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 vs Spark
Flink和Spark都是大数据处理领域的热门分布式计算框架,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本文对两者进行对比。
一、技术理念与架构
-
Flink:
- 基于事件驱动,面向流的处理框架。
- 支持真正的流计算,即基于每个事件一行一行地流式处理。
- 可以基于流来模拟批进行计算,实现批处理,具有更好的技术扩展性。
-
Spark:
- 使用微批来模拟流计算,基于Micro-batch。
- 数据流以时间为单位被切分为一个个批次,通过分布式数据集RDD进行批量处理,是一种伪实时处理。
- 最初是一个批处理框架,后来添加了流处理功能。
二、时间机制与事件处理
-
Flink:
- 支持事件时间、注入时间和处理时间。
- 同时支持watermark机制处理迟到的数据,在处理乱序大实时数据时具有较大优势。
-
Spark:
- Spark Streaming只支持处理时间,使用processing time来近似地实现event time相关的业务。
- Structured Streaming支持处理时间和事件时间,并引入了watermark机制来处理滞后数据,但相比Flink在事件时间处理方面仍显较弱。
三、状态管理与窗口处理
-
Flink:
- 具有内置的状态管理功能,使得在流处理应用中更容易管理状态。
- 提供更灵活的窗口处理功能,支持更多种类的窗口类型和处理方式。
-
Spark:
- 需要依赖外部存储系统来管理状态。
- 窗口处理功能相对较为简单。
四、性能与适用场景
-
Flink:
- 在处理流数据时的性能通常比Spark更好,尤其是在大规模和复杂的流处理场景下。
- 更适用于复杂的流处理场景和需要低延迟的应用。
-
Spark:
- 在批处理方面表现出色,且由于提供了丰富的API和高级功能(比如SQL查询、机器学习和图计算),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开发复杂的分布式应用程序。
- 更适用于批处理和简单的流处理场景。
五、其他特性
-
Flink:
- 高吞吐和低延迟:每秒处理数百万个事件,毫秒级延迟。
- 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乱序事件流,事件时间语义仍然能提供一致且准确的结果。
- 精确一次的状态一致性保证。
- 高可用:与K8S、YARN紧密集成,支持从故障中快速恢复和动态扩展任务。
-
Spark:
- 高速性:基于内存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可以比传统的MapReduce作业快上几个数量级。
- 易用性:提供了丰富的API,支持多语言,并提供了丰富的高级功能。
- 弹性:提供了弹性的分布式数据集抽象,容错性强。
- 通用性: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如批处理、交互式查询、流处理和机器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