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指标、派生指标、计算指标这些指标的区别是什么?
基础指标、派生指标和计算指标在数据分析和业务度量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构建方式和用途上。
基础指标(基础指标/原子指标):
定义:
基础指标是指表达业务实体原子量化属性的且不可再分的概念集合。它们是最基本的、不可拆解的数据单元,通常直接从原始数据中获取,如交易笔数、交易金额、交易用户数等。
特点:
基础指标是数据表的列或多列经过计算得到的计算列,它们提供了业务活动的直接度量。
派生指标:
定义:
派生指标是指基础指标或复合指标与维度成员、统计属性、管理属性等相结合产生的指标。它们通过添加时间周期、修饰词等要素,对基础指标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和限定,以反映更具体的业务状况。
构成:
派生指标由原子指标、时间周期和修饰词构成。原子指标用于确定业务活动数值统计的业务口径及计算逻辑;修饰词用于确定业务活动数值统计的业务范围;时间周期用于确定业务活动数值统计的时间范围。
示例:
如交易金额的完成值、计划值、累计值、同比、环比、占比等。
计算指标(复合指标):
定义:
计算指标是指建立在基础指标之上,通过一定运算规则形成的计算指标集合。它们通过对基础指标进行数学运算或逻辑运算,得到更高级别的度量,如平均用户交易额、资产负债率等。
特点:
计算指标由基础指标加修饰词得到,修饰词可以包括时期指标修饰词(如月初至今累计、年初至今累计等)和时点指标修饰词(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总结:
基础指标是数据分析的基石,提供了最原始、最直接的业务度量。
派生指标通过对基础指标进行时间、范围等维度的限定,反映了更具体、更细分的业务状况。
计算指标则通过数学或逻辑运算,对基础指标进行加工和整合,得到更高级别的业务度量。
这些指标在数据分析和业务决策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数据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