国最大的实时公交信息平台。
2024年4月,车来了新增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功能,用户可使用语音指令查询估计公交车到达时间、车站位置、通勤路线规划及其他公交信息。
此外,元光科技利用其在公交领域的经验,正将数据分析产品范围扩展至不同行业,如为电力交易方提供策略指导以实现盈利能力最大化,为共享电单车运营商提供超载事件识别以确保电单车的使用符合法规等。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元光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3亿元、1.35亿元和1.75亿元,毛利分别为1.23亿元、9880.2万元和1.3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5.1%、73.0%和76.3%,其中2022年各指标出现了明显回退。
元光科技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22年收入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其提供移动广告服务产生的收入减少,部分被提供数据技术服务产生的收入增加所抵销;毛利水平的下降则是因为2022年的收入减幅超过销售成本的减幅。
二、资不抵债,盈利尚未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元光科技的盈利能力难称稳定。在实现2021年的3346.5万元的净利润后,该公司的盈利水平转亏至2022年的-2003.7万元。2023年,该公司录得净利润-2032.8万元,亏损缺口较2022年稍有拉大。
元光科技方面提示,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继续发展业务,其无法保证日后将能够继续实现盈利。且该公司在未来可能会投资开发新计划,以实现变现渠道的多元化并确保可持续发展,此举将对其短期财务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截至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末,元光科技的总资产分别为1.90亿元、1.85亿元和2.24亿元,而总负债分别为4.01亿元、4.47亿元和4.90亿元,是前者的两倍有余,总资产明显无法覆盖总负债。
但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元光科技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419.6万元、981.4万元和4649.5万元,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27.0%、7.2%和26.6%。就这个维度而言,该公司已实现了持续盈利。
三、客户集中,依赖单一业务
按收入模式来看,元光科技的车来了APP免费为用户提供服务,主要通过广告销售产生收入;公共交通分析平台,根据每个机构订阅的模组收取订阅费;其他数据分析产品,收费则按个别协商而定。
车来了APP内的移动广告服务,是支撑元光科技营收规模的重要基石。报告期内,该模式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56亿元、1.15亿元和1.68亿元,分别占该公司总收入的95.6%、85.2%和96.2%。
进一步对移动广告服务进行拆分可知,元光科技分别通过程序化广告平台的合作伙伴关系,或直接向品牌广告主销售两种模式实现广告库存变现。其中,来自前者的收入分别占其移动广告服务总收入的87.9%、87.6%和88.8%。
元光科技牵手程序化广告平台,主要是为了覆盖广泛广告主,尤其是长尾广告主。在二者的合作中,该公司通过拍卖机制销售广告库存出售,该平台收取的广告费乃由车来了APP广告的获得的曝光量决定。
也正因如此,元光科技每年需支付跨网络广告费,以扩大广告客户的覆盖范围,并提高曝光率,使广告客户更有效地定位更广泛、更多样化的受众。报告期内,该项费用分别支出1466.7万元、537.1万元和807.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元光科技的经营业绩一直依赖少数平台。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1.16亿元、1.01亿元和1.26亿元,分别占其总收入的71.2%、74.4%和72.4%,客户集中度较高。
报告期内,光元科技来自第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6.5%、31.2%和29.3%。总而言之,元光科技虽已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但其收入存在客户高度集中,且过度依赖单一业务的问题。
元光科技亦坦言称,倘该公司的主要客户终止合作,客户集中度将使其面临收入波动及潜在财务不稳定的风险。
四、股权分散,滴滴、阿里是股东
自元光科技于2015年注册成立以来,WeBus Ltd.一直持有该公司最大权益。
招股书显示,WeBus Ltd.由邵凌霜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Bus Dream Ltd持股58.63%;陈晓通过Bus Hope Ltd.持股27.59%;肖平原通过Bus Cherish Ltd.持股13.78%。
2023年12月,孙熙与陈晓、肖平原及其各自控制的实体(即Meta Hope、Bus Hope及Bus Cherish)签订一致行动协议。一致行动方及Bus Dream共同拥有并有权控制元光科技合共约25.21%的投票权,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IPO前,元光科技创始人邵凌霜通过Bus Dream Ltd.持股4.46%,陈晓通过Bus Hope Ltd.持股6.87%,肖平原通过Bus Cherish Ltd.持股5.17%,董事会主席(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孙熙通过Meta Hope Ltd.持股8.71%。
其中,邵凌霜连同其全资拥有的实体Bus Dream Ltd.将其于元光科技的全部间接股权相关的投票权,授予孙熙及其全资拥有的实体Meta Hope Ltd.。换句话说,孙熙控制该公司合计25.21%的投票权。
与此同时,WeBus Light持有元光科技10.15%的股份,WeBus Data持股1.84%,吕露持股3.67%,Meta Shine持股4.33%,滴滴通过Cheering Venture持股18.11%,阿里巴巴持股10.46%。
HongHe Venture、China Broadband Capital、YANG Zhenyu、Garaitz Capital、Silver Snake、Duan Sirui、Ondine等亦是元光科技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