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03 | 现代网络组成

现代网络组成

    • 一 、网络生态体系
      • 1.1网络生态系统的多元主体
      • 1.2 网络接入设施的多样类型
    • 二、现代网络的典型体系结构解析
    • 三、高速网络技术
      • 3.1 以太网技术
      • 3.2 Wi-Fi技术的深度剖析
        • 3.2.1 应用场景的多元覆盖
        • 3.2.2 标准升级与性能提升
      • 3.3 4G/5G蜂窝网的技术演进
        • 3.3.1 蜂窝技术的代际发展历程
        • 3.3.2 5G技术的创新优势与应用前景
    • 四、重要网络应用与服务的系统分析
      • 4.1 云计算概述
      • 4.2 物联网的架构与关键技术
        • 4.2.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与层次功能
        • 4.2.2 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支撑作用
    • 五、网络汇聚
      • 5.1 网络汇聚技术概述
      • 5.1.2 网络汇聚的实现方式
    • 六、统一通信
      • 6.1 统一通信技术概述
      • 6.2 统一通信的技术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 、网络生态体系

1.1网络生态系统的多元主体

在实际网络生态中,各主体交互紧密复杂。如在线视频服务,端用户用移动或 PC 经网络提供商接入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应用服务提供商平台,应用提供商的程序提供操作界面,内容提供商的视频内容经应用服务提供商呈现给端用户,网络提供商保障稳定连接与流畅传输,多主体协同创造良好网络体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源:《现代网络技术》)

  • 端用户: 作为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其设备类型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固定PC和工作站,满足用户在办公室、家庭等固定场所的网络需求;也有可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方便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网络连接;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更是让端用户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成为常态。

  • 网络提供商: 网络服务的基础,其拥有并运营广域网络设施,通过铺设光纤、建基站等构建网络,保障通信稳定,负责维护、管理与优化,依需求和流量分配资源提升性能。

  • 应用提供商: 聚焦于开发各类应用,借移动互联网兴起的应用商店推广销售,涵盖多领域,如热门社交软件、实用办公应用等,满足用户多元需求。

  • 应用服务提供商: 充当服务器或主机,传统的有 Web、邮件、数据库服务器等,如今云计算提供商是重要力量,整合虚拟化资源出租,企业用户可按需调整使用量,节省硬件投资与运维成本。

  • 内容提供商: 专注生成多样数据,如邮件、音乐、视频等,像音乐唱片公司、电影制片厂的作品,经网络分发给用户,满足其娱乐与信息获取需求。

1.2 网络接入设施的多样类型

在现代网络中,网络接入设施作为连接用户与网络的桥梁,其类型丰富多样,每种接入技术都具有独特的工作原理、适用场景及性能特点。

  • 数字用户线(DSL): 利用电话线,基于频分复用实现宽带数据与语音同传,ADSL 下行快适合下载,上行慢适合少量上传,成本低,在老旧小区常用,但带宽有限、传输距离短。
    电缆调制解调器借助有线电视网,改造后传输数据,速度快、带宽大且成本低,但高峰期因共享网络易拥堵。

  • Wi-Fi: 基于 IEEE 802.11 标准,无线 AP 发射信号,设备网卡接收,方便快捷无网线束缚,但受干扰和衰减影响,在人口密集区或有障碍物处不稳定。

  • WiMAX: 用微波频段,基站与终端通信,覆盖广、速率高,适用于偏远或复杂地区,但建设运营成本高,受 4G、5G 冲击。

  • 4G、5G: 蜂窝调制解调器通过与基站通信实现联网,4G 支持多种高带宽应用,5G 性能更优,不过在偏远或弱信号区有问题,且流量超套餐需额外付费。

带宽上,光纤和 5G 理论带宽高,电缆调制解调器和 Wi-Fi 良好环境下较高,DSL 低;覆盖范围方面,蜂窝调制解调器最广,Wi-Fi 室内或小范围,DSL 受电话线限制,电缆调制解调器依有线电视网;稳定性上,光纤及有线的 DSL、电缆调制解调器较好,Wi-Fi 和蜂窝调制解调器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二、现代网络的典型体系结构解析

全球性网络体系结构构建起庞大高效的通信框架,由 IP 主干网、边缘路由器、汇聚路由器等协同构成,在大规模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上起关键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IP 主干网: 核心枢纽,由高性能核心路由器经高容量光链路互联而成,采用波分复用技术提升传输容量,承担大量数据传输任务。

  • 边缘路由器: 内外网桥梁,负责转发数据分组,还具备安全防护功能,保护企业内部网络安全。

  • 汇聚路由器: “数据汇聚者” 和 “流量调节者”,汇聚接入网络流量并转发到核心网,能分类管理流量,保障关键业务带宽。

路由选择上,核心路由器依网络层信息和路由表决策,边缘路由器参考路由表并考虑安全策略与接入控制,汇聚路由器通过对等机制与其他路由器交互信息优化路由选择。

在流量汇聚与分发方面,汇聚路由器和核心路由器紧密协作,核心路由器还可用负载均衡技术提高网络性能与可靠性。

三、高速网络技术

3.1 以太网技术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演进和创新的历史,其标准的持续更新推动了性能的显著提升。以太网的标准主要由IEEE 802.3委员会负责制定,从最初的10Mbps标准发展到如今支持高达100Gbps甚至更高速率的标准,以太网在数据速率、传输距离、兼容性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年份以太网标准发展背景与应用场景
1983 年10Mbps 标准计算机网络应用简单,满足当时办公室基本功能需求
1995 年100Mbps 标准应对多媒体应用兴起等带来的网络带宽需求增长,支持集中式服务器群、强势工作组及高速本地主干等应用
1998 年1Gbps 标准因内联网和因特网流量增长,网络连接数及端工作站连接速率提升等,用于大型企业网络连接服务器群和主干网络
2003 年10Gbps 标准适应内联网和因特网流量持续增长,高质量视频等应用普及及网站托管等业务发展,用于大型数据中心和企业园区网络连接核心交换机和服务器
2010 年40Gbps 和 100Gbps 标准因特网交换、高性能计算等应用发展,数据中心/因特网媒体提供商、地铁视频/服务提供商、部分企业 LAN 及因特网交换/ISP 核心路由选择设施等对高带宽的需求驱动
201425Gbps 和 50Gbps 标准为实现 100Gbps 提出的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适用于对带宽需求不特别高的企业
2014400Gbps 标准以太网向更高数据速率发展趋势下的探索,受网络应用需求驱动,面临信号干扰等挑战,IEEE 802.3 委员会考虑兼容性问题

3.2 Wi-Fi技术的深度剖析

3.2.1 应用场景的多元覆盖

Wi-Fi 凭借便捷灵活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家庭、公共场合与企业环境,极大方便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家庭里,Wi-Fi 是连接智能设备的关键,计算机、手机、平板及智能电视、音箱、摄像头、家电等都借此联网,实现互联互通与智能控制,如远程调控空调、用音箱查询播放、电视观看视频游戏等,家庭办公也离不开它,远程办公时员工靠它连接公司系统传文件、开视频会等,其发展还能满足多设备高速连接需求。

公共场合中,咖啡店、机场、图书馆、商场、交通枢纽等都提供 Wi-Fi 服务,方便人们办公、学习、查询信息、支付、娱乐及商家营销,促进信息传播共享。
企业内,Wi-Fi 是提升效率与竞争力的重要工具,支持移动办公、BYOD 模式,员工能随时访问企业资源,会议室可无线投屏、开视频会,车间仓库用于连接设备传感器实现数字化管理,且能实现办公区无缝覆盖。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发展,Wi-Fi 应用将更广泛深入。家庭里会承担更多智能家居设备数据传输与控制,实现更智能自动化生活;公共场合与其他技术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中成为数字化转型重要支撑并深度融合业务系统。同时,Wi-Fi 自身也会演进,提升速率、扩大覆盖、增强稳定安全,未来可能支持 6GHz 频段等,助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应用。

3.2.2 标准升级与性能提升
年份Wi-Fi 标准频段数据速率特点与应用场景
1997 年IEEE 802.11(Wi-Fi 1)2.4GHz2Mbps满足基本网络需求,如简单文件传输、网页浏览
1999 年IEEE 802.11a(Wi-Fi 2)5GHz54Mbps传输速度提升,支持高带宽应用,但信号传播距离短、易受障碍物影响,覆盖范围有限
1999 年IEEE 802.11b(Wi-Fi 1)2.4GHz11Mbps信号传播距离远、穿透能力强,覆盖范围广,但信道带宽窄、数据速率低,适用于对覆盖范围要求较高但对速率要求不苛刻的场景
2003 年IEEE 802.11g(Wi-Fi 3)2.4GHz54Mbps结合 802.11a 和 802.11b 优点,应用更广泛,可满足家庭和企业对速度和覆盖范围的需求
2009 年IEEE 802.11n(Wi-Fi 4)2.4GHz 和 5GHz72Mbps 至 600Mbps采用 MIMO 技术,提高速率,支持双频段,可根据需求选择,能更好支持高清视频等应用
2012 年IEEE 802.11ad60GHz6.76Gbps信道带宽极宽,适用于短距离高速率传输,如家庭娱乐系统内设备间数据传输,但应用范围窄
2013 年IEEE 802.11ac(Wi-Fi 5)5GHz433Mbps 至 6.77Gbps性能提升,支持更多天线和波束成形技术,适用于高清视频播放等
2019 年IEEE 802.11ax(Wi-Fi 6)2.4GHz、5GHz 和 6GHz理论最高可达 9.6Gbps引入 OFDMA 等技术,提升多设备连接性能,适用于智能家居等高密度设备连接场景
2024 年IEEE 802.11be(Wi-Fi 7)2.4GHz、5GHz 和 6GHz理论最高可达 46Gbps(目标是提供至少 30Gbps 的吞吐量)支持 MLO 等技术,显著降低延迟,提升数据传输速度和网络容量,适用于扩展现实、超高清视频流媒体、智能家居、企业级应用、公共无线网络等

随着标准升级,Wi-Fi 支持频段从 2.4GHz 扩展到 5GHz 再到 60GHz。2.4GHz 信号传距远、穿透强、覆盖广,但带宽窄、速率低、干扰多;5GHz 带宽宽、速率高,但传距短、易受障、覆盖有限;60GHz 带宽极宽、速率极高,不过传距极短、穿透弱,适用于短距高速传输。

在覆盖上,2.4GHz 的 Wi-Fi 相对更优,家庭中能覆盖大部分房间且遇障有信号,5GHz 和 60GHz 因传播特性受限,常需增 AP 或用 Mesh 组网扩范围。

未来,Wi-Fi 会朝更高速率、更广覆盖、更强稳定发展。因新兴技术需求,其标准可能提升速率支持 8K 视频等应用,采用多用户 MIMO、优化 OFDM 等提频谱效率与容量,用智能天线、信号增强等扩覆盖,抑制干扰增稳定。Wi-Fi6E 支持 6GHz 频段提升了性能容量,未来还可能与 5G 结合提供优质服务。

3.3 4G/5G蜂窝网的技术演进

3.3.1 蜂窝技术的代际发展历程
代际网络架构传输技术数据速率应用支持技术创新点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1G模拟流量信道,作为公共交换电话网络扩展模拟技术话音传输模拟,控制信号 10kbps 模拟信道仅基本语音通话实现无线通信初步突破满足基本语音通信需求
2G数字流量信道,与 1G 有明显架构转变数字技术支持数字数据传输及短信等简单数据服务更清晰语音通话及简单数据服务从模拟到数字转变,加密、差错检测和纠错技术,信道动态共享移动用户增长及对通信质量需求提高
3G信道使用限制为 5MHz,引入多速率概念码分多址(CDMA)144kbps 和 384kbps,部分达 2Mbps视频、网页浏览、移动应用等带宽设计优化,多速率设计对高速无线通信及多媒体等需求增长
4G基于全 IP 的分组交换网络,摒弃电路交换正交频分复用(OFDM)高度移动性达约 100Mbps 峰值,低移动性达 1Gbps高分辨率移动 TV、视频会议、游戏等动态资源共享、跨异构网络切换智能手机和蜂窝网络发展需求
5G更先进分布式架构,核心网功能下沉边缘使用毫米波等更高频段相比 4G 有质的飞跃,支持更高峰值速率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等网络架构创新,高频段传输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需求
3.3.2 5G技术的创新优势与应用前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G 作为最新蜂窝网络技术,优势显著且应用广泛,有力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其高带宽特性使数据传输速率远超前代,可达 10Gbps 甚至更高。在高清视频方面可实现 8K 及更高分辨率流畅播放;VR/AR 应用中能实时准确传输内容,增强沉浸感与交互性;在线教育里教师可高清直播授课;远程医疗中支持高清影像快速传输,助力诊断与手术指导。

5G 低时延低于 1 毫秒,对工业互联网的设备实时通信控制、智能工厂的机器人协同、智能交通的自动驾驶及远程操控等至关重要,能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确保远程操作精准。

大规模连接能力让其每平方公里可连数百万设备,支撑物联网发展。智能家居中用户能远程操控智能家电等;智能城市里可使交通信号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交通与环保;工业物联网中可实时监控管理工厂设备,预防故障。

在物联网领域,5G 让传感器等设备高速稳定连接,如农业实现精准种植、物流优化配送、医疗远程健康监测。智能交通中,5G 保障自动驾驶通信,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高速通信,助力交通管理调控拥堵。工业互联网方面,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支持机器人协同远程控制、大数据传输分析及远程维护,提升企业效益。

5G 虽带来机遇,但面临网络建设成本高、频谱资源分配等挑战,需各方合作研发创新、完善设施、促进融合,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四、重要网络应用与服务的系统分析

4.1 云计算概述

(注:云计算技术具体细节可参考专栏《云计算》,此处仅粗略讨论)

云计算,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其概念的形成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计算机资源昂贵且稀缺,人们开始设想通过网络将计算资源集中起来,以共享的方式提供给多个用户使用,这便是云计算的雏形。在早期,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云计算的发展较为缓慢。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虚拟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云计算逐渐从理论走向实践。

21世纪初,云计算服务开始以大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逐渐应用于实际业务中 。企业通过将部分IT操作转移到与因特网连接的基础设施上,即企业云计算,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降低 。在企业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以往需要企业自行搭建开发环境、购买服务器等硬件设备,成本高昂且耗时费力。采用云计算服务后,企业可以通过云平台租用所需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软件工具,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逐渐认可,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到小型和中型商业领域 。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实力有限,难以承担自行建设和维护IT基础设施的成本。云计算为它们提供了一种灵活、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使小型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与大型企业相当的IT服务,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 。例如,小型电商企业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快速搭建自己的电商网站,实现商品展示、在线交易等功能,而无需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服务器、开发软件等 。

近年来,云计算更是深入到消费者层面 。以苹果的iCloud为例,2012年推出后,凭借其便捷的数据备份、同步和共享功能,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 。用户可以将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的照片、联系人、文档等数据自动备份到iCloud云端,确保数据的安全。而且,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时,用户可以通过iCloud实现数据的无缝同步,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发布于2008年的Evernote,作为一种笔记管理软件,提供了基于云的记笔记和存档服务 。用户可以在不同设备上随时随地访问和编辑自己的笔记,并且这些笔记会自动同步到云端,方便用户管理和分享 。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Evernote的用户数接近1亿,充分显示了云计算在消费者市场的巨大潜力 。2014年下半年,谷歌宣布Google Drive有了近2.5亿活跃用户 。Google Drive为用户提供了云存储服务,用户可以将各种文件存储在云端,实现文件的跨设备访问和共享 。这些案例都表明,云计算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4.2 物联网的架构与关键技术

4.2.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与层次功能
物联网层次作用具体示例相关技术
传感器和执行器感知环境信息并执行操作智能家居中温度传感器监测室内温度调节空调;工业自动化中执行器控制机械手臂动作传感器技术、执行器技术
连接性连接设备确保数据传输智能家居设备用 Wi-Fi 或蓝牙连接;智能物流用 4G/5G 传输货物信息Wi-Fi、蓝牙、ZigBee、4G/5G、有线连接技术
容量层处理承载大量数据智能城市建设中云计算平台存储分析交通、环境等传感器数据;高性能服务器在边缘节点处理本地数据高性能服务器、云计算平台
存储层长期安全存储数据智能电网用分布式存储存电力数据;智能安防用 NoSQL 数据库存视频监控数据分布式存储、NoSQL 数据库
数据分析层挖掘数据价值提供决策依据智能零售挖掘消费者购买数据;智能医疗用机器学习分析病历数据;自动驾驶用人工智能控制车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

(注:层次划分依据:《现代网络技术:SDN、NFS、QoE、物联网和云计算》)

4.2.2 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支撑作用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有力支撑,这些技术在推动物联网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核心,基于物理、化学、生物效应将信息转信号。工业生产中压力传感器控生产,环境监测里空气质量传感器测污染。其性能指标如灵敏度、精度、响应时间、稳定性影响感知能力,各有应用场景。实际应用广泛,智能家居、智能农业皆有体现。但发展面临功耗高、尺寸大、可靠性与安全性待提升等瓶颈。

无线通信技术是数据传输关键,Wi-Fi 速快覆盖广,蓝牙低功耗短距,ZigBee 自组网强且低功耗低成本,4G/5G 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各有适用场景。然而,该技术面临频谱资源紧张、信号干扰、网络安全等挑战,需探索新频谱技术、采用抗干扰算法与安全防护手段。

嵌入式系统技术让物联网设备智能化,由处理器、存储器、接口和软件系统构成。在智能穿戴监测生理参数、工业自动化控制生产设备方面应用广泛。不过,它面临资源有限影响复杂算法处理、开发难度大、软件更新维护困难等问题,需提高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远程更新维护。

五、网络汇聚

5.1 网络汇聚技术概述

网络汇聚是一种将原本分散的网络资源和功能进行整合的理念。它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叠加,更是一种深度融合,旨在创建一个能够承载多种业务、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在企业通信的场景中,网络汇聚表现为将语音、视频和数据流量迁移到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上,这通常涉及到将原本相互独立的语音网络和数据网络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进一步扩展该基础设施,以支持移动用户的接入。这种整合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通信环境,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1.2 网络汇聚的实现方式

网络汇聚的实现依托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其中,基于特定协议的实现方式是关键途径之一。例如,IP协议在网络汇聚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采用分组的传输方式,能够有效地递送各种类型的通信流量,使得底层基础设施能够为商业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应用服务。通过IP协议,不同类型的通信数据,如语音、视频和文本等,都可以被封装成统一的数据包格式进行传输,从而实现了在同一网络中对多种业务的支持。

在设备方面,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合理配置和协同工作对于实现网络汇聚至关重要。以链路聚合技术为例,它通过将交换机上的多个物理端口在物理上进行连接,并在逻辑上进行捆绑,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带宽的端口,进而构建出一条干路。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负载均衡,确保网络流量的均匀分配,避免出现单点拥堵的情况,还提供了冗余链路,当其中某一条链路出现故障时,其他链路能够自动接替工作,保证网络通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企业网络中,通过链路聚合技术将多个网络连接汇聚在一起,可以有效提升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在网络架构层面,合理规划网络层次结构也是实现网络汇聚的重要手段。在常见的三层网络架构中,汇聚层作为连接接入层和核心层的中间环节,承担着收集和合并从接入层设备传输过来的数据流的重要任务。汇聚层交换机具备较高的性能和交换速率,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和筛选,然后将关键数据转发至核心层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传输。通过这种层次化的设计,网络汇聚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统一通信

6.1 统一通信技术概述

统一通信(Unified Communications)是将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各类信息类型进行深度整合,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意味着用户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够通过任意设备、任意网络,实现对各种信息的自由获取与交互。传统的电话通信方式往往局限于语音交流,而统一通信则将其扩展为支持基于软电话屏幕的客户端软件,实现了多种通信方式的融合。用户可以在电脑上通过统一通信软件,不仅能够进行语音通话,还能发送即时消息、视频会议、共享文件等,极大地丰富了通信的功能和体验。

统一通信区别于网络层面的互联互通,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在应用层面的融合与协同。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种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通信方式,让用户能够更加专注于沟通的内容,而无需过多关注通信设备和网络的差异。在企业办公场景中,员工可能需要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同事进行沟通协作,统一通信系统能够将各种通信工具集成在一起,员工只需通过常用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手机等,就能轻松实现与同事的实时沟通,无论是语音通话、视频会议还是文件共享,都能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中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协作效果。

6.2 统一通信的技术架构

统一通信架构的关键要素包括实时通信(RTC)仪表盘、Web 会议、音频会议、统一消息、即时通信、视频会议、在场信息、IP 使能联系中心、IP/移动性和汇聚 IP/无线基础设施等。这些要素相互协作,为用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信体验,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业务流程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实时通信(RTC)仪表盘:是 UC 体系结构的关键组件,为用户提供跨越通信设备的统一用户接口。可接入即时通信、音频和视频会议、交互白板等实时通信服务,以及统一消息(电子邮件、话音邮件、传真和 SMS)等非实时服务,还能显示同事在线信息,方便用户了解通信状态,对要求高层次通信和协作的机构是必需品。
  2. Web 会议:参与者可通过因特网或企业内联网,使用移动设备或 Web 接入会议或报告,常包括 Web 连接的交互白板的数据共享。
  3. 音频会议:参与者通过音频传输和接收连接的直播会议,可使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软电话”参与。
  4. 统一消息:为多个来源的消息提供共同存储仓库,用户可检索来自计算机、电话或移动设备的保存消息,如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和传真等,还能进行保存、应答、存档、检索和转发等操作,缓解商务用户监视多个语音收件箱的负担。
  5. 即时通信(IM):基于文本的实时消息系统,类似在线聊天但通过联系人列表方便已知用户连接。
  6. 视频会议(VTC):允许不同位置用户通过双向视频和音频传输同时交互,UC 系统支持多种设备参与。
  7. 在场信息:实时确定某人位置、联系偏好和当前状态,曾是即时通信支撑技术,现扩展包括更多信息,促进便利高效通信,有助于消除低效沟通问题。
  8. IP 使能联系中心:利用基于 IP 的统一通信增强客户联系中心功能和性能,借助在场信息技术实现快速联系专家或支持人员,支持移动性,方便呼叫中心人员工作和访问信息。
  9. IP/移动性:使用 IP 网络基础设施传递和收集信息给移动企业人员,企业中较多雇员使用远程访问技术。
  10. 汇聚 IP/无线基础设施:统一的网络和通信 IP 分组传送,支持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可扩展到局域和广域无线通信,使 UC 使能的移动设备在 Wi-Fi 和蜂窝系统间切换且不丢弃呼叫。

(注:图片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使用,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bicheng/68641.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gpu驱动] H200 nvidia-fabricmanager-550升级到nvidia-fabricmanager-565报错,升级步骤

报错日志: root@h1-12-gpu:/home/canopy# apt install nvidia-fabricmanager-565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Don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Some packages could not be installed. This may mean that you have requested an imp…

LeetCode 110.平衡二叉树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二叉树,判断它是否是平衡二叉树。 示例 1: 示例 2: 输入:root [1,2,2,3,3,null,null,4,4] 输出:false 示例 3: 输入:root [] 输出:true 提示: …

如何在前端给视频进行去除绿幕并替换背景?-----Vue3!!

最近在做这个这项目奇店桶装水小程序V1.3.9安装包骑手端V2.0.1小程序前端 最近,我在进行前端开发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给前端的视频进行去除绿幕并替换背景”。这是一个“数字人项目”所需,我一直在冥思苦想。终于有了一个解决方法…

【Java 数据导出到 Word实现方案】使用EasyPOI 工具包进行简易的word操作

文章目录 前言工具包调研实现方案主要步骤:1. 导入 EasyPOI 依赖2. 创建 Word 文件3. 添加数据到 Word 文件4. 保存文件到本地 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总结 前言 最近业务方说周报、月报让他们很头疼,每次都要统计数据后,手动录入到word文…

华为HuaweiCloudStack(一)介绍与架构

本文简单介绍了华为HCS私有云解决方案,并从下至上介绍HCS的整体架构,部署架构、部署方式等内容。 目录 HCS简介 HCS架构 纵向结构 ?管理平台类型 HCS节点类型 FusionSphere OpenStack CPS ServiceOM SC 运营面 OC 运维面 HCS部署架构 regi…

(一)相机标定——四大坐标系的介绍、对应转换、畸变原理以及OpenCV完整代码实战(C++版)

一、四大坐标系介绍 1,世界坐标系 从这个世界(world)的视角来看物体 世界坐标系是3D空间坐标,每个点的位置用 ( X w , Y w , Z w ) (X_w,Y_w,Z_w) (Xw​,Yw​,Zw​)表示 2,相机坐标系 相机本身具有一个坐标系&…

openwrt下oaf插件编译安装,实现上网行为监控

文章目录 入门级APP青少年模式设备屏幕使用时间电脑浏览器使用时间限制Surpal 介绍安装使用进阶级专业级旁路由方案openwrt路由器固件编译OAF(Open App Filter)安装编译带有oaf的固件固件烧写设备上电启动应用特征库设置黑白名单及应用访问限制骨灰级ref守护孩子视力,用科技“…

目标检测新视野 | YOLO、SSD与Faster R-CNN三大目标检测模型深度对比分析

目录 引言 YOLO系列 网络结构 多尺度检测 损失函数 关键特性 SSD 锚框设计 损失函数 关键特性 Faster R-CNN 区域建议网络(RPN) 两阶段检测器 损失函数 差异分析 共同特点 基于深度学习 目标框预测 损失函数优化 支持多类别检测 应…

Linux之网络套接字

Linux之网络套接字 一.IP地址和端口号二.TCP和UDP协议2.1网络字节序 三.socket编程的常见API四.模拟实现UDP服务器和客户端五.模拟实现TCP服务器和客户端 一.IP地址和端口号 在了解了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们知道了数据在计算机中传输的流程并且发现IP地址在其中占据了确定…

Mysql常见问题处理集锦

Mysql常见问题处理集锦 root用户密码忘记,重置的操作(windows上的操作)MySQL报错:ERROR 1118 (42000): Row size too large. 或者 Row size too large (> 8126).场景:报错原因解决办法 详解行大小限制示例:内容来源于网…

ReactiveSwift 简单使用

记录 ReactiveSwift 简单使用 导入 ReactiveSwift 库创建 TestViewModel 文件 enum JKTypeType: Int {case cloudcase devicecase weater }// 通过监听属性变化 class TestViewModel: NSObject {lazy var recordType: Property<JKTypeType> {return Property(recordTy…

分类问题(二元,多元逻辑回归,费歇尔判别分析)spss实操

分类模型&#xff1a; 二分类和多分类&#xff1a; 对于二分类模型 &#xff0c;我们将介绍逻辑回归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两种分类算法; 对于多分类模型&#xff0c;我们将简单介绍Spss中的多分类线性判别分析和多分类逻辑回归的操作步骤 二分类: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x…

Ubuntu/centOS 如何安装 OpenGL

OpenGL安装与入门教程 什么是OpenGL? OpenGL是一个图形渲染API&#xff0c;它具有操作系统独立、窗口系统独立的特点&#xff0c;能够生成由几何图元和图像基元组成的高质量彩色图像。 OpenGL APIs可以使用以下几个库: Gl OpenGL API实现 (http://www.opengl.org)Glu Open…

在 Vue 3 项目中集成和使用 vue3-video-play

前言 随着视频内容的普及&#xff0c;视频播放功能在现代 Web 应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你正在开发一个 Vue 3 项目&#xff0c;并且需要快速集成视频播放功能&#xff0c;vue3-video-play 是一个轻量级且易于使用的 Vue 3 组件。本文将介绍如何在 Vue 3 项目中使用 vue3-vi…

合并两个有序数组(88)合并两个有序链表(21)

88. 合并两个有序数组 - 力扣&#xff08;LeetCode&#xff09; 21. 合并两个有序链表 - 力扣&#xff08;LeetCode&#xff09; 解法&#xff08;88&#xff09;&#xff1a; class Solution { public:void merge(vector<int>& nums1, int m, vector<int>&…

NPC与AI深度融合结合雷鸟X3Pro AR智能眼镜:引领游戏行业沉浸式与增强现实新纪元的畅想

if… NPC&#xff08;非玩家角色&#xff09;与AI&#xff08;人工智能&#xff09;的深度融合&#xff0c;正引领游戏行业迈向一个全新的沉浸式与增强现实&#xff08;AR&#xff09;相结合的新时代。这一创新不仅预示着游戏体验的质变&#xff0c;更可能全面革新游戏设计与叙…

Dom的学习

DOM&#xff08;文档对象模型&#xff0c;Document Object Model&#xff09;是一个编程接口&#xff0c;用于HTML和XML文档。它将文档表示为一个树形结构&#xff0c;其中每个节点都是文档的一部分&#xff0c;例如元素、属性和文本内容。通过DOM&#xff0c;开发者可以使用编…

游戏行业销售数据分析可视化

完整源码项目包获取→点击文章末尾名片&#xff01; &#x1f31f;分析&#xff1a; 可看出最近五年用户最喜爱的游戏类型依然还是Action-动作类&#xff08;当然市场发行的也很多&#xff09; Sports-运动类和Shooter-射击类顺序互换,但我估计现在大环境局势紧张可以会推动射击…

Linux 管道操作

Linux 管道操作 在 Linux 中&#xff0c;管道&#xff08;Pipe&#xff09;是一个非常强大且常用的功能&#xff0c;它允许将一个命令的输出直接传递给另一个命令作为输入&#xff0c;从而能够高效地处理和分析数据。管道在多个命令之间建立数据流&#xff0c;减少了文件的读写…

深度学习加速性能分析与Roofline Model

深度学习加速性能分析 动因:由于深度学习加速器普遍采用时分复用(当然随着Graphcore等dataflow类型的芯片除外,他们是空间划分)。此时,硬件资源在不同时刻执行的计算发生变化,很难以单一时刻的计算类型进行硬件设计。所以寻找平均资源利用率就变得更重要方法:针对不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