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从阅读中学阅读—《海绵阅读法》

大家好,我是老三,最近读了《海绵阅读法:如何吸收一本书的精华》,第一次阅读教如何阅读的书,整理一番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

海绵阅读法

读书动机

我前一阵子写了篇文章,2024Q1,盘点我看过的54本书!,发出来之后,各路读者有三种反应:

  • 肯定

    “666”

    “太牛了”

    “向你学习”

    ……

  • 疑问

    “怎么能看这么多?”

    “有方法吗?”

    “你读书是怎么读的?”

    “读书笔记怎么做的?”

    ……

  • 批评

    “不可能做到”

    “装”

    “虚伪”

    “标题党”

    ……

各种吹捧确实让我沾沾自喜,有些疑问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批评也让我有点无奈。当然,总体上还是有些需要反思的地方,有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读书的进度条

现在投入的时间越积越多,读过的书越来越厚,读书的进度条一直在往前走,但是“情节”似乎没有推动。

  • 读了不少书,我有什么收获吗?

  • 该读哪些书?目的导向还是兴趣导向?

  • 有些书一目十行,快速阅读可取吗?

  • 有些难啃但是看起来不太有用的还要读下去吗?

  • 读书的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做?

  • 怎么来让读过的书有效用?

……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读书的问题就从读书中解,我之前对教怎么读书的书,不屑一顾,书这东西,读不就行了,是不认识字?还是看不懂图?结果到了现在,砍了不少柴,发现刀不利,那怎么办?把刀磨一磨呗。

学习读书书单

全书概要

《海绵读书法》这本书的定位是实用类的工具书,为了解决大多数人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读得慢、忘得快、输出吃力、笔记低效、不会独立思考、不知道如何建立知识体系、无法学以致用、难以养成阅读习惯等。针对这些问题,讲解了高效阅读需要的七大能力,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阅读方法。

《海绵读书法》思维导图

全书围绕阅读的七大能力展开:高效做读书笔记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阅读速度的能力、阅读不同书籍的能力、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让读书有用的能力、长期持续稳定阅读的能力。

阅读的七大能力

一:高效做读书笔记的能力

为什么要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解决的痛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 记不住、忘得快
  • 获得感低
  • 笔记无效

做读书笔记主要有两个作用:

  • 帮助当下的理解:通过读书笔记,可以达到加深理解的效果。

    • 第一层次的理解是理解书籍的内容。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想解决什么问题?作者最重要的主张是什么?作者最有洞见力的观点是什么?

    • 第二层次的理解是理解书籍的底层架构。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写作目的,他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同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读书笔记,可以搭建起理解一本书的骨架,填充理解一本书的血肉,充分消化一本书的知识。

  • 帮助以后的记忆: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以后的记忆和运用。要想把短时记忆转换成短时记忆,就需要对知识进行深度的加工,筛选、分类、联结及复述,读书笔记刚好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记忆的转换

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

好的读书笔记至少做到五点:

  • 重点醒目,聚焦新知和最有启发的内容
  • 提炼底层框架,对书籍有系统性把握
  • 具备好用的索引系统,便于查找内容
  • 保留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受,帮助回顾
  • 固化读书收获,让阅读输出更顺畅

简单说,好的读书笔记,不止停留于对书籍内容的整理,同样也要输出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紧密联系,不仅和书有关,也和自己有关。

如何做好读书笔记?

做笔记的过程是精读的过程,书里提供的一套读书笔记方法,分为三种层次。

三层读书笔记

  • 第一层:局部碎片化的笔记,使用就九要素读书笔记模板,适合快速筛选重点。
  • 第二层:全局概览的笔记,通过思维导图,把握书籍脉络,捋清书籍整体结构。
  • 第三层:架构内化的笔记,输出独立思考和个人剑姐,聚焦个人的收获和总结。
第一层:局部碎片化的笔记

一本书,如果看了许久,还是干干净净,那不是爱书,那是对看书的一种辜负,打开了书,就要涂涂抹抹、写写画画,拿书本身当作读书笔记的“第一现场”。

这本书教了一个九要素的读书笔记模板,这九个要素是:阅读动机核心概念(核心人物和核心情节)、金句收集故事案例联想发散任何疑问洞见时刻情绪感受行动灵感

九要素读书笔记模板

1.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是读书笔记模板的第一个要素。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在书的空白页写下自己的阅读动机,为什么选择这本书?期待从中收获什么?

阅读动机可分为三种类型:获得行动指导获得精神力量满足认知需求。以读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的为例,这本书作者的动机包括完善心理学知识体系、理解需求层次理论、解答个人困惑以及深化对阅读动机的理解。

找到与动机匹配的书需要积累和理解,而且这种匹配很私人。譬如我去年,心情低沉,非常苦闷,那时候就常读传记,《褚时健传》在当时给了我非常多的鼓励,和褚时健一生的起落相比,我的一点小挫折算什么。

2.核心概念

读书笔记模板的第二个要素是核心概念。对于论述类书籍,重点是核心概念,通常会在书名、目录和章节标题中出现,作者会花大量篇幅解释。抓住核心概念,就能深入理解书籍,提升阅读效率。

对于小说,可以关注核心人物和核心情节来把握主要内容。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核心情节则围绕请客、重逢、摊牌、车祸、枪杀展开。掌握这些核心概念或情节,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书籍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3.金句收集

读书笔记模板的第三个要素是金句收集。金句是那些特别值得摘抄和收藏的句子,它们可能表达精准到位、思想深刻,或者引起情感共鸣、能给我们带来勇气与动力。比如《三体》中的那句:“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这些金句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阅读体验,还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启示。因此,在读书时,不妨多留意并收集这些金句。

4.故事案例

万能读书笔记模板的第四个要素是故事案例。人们更擅长记住故事而非概念,因此收集触动我们的故事案例不仅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还是绝佳的写作素材。

在《单核工作法图解》中,作者通过巴菲特指导飞行员弗林特设定职业目标的故事,强调了时间管理中“关键的少数”的重要性,即要优先关注最重要的目标,并避免那些妨碍实现这些目标的“有用的多数”。

人类是感性的动物,精彩的故事比一些反复论述,更加有说服力,更加容易理解,但很多人因追求“干货”而忽略了故事的价值。

5.联想发散

读书笔记模板的第五个要素是联想发散。联想发散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度理解和内化阅读内容,还能促进快速且持久的记忆。当我们能联想到其他具体的人、事、情形来佐证书中的内容时,说明我们已经和作者有了“默契”。

这种能力,也可以说悟性,是可以通过阅读等后天训练来提升的。在阅读时,刻意进行联想发散,将抽象概念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联想发散也能帮助建立新信息与已知信息的联系,使记忆更加牢固。

6.任何疑问

读书笔记模板的第六个要素是记录任何疑问。提问是启动思考的最佳方式,它能引导我们深入探索并寻找答案。在阅读时,把心中的疑问记录下来,不仅能让我们更加专注和仔细地阅读,还能推动我们进行严谨的思考。

通过思考和解答这些疑问,我们能够自然地将知识和思想融入对世界的理解中,而不需要刻意记忆。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不妨大胆提问,并努力寻找答案,这样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读内容。

7.洞见时刻

读书笔记模板的第七个要素是洞见时刻,即阅读中经历的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时刻。这种时刻源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个人认知的突破。通过反思和总结这些洞见,我们可以深化对世界的理解,并激发对阅读的热爱。

洞见时刻不仅需要阅读的积累,也需要生活阅历的支撑。通过读更多的书、经历更多的事,并勤于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逐渐提升“悟到”的能力。洞见时刻带来的快乐是朴素而极致的,能够让人欲罢不能。

8.情绪感受

万能读书笔记模板的第七个要素是情绪感受,它指的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绪反应,如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可以成为思考的起点,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书籍内容。

与洞见时刻不同,情绪感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体验与表达。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应当捕捉并记录自己的情绪感受,特别是那些强烈的情感波动,它们往往能够触发我们深入思考。通过情绪感受,我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体验到书籍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和记忆。

9.行动灵感

万能读书笔记模板的第九个要素是行动灵感,即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想法。在当前这个时代,选择“信息—行动比”高的信息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应努力将所读内容转化为具体行动或指导原则。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改变行为和提升自我。如果读完书后没有改变原有的阅读或生活方式,那么阅读效果是有限的。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记录并实践行动灵感,从而实现知识的真正价值。

第二层:全局概览的笔记

第一层的局部碎片化的笔记,还是零散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所以还需要做全局概览的笔记,把书籍的底层架构、整体脉络给串联起来。

这本书推荐的笔记工具是思维导图,其实也可以使用类似软件的架构图,像画业务架构图一样,把整本书的各个模块,给填进架构里。比如我之前,在写《认知觉醒》的读书笔记的时候,就画了这么一张“架构图”。

认知觉醒-架构图

思维导图主要有三个作用:

  • 提供全局概览的作用,帮助理解、内化和吸收书籍的底层架构
  • 简化信息,以关键词和关键句浓缩书籍精华,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 作为全局索引,记录关键词和关键句的页码或原文,方便快速定位细节,确保笔记不脱离上下文语境

作者推荐手绘思维导图,作图分为四步:

  • 第一步:准备一张白纸横向放,把书名写在正中间
  • 第二步:把章节名作为一级分支
  • 第三步:提取关键词和关键句,梳理逻辑结构,依次绘制分支
  • 第四步:画图上色

我自己更加推荐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我用的最习惯的是xmind,它天然就内置好了思维导图的模板,我最喜欢的是缤纷主题,这本书,我也用xmind画了一张思维导图,往上👆翻,在本节开始的地方。

第三层:结构内化的笔记

如果说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笔记,还停留在一些整理的阶段,那么第三层的结构内化的笔记,就可以说是创作的阶段。第三层读书笔记,要求输出读书文章,不仅仅停留在原文,还包括独立思考和个人见解。

写读书文章有四个作用:

  • 逼着我们深度思考,有助于我们发现和澄清想法,使我们的想法更加清晰和通透
  • 逼着用自己的话复述,实现深度内化和高效记忆,因为“中译中”是理解和记忆的捷径
  • 促进结构化整理收获,将零散知识点串联成整体,形成系统认知并训练逻辑
  • 逼着我们筛选出重点中的重点,经过三轮筛选,确保内容精炼且具深度

简而言之,写读书文章是一个“输出倒逼输入”的过程,在《认知觉醒》里提到了“费曼学习法”,掌握知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能给别人讲明白。

写读书文章也有四个常见的方法:

  • 清单式写法:提炼几个最打动我们的要点来写
  • 要点式写法:是只抓一个最打动我们的要点来写
  • 问题式写法:提出一个我们关心的问题,然后用从书里学到的知识来完整回答这个问题
  • 结合实际写法:结合新闻时事,用从书里学到的知识来解释当下的现象和问题

其实,我自己最近用一种偷懒的写法,包括这篇也是——概要式写法,把原书的内容,按照作者的结构,对内容进行提炼,把原书的浓缩内容搬运过来。当然,这种写法,在行动上很勤奋,但其本质在思考上是偷懒的。

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为什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阅读的核心,精度一定要精思,它能保证我们对阅读内容的内化与深度理解。没有思考,读书笔记只是形式,没法真正地吸收知识。

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易导致迷惘,思而不学则易陷入思想空转。只读书不思考,大脑很容易成为别人思想的工具。阅读虽然会带来新知与喜悦,但是也容易掩盖缺乏独立思考的问题。

怎样才是一个具备合格阅读思考能力的人?

一个具备合格的阅读思考能力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

  • 独立思考,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具备批判性思考
  • 创新思考,能产生新颖、有价值的见解
  • 系统、结构化、有逻辑地思考,并能清晰传达
  • 知行合一,能将思考结果应用于生活和改造世界

这本书里对能具备合格阅读思考能力的人,提了这四个标准要求,坦白说,我觉得如果能达到这四个要求,用“合格”来形容就太谦虚了,用“优秀”,起码是“良好”才更合适。

如何阅读思考?

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想法的产生阶段;第二阶段是想法的判断阶段;第三阶段是想法的整理阶段。

阅读思考的三步骤

想法的产生阶段

想法的产生,可以通过四个办法:

  • 前后对比:比较读书前后的自己,发现我们思维、认知、观念和行为上的变化,让我们能够看到读书的成果,甚至能够检索新知。
  • 提问:提问是驱动思考的关键。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并回答,我们能够深化理解和思考。有四个有效的提问方法:
    • 列出所有疑问,并尝试解答
    • 用“红绿灯思考法”训练自己
    • 学习模仿书里的好问题
    • 用“5W2H”的提问框架刻意练习提问能力
  • 联想:联想是思考的核心,能帮助我们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在阅读中,提升联想能力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书籍并形成独特见解。可以通过这些办法:
    • 尽可能发散地想
    • 联系自身生活和经历
    • 用自己的案例替换书中案例
    • 举一反三,尝试知识迁移
    • 加深积累,扩展视野,增长阅历。
  • 行动导向:行动导向是产生更多想法的关键。读完书后,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量身定制自己的行动计划。使用“用三遍”原则,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想法的判断阶段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从书里获取了很多事实和观点,但是我们要有一定批判性思考,不能不加选择地采信。

独立思考又叫批判性思考能力,要求不盲信、不轻信,审慎地建立自我意见。判断想法的步骤:

  • 首先区分事实和观点,事实可证实或证伪,是客观的,观点是主观看法。
  • 其次核查事实和观点,事实辨真伪,观点查论据、推理逻辑、提出者立场和情绪影响。
  • 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并保持开放思维,让观点随新论据和阅历成长。

独立思考的目标是追求真理,而非捍卫自我或反对他人。

想法的整理阶段

想法的整理阶段,目的是总结和巩固阅读收获。通过结构化思考,把想法按逻辑串联起来。具体步骤:

  • 汇总想法:从作者和自己的思考中筛选并汇总精华,利用读书笔记模板和思维导图辅助提取重要内容。

  • 分组归类:将同类的想法分组,确保每组既完整又互不重复,遵循“MECE”原则,也就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使用思维导图辅助分类。

  • 提炼逻辑结构:根据分类情况选择逻辑结构,如直接使用原书逻辑、经典思考框架或流程法,但是要确保想法之间逻辑清晰。

  • 充实细节,形成文字:调用故事、金句等细节元素,充实逻辑结构,清晰表达想法,用写作帮助我们整理思路。

三:掌握阅读速度的能力

为什么要掌握阅读速度?

读书慢是我们很多人的一个痛点问题,阅读的整体效果取决于阅读质量与速度。高质量的阅读能提升理解力,进而加快阅读速度;而速度的提升则增加积累量,使理解更深入。

读得慢并不等同于阅读质量好,精读精思的慢是有价值的,而阻碍理解的慢则需克服。为什么读书会慢呢?有五个“速度杀手”:阅读障碍必须通读症积累不足,理解力不够无法专注时间、精力和优先级管理问题

阅读速度”五大杀手“

如何克服读书速度慢?

按照五个“速度杀手”,一个一个KO。

阅读障碍

常见的阅读障碍包括:强迫性地音读和默读,逐字阅读,视线逗留、回退和游移。

要克服这些障碍,首先我们要认识到:

  • 从视觉渠道读取信息的效率比从听觉渠道高出100倍以上,音读和默读会严重拖慢我们的阅读速度。
  • 逐字阅读反而拖慢理解速度,按语义单元阅读才能理解得更快。
  • 读得慢,不能帮我们记得牢。

那我们该怎么克服这些阅读障碍,让自己读得快呢?

  • 使用手指或笔尖辅助阅读,使视线跟随移动。
  • 用卡片从上往下推,减少换行和视线游移。
  • 用“321”练习法,通过限定时间提高阅读速度。
  • 要练习让眼睛同时看见多个字,逐步扩展视野,从而习惯按语义单元阅读。
“必须通读症”

“必须通读症”是作者造的一个词,形容一个人阅读流程僵化,拿到书只知逐字逐句地阅读。怎么破此症呢?——速读!

速读是从整体上把握书籍内容、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适合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读者。速读并不适用于所有书籍,尤其不适用于诗歌、散文等,而更适合非虚构类、结构清晰的论述类书籍。速读和精读也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速读可以为精读做准备,提高精读效率。

具体速读步骤包括:

  • 设定阅读目标,确定我们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 查看书名、作者介绍等内容,快速了解书的主题,帮助我们给书籍做知识分类。
  • 研究目录,认识一本书的整体脉络。
  • 快速翻读,有选择地跳读,挖掘关键词,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 细读重点,仔细阅读找到的感兴趣的部分。
  • 绘制思维导图,以自己的阅读目的为中心。
  • 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回答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

速读强调速度和略而不漏,但如果对书籍内容陌生,还是需要精读以理解全书。速读不是追求速度的竞赛,而是根据个人积累和理解力来灵活运用的阅读技巧。

积累不够、理解力不足

有时候读书慢是因为积累不够和理解力不足。理解力差的人读书,就像石头丢尽水里,理解力强的人读书就像把钠丢进水里,二者是化学反应一样的本质区别。

阅读目的一般有三种:娱乐消遣、获得知识和增进理解力。如果是为了增进理解力,我们应该选择一些挑战心智的书籍,并采用不同读法,如分析、对比、推理等,以深化对书籍的理解。

我们该怎么增进理解力呢?核心是跳出舒适区,进去拉扯区阅读,具体的办法有这么几个:

  • 在广度上,建立理解力的池子,广泛涉猎不同领域,形成知识体系基础,以便更好地串联和迁移知识。
  • 难度上,挑战有理解难度的书籍,特别是各领域的经典之作,以“攻克一本、横扫一片”的策略提升理解力。
  • 在读法上,采用深度阅读和思考的方式,使用三种层次的读书笔记,即使过程缓慢和艰难,也能促进理解力的快速增长。
无法专注

在这个电子时代,专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铺天盖地的信息流,很容易把我们脆弱的专注防线冲垮。要想下学习专注,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概念——心流,是一种极致的专注状态。它有这么几个特点:沉浸、内心秩序井然、精力充沛、忘我投入、时间感扭曲。

要想进入心流状态,有三个条件:明确目标和即时反馈、挑战与行动能力平衡、以及做事本身就是最大回馈。

放在阅读上,想要把自己调试到高度专注状态,需要四个步骤:

  • 第一步:设定明确且可量化的专注目标:目标在先,注意力在后。设定专注目标有三个要求:

    • 目标唯一,避免任务切换。
    • 目标具有意义和必要性,确保个人价值认同。
    • 目标可量化,比如以页码或章节来限定阅读目标,而不是依赖时间限制。
  • 第二步:提前做好环境和精力准备:

    • 环境准备:清除内外在分心物。内在分心物通过列清单等方式释放注意力空间,外在分心物则需选择安静环境,减少物理干扰(如手机、噪音等)。
    • 精力准备:合理规划休息,克服熬夜,利用夜间高质量睡眠和日间有效短休恢复精力。推荐碎片化运动和全身扫描睡眠法进行日间短休息。
  • 第三步:克服初始抗拒:觉察并记录引起分心的行为模式,采用“4S法”(简化任务、细分步骤、缩短专注时间、放慢节奏),降低畏难情绪,逐步提升专注力。

  • 第四步:接纳并妥善处理中断:一直关注、不分心是理性状态,分心是常态,我们要妥善处理:

    • 面对分心视为常态,接受中断并积极应对。
    • 记录并处理分心物,将其纳入清单或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 在中断后,及时将注意力重新拉回目标,如有需要,适当休息以恢复精力。
时间、精力和优先级管理问题

作为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我们最后一个阅读杀手是:时间、精力和优先级管理存在问题。怎么去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呢?有四个办法:

  • 提升阅读重要性:拿阅读当个正经事,把读书看作个人成长及实现目标的关键途径,将其视为必需品而非附属品,提高它在生活中的优先级。

  • 养成定时定量阅读习惯:读书是”日日不断之功“,每天固定时段阅读规定数量的内容,确保读书始终处于优先事项行列,通过规律性练习形成稳定习惯。

  • 利用被动时间阅读:预先规划并利用受限活动时段,如通勤、排队等待等时间进行阅读,携带小书或使用电子书,有效利用碎片时间。

  • 结合听书产品:在进行无需深度思考的活动(如家务、健身、驾驶等)时,借助听书产品补充阅读,但要注意听书不能完全替代阅读,因其可能影响理解力和思考力的锻炼,适度使用。

四、阅读不同书籍的能力

为什么要有阅读不同书籍的能力?

对于阅读新手,往往局限于单一类型书籍,比如只读实用类、只读小说,而高手们明白,涉猎多种书籍对提升认知质量、广度和复杂度至关重要。

新手们对所有的书都采用一种读法,而高手会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采取适宜的阅读策略。

要想进阶阅读高手,一定要有阅读不同书籍的能力,夯实阅读的基础,通则不痛,达到更高的阅读水平。

书籍怎么分类?

书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方式是按照人的目的和需求来分类;另一种方式是按照学科来分类。

按照人的目的和需要分类

按照人的目的和需求来分类,是以人为中心的分法,聚焦书对人的价值。阅读就像给我们的头脑进食,阅读可以分为四种: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和甜食阅读。

四种阅读分类

  • 主食阅读:对应实用型书籍,满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需求,如教科书和专业书籍,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基础阅读。
  • 美食阅读:弥补主食阅读的局限,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作品,美食阅读不直接解决问题,但是有助于我们从深层次思考问题的本质和现象,激活价值理性,促使我们审视并调整个人目标和价值观,对抗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潜在危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 甜食阅读:以娱乐消遣为目的,如漫画、网络小说等,能带来阅读的乐趣和沉浸感,是激发阅读兴趣的重要起点,但也应注意避免过度沉迷,甜食虽好,吃多了容易蛀牙。
  • 蔬果阅读:查阅式阅读,通过查阅工具书、字典、年鉴等获取特定信息,作为辅助理解的工具性阅读,需要的时候使用。
按照学科来分类

第二种分类方式是按照学科来分类,也就是照文学、史学、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等来进行分类。

如何读不同类型的书籍?

实用类书籍的读法

实用类书籍是最有直接价值的一类书籍,它的目的就是给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在某个领域,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应该怎么做。

阅读实用类书籍,要把握住三个部分:

实用类书籍三部分

  • 是什么: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
  • 怎么做:提取行动建议
  • 为什么:理解背后的原理

比如我之前读过的《非暴力沟通》,用这三部分去分析:

  • 是什么?——阐述非暴力沟通的作用和应用。
  • 怎么做?——非暴力沟通四部曲:不带评论的观察、表达自己的感受、找到感受背后的需要、提出满足需要的具体请求。
  • 为什么?——非暴力沟通能激发别人的同理心,也能以同理心感受别人。

怎么挑选实用类书籍呢?关注点在于书本内容是否与个人需求相符,能否提供清晰的解决方案及其有效性依据。

阅读实用类书籍最关键的要点不是在于读,而是在于做,我们要记住两句话:

  • “改变只能在现实中发生,而不是在书本中发生”
  • “行动只能从你自己开始,没有人能替你开始”。
哲学和社科类书籍的读法

哲学和社科类书籍有什么价值呢?它们承载了人类思想精华,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运行机制、塑造价值观,以及发展对社会各个领域的理解,让我们知道现在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

怎么读哲学和社科类书籍呢?哲学和社科类书籍常常让人望而却步,我们可以一步步来,逐渐迈进哲学和社科的大门:

  • 第一步:找到一本好的入门书。选择通俗易懂、能引发兴趣并与自身生活产生关联的书籍作为入门,先来激发我们的阅读热情和理解欲望。
  • 第二步:通过学科史、思想史和概论概览全局。阅读相关史书和概论,了解学科发展脉络,识别关键思想家、书目和主张,先把阅读的主线捋清楚。
  • 第三步:读关键思想家的经典著作。一定要读经典,选择感兴趣的作者和书籍进行深度阅读,也不必一次性完全理解,随着阅历和理解力增长可以反复阅读。如果遇到理解困难,可通过阅读解读版本、入门书、普及本和思想家传记等辅助书籍帮助理解。
  • 大量阅读后,再次回归思想史、学科史和概论,通过宏观视角将所读内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理解。

整个过程,主打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且灵活地在总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之间切换,螺旋式地加深对哲学和社科类书籍的理解。

小说的读法

除了实用书,我们普通读者读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小说了。为什么要读小说呢?这个问题很多元化,可能是单纯的阅读享受、也可能是代入另外一种人生,这本书的作者给了两个答案:框架和隐喻。

那么怎么读小说呢?

阅读小说和阅读实用类书籍不一样,读实用类书籍讲究的是提纲挈领,抓住要点,但是小说不能这样,小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以10万个字写10个字”。比如马亲王的《长安的荔枝》,写的就是十四个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如果略读,是很难体会到小说的魅力的。

读小说,可以按照这四个步骤:

  • 使用九要素读书笔记法沉浸式阅读完整部小说。
  • 制作思维导图笔记,包括三个核心部分:
    • 作者背景与创作环境,帮助理解作品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 主要角色分析,记录角色基本信息、关键言论和行动。
    • 梳理重要情节,采用流程图形式概述章节情节,标注高潮部分。
  • 通过撰写读书文章总结阅读心得,剖析人物性格与行为逻辑,联系现实生活,解读小说中的人生启示和生活隐喻。
  • 定期重读经典小说,随着阅历的增长,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和理解,建议设立重读书单,每隔几年重温,以捕捉随时间流逝而产生的不同感受和理解层次。

阅读小说是一个动态化而且很个人的过程,需要全面投入、笔记梳理、深度反思、周期性重读。

历史类书籍的读法

”读史使人明智“,尽管现代社会变革迅速,看似与古代经验关联度下降,但实际上,历史仍然是一面镜子。通过历史,我们能够洞悉事物演变过程,培养宏观视野,同时从古人言行中汲取智慧,提升道德判断和人格塑造能力。

那么怎么读历史书籍呢?

  • 不拘泥于记忆年代和事件:不必强行记忆琐碎的日期和事件,而应注重掌握历史发展的逻辑链条和重要转折点。
  • 分步骤阅读与拓展:
    • 入门兴趣引导:选择通俗易懂且富有吸引力的历史读物,比如漫画形式的历史书籍,以此培养阅读历史的兴趣。
    • 构建历史世界观:通读涵盖广泛历史时期的通史著作,建立起全球或全时段的历史观,打破地域和文化的局限性。
    • 深入专题研究:针对个人兴趣点,选取特定国家或时期的历史专著,深入探究其内在机制和细微差别。
    • 多元化学习方式:通过阅读传记、小说、观看纪录片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接触和理解历史。参观博物馆、考察遗址等实地活动也能增强对历史的直观感受。
    • 回归并整合:在对某个历史时期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再次回归通史,将新的认知和细节融入整体历史框架中,实现深度理解和综合运用。

五、建立知识体系的能力

为社么要建立知识体系?

什么是知识体系呢?知识体系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知识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就像建一栋大楼,需要砖头、钢筋、水泥,它们每一部分都用在合适的位置,最终建成一栋牢固的大楼。

没有知识体系的人,知识往往是零散和碎片化的,难以有效应对复杂问题和做出现实决策。没有知识体系,可能会导致这些问题:

  •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难以解决复杂、系统性问题,只能采取临时措施而非根本对策。
  • ”隔靴搔痒“:缺乏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洞察,导致决策和行动的盲目性。
  • ”一团乱麻“:思考和表达凌乱,行事无固定法则,易受表面因素影响。
  • ”随风倒柳“:学习过程中缺乏方向性和目的性,随着信息量的增长反而增加混乱和焦虑。

相比之下,拥有知识体系的人能够系统地组织和利用知识,让知识如同有序的建筑群一般错落有致、各司其职,不断提升个人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效能。

建立知识体系有哪些路线?

知识体系路线之争

野生模式VS高度规划模式
  • 野生模式:像是在荒野里探索,跟着兴趣出发,看到什么猎物追逐什么猎物,好处是能广泛接触知识,缺点是效率比较低而且进度缓慢。
  • 高度规划模式:像是打通关游戏,目标明确,有计划地按书单构建知识体系,利于深度学习,但是可能限制视野,容易陷入信息信息茧房。
先广VS先深
  • 先广:广泛涉猎多个领域,追求广度,培养通识的能力,是水平方向的阅读。
  • 先深:集中攻读特定领域,追求深度,培养专业的能力,是垂直方向的阅读。

书海浩瀚,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可以借鉴谷歌的70∶20∶10的投资基准比,70%的时间专注于专业领域,20%用于与专业相关的周边领域,剩余10%探索全新未知领域。

以知识为中心VS以个人为中心
  • 以知识为中心:移植现成的知识体系,全面系统地学习。
  • 以个人为中心:根据个人目标和兴趣定制知识结构,以个人的目标为中心来学习。

如果不是为了考试,建议优先采用“以个人为中心”,人对和自己相关的事才会更加专注、更加投入,解决自己的需要、适配自己的现状,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识中的精华。

主题阅读是建立知识体系最快的方式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了读书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什么是主题阅读呢?简单说,就是围绕一个主题,阅读一系列书。

那么如何进行主题阅读呢?有这么几个步骤:

  • 圈定主题:首先明确自己感兴趣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领域,这可以根据个人志向、人生目标、所需能力或者当前问题来确定。
  • 海选书籍:广泛地搜寻书籍,可以利用豆瓣读书、图书销售网站、实体图书馆、电子书平台等等途径,也可以通过书名、标签搜索、作者搜索、书单推荐以及“以书找书”、“以作者找书”等方式,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海选一批感兴趣主题下的书。
  • 筛选书单:对收集的书单进行检视阅读,把书籍分为精读、速读和淘汰三大类别,淘汰与主题关联度不高或质量欠佳的书籍,精选出3-5本最具代表性、深度和影响力的精读书籍。挑选书籍的时候可参考书籍的经典程度、作者专业度、读者评价和各类榜单排名。
  • 精选书籍策略:借鉴不同阅读策略,如史蒂芬·科特勒提出的通过五类书籍层层递进深入一个领域的读书法,以及李源推崇的选择领域内开创者、分歧者和综合者的作品,确保精读书籍能够全面、深入地展现主题内涵,并能相互补充,形成1+1>2的效果。

通过主题阅读,我们能够进行全面和系统的阅读和学习,能够形成真正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不同书籍,不同信息源的串联,也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地去解决复杂问题。

六、让读书有用的能力

我们希望读书有什么用?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或者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海绵读书法》的作者给出了她的答案:

  • 实现梦想与现实的链接:书籍作为一种强大且丰富的资源,帮助我们跨越现实与梦想之间的鸿沟。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逐渐积累知识和技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 提升对世界和自我的理解:阅读如《不平等的童年》等书籍,可以增进我们对社会现象、人生百态、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作出选择和行动。

  • 扩大视野和眼界:阅读可以让我们跳出个人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局限,通过作者的视角去见识未曾经历的世界和历史事件,从而扩展我们的认知边界。

  • 心灵疗愈与情感共鸣:书籍如《悲伤的力量》能帮助我们处理和理解生活中的伤痛,同时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疗愈内心深处的情感创伤。

  • 明确个人品性塑造与成长: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借鉴各种人物的行为准则和人格特质,如通过《不抱怨的世界》学习积极应对问题的态度,通过《富兰克林自传》等书籍塑造自我品格,不断完善和雕琢自我。

怎么才能让读书有用?

让读书有用,记住五大原则:

  • 精准输入,按需学习:根据个人目标、梦想、自我提升需求及面临的挑战,明确阅读内容和方向,确保所学与个人成长紧密相关。

  • 追求成长,汲取养分:即使在阅读不甚优质的书籍时,也要力求从中提炼有益元素,任何能够促进个人成长的信息都不容忽视。

  • 自我关联,实践思考:将阅读材料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思考书籍内容如何应用于个人生活或工作,通过联想发散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 行动导向,学以致用:培养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习惯,无论是通过写作、创造项目还是调整生活习惯,确保学习成果得以实践。

  • 躬身入局,知行合一:深入实践所信仰的理念,将阅读所得内化为行动指南,勇于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和验证所学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读书变现金字塔

这本书也结合作者自己的经历,以及樊登、罗振宇这些顶级知识大V的读书变现之路,讲解了读书变现的四层金字塔,我觉得对于普通读书爱好者,重在观摩,毕竟变现这个事情,离普通人还是遥远了一些。

读书变现金字塔

七、长期持续稳定阅读的能力

为什么要有长期稳定阅读的能力?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对于读书这件事,“日日不断之功,比偶尔爆发更有力量”。

间歇性的大量阅读不如每日稳定少量的输入更为有效,持续稳定的习惯远比偶尔的高效更为重要,它是构成阅读能力基石的能力。长期持续阅读的能力,对比其它几个能力,如同数字“1”之于“0”,没有“1”,“0”再多也没有意义。没有持续稳定的阅读习惯,再多的技巧和方法也难以发挥效用。

我么应该把长期持续稳定的阅读视为一种可培养的能力而非固有性格特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每个人都能逐步建立并强化这一能力,从而跳出“三分钟热度”的循环,迈向真正的成长与进步。

怎么养成读书的习惯?

詹姆斯·克利尔在《掌控习惯》里提到了习惯养成的四大定律,我们把这四大定律结合读书来讲:

您分享的关于如何将阅读变为持久习惯的系统方法,深入浅出且极具实操性,基于詹姆斯·克利尔的《掌控习惯》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四个关键阶段的详尽指导。下面是对您分享内容的概括与补充,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理解并实践这一过程:

1. 得到提示:让阅读显而易见
  • 时间提示:选择固定时间阅读,比如早晨或晚上,使其成为日程的一部分。
  • 紧跟着的动作:将阅读与已有习惯结合,如餐后或运动后阅读。
  • 地点和工具提示:设定专用阅读空间,使用特定设备,营造读书氛围。
  • 视觉提示:家中放置书籍,使用激励性标语,创造视觉触发。
2. 产生渴求:让阅读充满吸引力
  • 愉快体验:享受阅读,选择感兴趣的书籍,保持阅读的灵活性和乐趣。
  • 情感联结:将阅读与解决问题、减少负面情绪关联,提升个人目标实现的渴求。
  • 目标导向:阅读与个人成长、解决问题直接相关,成为达成目标的手段。
  • 社会影响:通过社群、榜样力量激励自己,让阅读成为社交和自我提升的一部分。
3. 做出反应:让阅读简便易行
  • 环境优化:避免诱惑,创造有利于专注阅读的环境。
  • 微习惯:设立简单易达成的阅读目标,如每日阅读一页。
  • 准备工作:提前整理阅读环境,降低启动难度。
  • 计划与装备:提前规划阅读内容,使用阅读架等工具减轻身体负担。
4. 获得奖励:创造即刻满足感
  • 追踪进度:使用“正字追踪法”、“年历追踪法”或社交媒体分享,可视化成就。
  • 持续原则:设定“永不间断”的阅读原则,持续性本身即是奖励,提升自我效能感。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

  • 反思与调整:定期反思阅读习惯的执行情况,适时调整策略以适应生活变化。
  • 多样化阅读材料:尝试不同类型的书籍,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 社交分享与讨论:加入阅读小组或论坛,与他人交流心得,增加阅读的互动性和乐趣。
  • 设定小目标与奖励:为自己设立短期可达成的阅读目标,并在达成后给予适当奖励,如一杯喜欢的咖啡或一段放松时光。

金句摘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大家一直感觉不到进步和成长,得不到正反馈,当然会有一种做无用功的感觉。这才是很多人没办法坚持阅读的最根本原因,而非通常认为的不自律。

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同样重要。我以前一直错误地认为阅读质量是唯一重要的标准,后来发现两者同样重要。阅读速度快、阅读量大、积累多,我们理解新东西越来越容易,这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阅读质量。

真正的阅读成果是书对我们的影响和改变,而不是读书的数量这个虚荣的指标。

囫囵吞枣的快不可取,精读精思之外的慢也不可取。

不阅读,思考和写作一定贫瘠干瘪;不思考,阅读就是过眼而不入心。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变现?答案是为别人创造价值的东西。

改变只能在现实中发生,而不是在书本中发生。

行动只能从你自己开始,没有人能替你开始。

可能有人会说:“我不知道我的目标是什么。”那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就是你的目标吗?

如果我们想养成一个好习惯,就要让它变得简便易行,如果我们想戒掉一个坏习惯,就要给这件事设置重重的障碍。

日日不断之功,比偶尔爆发更有力量。

实用类书籍唯一正确的读法是行动,改变不会在书里发生,不会在脑海里发生,只会在行动里发生。

个人效率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包括人生规划、时间管理、精力管理、专注力管理、习惯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我们无法用单一、零散的知识解决复杂、系统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知识体系,很容易“头痛去医头,脚痛去医脚”,结果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当个人效率管理的知识体系呈现在我眼前时,我猛然意识到,以前解决问题的方式太低效了。

小说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以10万个字写10个字”。

思考感悟

读完这本书,既回答了一些我的问题,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还是带着这些问题去寻找答案。

我希望读书有什么用?

作者在这本书里回答了读书对她的作用,回到我自己,我自己希望读书有什么用呢?正好也归纳总结一下:

  1. 提升职业能力:作为一个还算有上进心的工程师,我读书的第一目的还是期望能提高自己在职业中所需的能力,在《程序员的README》里,提到了工程师进阶四维能力:技术知识执行力沟通能力领导力,四维能力中,反而是技术知识的提升最为简单,也是最能从书里学的,还记得前几年,我整理了一个Java工程师核心书单,这次又添加了一些,正好也分享给大家:

    Java工程师核心书单

    如果技术知识可以称之为”硬技能“,那么其它三维就可以称之为软技能,我也整理了一个软技能书单,也一并分享给大家:

    软技能书单

    软技能的书单列的书不多,我发现软技能的提升,是个很复杂很系统的工程,不仅仅是看几本书,学几点知识就能行的,除了冰山之上的一些技能,还需要冰山之下的一些更底层的认知和能力,除了内化的理解吸收,更加需要外化的行动改变。

  2.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改变自己:作为一个工程师,重构软件系统是我的本能,但是,我现在发现,有一巨大的需要不断重构的“系统”——就是我自己,我对对自己的认识、如何去改变自己,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我也看了一些在有些人眼里看起来像“成功学”的书。

  3. 情绪自治,缓解精神内耗:作为一个精神内耗很严重的人,我对心理学又着极大的兴趣,希望能从其中找到情绪自治的办法,自己和自己和解。

  4. 理解两性情感,认知亲密关系:作为一个大龄单身男青年,脱单也我目前的一个重要需求,但是我确实比较内敛,也有些“直男”,所以看了很多两性关系方面的书,希望能更好地理解情感、理解女性、理解亲密关系。

  5. 提高对世界的认识:这两年,经济下滑,行业低迷,然我对世界、对社会产生了非常多的疑惑。为什么经济会周期性地波动?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外面的世界会更好吗?未来会变好吗?……所以我也看了一些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相关的书籍。

  6. 娱乐消遣:我不打游戏,不怎么刷短视频,所以看书对我是个比较大的娱乐消遣活动,坦白承认,最爱看的是网文,最偏好的是历史穿越,因为时常书荒,所以也会看一些传统文学,可能别人觉得严肃的一些历史、文学类的书,对我而言其实也只是消遣。消遣类的书,不追求目的,只追求体验。

很多人说读书没什么用,我觉得是最开始就没想清楚自己读书想有什么用,如果带着目的去读,带着认知去行动,带着结果去复盘,那么就能看到,读书是有用的。

当然,拿“有用”去读书,算是一种工具理性,我们人类又不是完全理性的,常常需要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前面说到,大部分书都不会干巴巴地讲一些道理,一般都会讲一些故事。所以,“有用”之外,有时候也得看一些没那么有用的书,这就是前文提的主美甜蔬四类阅读。

主食、美食、甜食蔬菜阅读适当分配

主食阅读是解决当下实际需要的书,为了解决我们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当然,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学习的途径不止是从书里学,从课程学、从事学、从人学……从一切能学的地方学,为什么有些人不读书照样很聪明,就是他们虽然没从书里学,但是从更广阔的天地去学。

关于学习,在《软技能: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里面提到了一个技术十步学习法,我觉得非常不错,值得学习和实践:

技术学习十步法

美食阅读是追求更高精神思想追求的书,在解决了基本的需要之后,人们往往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比如像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等的经典书籍,这类书不是那么直接地“有用”,但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打动和改变我们的,也许就在这些“无用”之中。

甜食阅读主要是为了休闲娱乐,流行类的文学,比如武侠小说、网络文学。当然美食阅读和甜食阅读也常常交叉,有些美食阅读同样也很“甜”,阅读体验也让人愉悦。

蔬果阅读是工具性的阅读,可能是帮助理解、消化其它书籍的阅读,比如查的资料、百科全书等等。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书籍都一把抓,那怎么去分配阅读的投入呢?

主食阅读必不可少,应该投入最多的精力,没有主食吃不饱。美食阅读次要投入,光造碳水,缺少营养,没有美食吃不好。甜食阅读适可而止,甜食阅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能给我们带来阅读的正向反馈,但是也要适可而止,甜食多了蛀牙。蔬果阅读按需投入,蔬果阅读没有必要投入太多,按照需要,零散阅读就行了。

速读VS精读,广度VS深度?

读书应该先速读,再精读。我读书很快,很多书都是一扫而过,这也是我之前能看那么多书的原因,速度有两个目的,一是“观其大略”,先摸清楚这本书的骨架,二是选书,看看这本书值不值得投入。如果发现一本书,值得再读、精读,那就投入时间和精力,再去精读一遍,用“九要素读书法”去梳理,去输出对这本书的理解。

在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怎么权衡呢?一个路径是先广后深,在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里劝诫,大家要先去看一些通识的书,“不能通就不能专,不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比较幸运的是,在大学教育里,其实我们都已经完成了一些通识教育,打下了还不错的底子。

一个路径是先深后广,先围绕着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的需要,沿着一某一个主题去进行阅读,再去涉猎更多领域。在通识教育已经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先去专精一些主题,然后在以自己的需要为核心,去扩展一些其它的领域。

我现在读书有什么问题?

精力分配有问题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前面提到了专业:专业周边:未知领域=70:20:10的精力分配比例,我今年对专业领域的投入还是非常不足的。我之前在文章里说,“技术知识不太好,但也够用”,但是很快被现实打脸了——是真的不够用。

所以,还是要回归主线,在专业上投入更多的一些精力,技术+业务,继续学习和输出。专业的投入,也要以和当前工作相关的一些内部的技术和业务为主,通用的技术业务为辅。之前有人在朋友圈问我什么时候回归技术博主?就在最近!就在最近!

速读多,精读少

我现在速读了不少书,但精读地不多,今年已经过半,但是谈得上精读的书也就三五本。怎么才算精读一本书呢?要差不多能跟别人讲明白这本书,比如我现在写写的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当然,工作繁忙,而且未来学习的精力还是主要投入到专业上,所以未来大概一个季度精读一本书,或者一个主题吧。

转化差

在《海绵阅读法》里提到了一个阅读转化漏斗,阅读一定要“学以致用”,知识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在这一块我做的极差,阅读量我可以给打90分,思考量可以给自己打60分,行动量只能给自己打40分,改变量也只能打40分。用通俗点的话说,看的乱七八糟,说的头头是道,做的水尿巴汤。

阅读完一本书,我们通常要沉淀一些思考下来,要去揣摩、感悟,联系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这一部分才是我能内化吸收的东西。我之前读书,贴近自己太少,只是看了,或者复述了很多作者的东西。

内化吸收之后,我们要做出落地的行动,外化使用,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的实际场景当中。这一块我做的也很差,实战,一直是我的短板,我的理论和理解有时候让人感觉我像是要憋个大的,但是一实战,发现我拉了个大的。实战不行,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多实战。

我们最开始的行动,可能是基于一些预演、框架去做,但是练习多了、行动多了,很多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内化成我们的习惯。这一部分的转化,既要多行动,也要回归思考,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说句题外当然以后,以后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就不拿出来献丑了,不看广告看疗效。

阅读转化漏斗

读到坏书怎么办?

之前有人问我,读到坏书怎么办?我也确实读到过一些“坏书”,第一是还是要先筛书,一本书先速读先筛选,和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调性不符就不精读,这样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可控的。二是要批判,我们觉得一本书坏,那必然是觉得有它坏的地方,大可以去批判它,去辩驳它,这样也是对我们本来认知的一些巩固和系统提炼。比如我之前的文章被差评,那些长段差评的人,至少巩固了自己的观点,也不算没有收获。

怎么做读书笔记?

也有人问我怎么做读书笔记?我建议不要学我,我让大家看到的读书笔记,很多都要投入10+小时来产出。主要原因是作为写作多年的老司机,对写的东西有一些“洁癖”,比如最低的要求是结构清晰、图文并茂。大家大可不必如此,有点累,而且确实需要一些写作功底的积累。

如果觉得自己写作能力不太够,建议最开始输出读书笔记的时候,随意一些,一个点可以写,一条线可以写,一个面也可以写,按照自己觉得不是太难的方式输出。也有人问我文笔的事,担心文笔不好。我觉得文笔不要太刻意,说人话就好了,写东西的时候,想象是在和朋友说话,口语一些也无所谓,甚至可以用一些语音输入的软件,通过口语去完成输入。

我主要不是写读书稿的,技术文和散文写起来更擅长一些,对怎么写读书稿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文学类的,可以看看朱光潜的《谈读书》,这本书里给了一些朱先生的书评、序之类,完全是很好的范文。还有另外一本书,赵冰的《成为讲书人:阅读和表达的个人精进法》,这本书讲的就更加偏向面向大众的自媒体写法,大家也可以看看。



参考:

[1].《海绵阅读法》

[2].《谈读书》

[3].《如何阅读一本书》

[4].GPT老师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bicheng/2764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ava基本语法] 逻辑控制与方法

🌸个人主页:https://blog.csdn.net/2301_80050796?spm1000.2115.3001.5343 🏵️热门专栏:🍕 Collection与数据结构 (92平均质量分)https://blog.csdn.net/2301_80050796/category_12621348.html?spm1001.2014.3001.5482 🧀线程与…

一键解锁创意无界:高效AI生成古典肖像图片,轻松打造艺术化身

在数字化时代,创意与艺术的结合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你是否曾梦想过拥有一幅专属于自己的古典肖像画,却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画师或高昂的费用而望而却步?现在,这一切都将成为现实! 进入首助编辑高手的AI魔法智绘图板块…

你能不能手敲出Spring框架?

Spring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创始人Rod Johnson提出的IOC、AOP核心理念,反而不是其本身的技术。技术上今天可以有Spring春天,明天就可以有Autumn秋天。 核心理念有多重要?就如1871年巴黎公社的失败。公社在对抗法国zf和普鲁士占领军的背景下成立&…

英伟达开源 3400 亿巨兽:98% 合成数据训出最强开源通用模型,性能对标 GPT-4o

NVIDIA 最近开源了其大型语言模型 Nemotron-4 340B,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模型,它使用了高达 98% 的合成数据进行训练,并且在性能上与 GPT-4 相当。Nemotron-4 340B 包括基础模型、指令模型和奖励模型,支持 4K 上下文窗口、50 …

回答网友的一个Delphi问题

网友想在grid 中 加一个水印,俺就给他写了个例子。先靠效果: 这个例子 包含下面几步: 1、创建背景 dg_bmp:Tbitmap.Create; w: Image1.Picture.Bitmap.width; h: Image1.Picture.Bitmap.height; dg_bmp.width: w*2; dg_bmp.height: …

从入门到高手的99个python案例(2)

51. 列表和数组比较 - 列表通用,NumPy数组高效。 import numpy as np normal_list [1, 2, 3] np_array np.array([1, 2, 3]) print(np_array.shape) # 输出 (3,), 数组有形状信息 52. Python的内置模块datetime - 处理日期和时间。 from datetime import…

数据库MySQL——从0到1入门教程

Q:为什么需要MySQL? A:网络服务中,我们需要存储、管理大量的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安全、实现增删改查操作的高效,因此需要一个系统用来专门管理数据,以实现上述的高性能要求,数据库管理系统应需而生 八股如下…

自动化数据驱动?最全接口自动化测试yaml数据驱动实战

前言 我们在做自动化测试的时候,通常会把配置信息和测试数据存储到特定的文件中,以实现数据和脚本的分离,从而提高代码的易读性和可维护性,便于后期优化。 而配置文件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比如:ini、yaml、…

pdf structuredClone is not defined 解决

问题 部分手机系统的浏览器 pdf v2版本会出现 structuredclone is not defined 的报错,这是因为浏览器过低 解决 查看structuredClone的浏览器兼容性 structuredClone api 文档 polyfill 网站下方有个 polyfill的网址入口 可以解决低版本的兼容问题 相应网址…

笨蛋学算法之LeetCodeHot100_3_最长连续序列(Java)

package com.lsy.leetcodehot100;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Set;public class _Hot3_最长连续序列 {public static int longestConsecutive(int[] nums) {//创建set去重//对重复的数字进行去重Set<Integer> set new HashSet…

融合心血管系统(CVS)多视角信号的新架构新策略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和传感器的广泛采用&#xff0c;自动多视角融合&#xff08;MVF&#xff09;在心血管系统&#xff08;CVS&#xff09;信号处理方面取得了进展。然而&#xff0c;普遍的MVF模型架构通常将同一时间步骤但不同视角的CVS信号混合成统一的表示形式&#xff0c;忽…

redis的四种模式部署应用

这里写目录标题 redis应用redis单机部署redis主从redis哨兵Cluster模式 redis应用 redis单机部署 关闭防火墙[rootzyq ~]#: yum -y install wget make gcc gcc-c ...... [rootzyq ~]#: wget https://download.redis.io/redis-stable.tar.gz --2024-01-01 19:41:14-- https:/…

TypeScript 进阶,深入理解并运用索引访问类型提升代码质量

欢迎回来继续我们的“TypeScript进阶技巧”系列。上次我们深入探讨了如何使用Extract和Exclude实用类型来优化TypeScript的类型处理&#xff08; 《如何利用 TypeScript 的 Extract 提升类型定义与代码清晰度》和 《如何利用 TypeScript 的 Exclude 提升状态管理与代码健壮性》…

论文阅读笔记:Cross-Image Relational Knowledge Distillation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论文阅读笔记&#xff1a;Cross-Image Relational Knowledge Distillation for Semantic Segmentation 1 背景2 创新点3 方法4 模块4.1 预备知识4.2 跨图像关系知识蒸馏4.3 Memory-based像素到像素蒸馏4.4 Memory-based像素到区域蒸馏4.5 整体框架 5 效果 论文&#xff1a;http…

Redis和Docker

Redis 和 Docker 是两种不同的技术&#xff0c;它们各自解决不同的问题&#xff0c;但有时会一起使用以提供更高效和灵活的解决方案。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内存数据结构存储系统&#xff0c;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代理。它设计为解决MySQL等关系型数据库在处理大量读写访问…

MySQL数据操作与查询-T5 MySQL函数

一、数学函数和控制流函数 1、数学函数 &#xff08;1&#xff09;abs(x) 计算x的绝对值。 1 select abs(‐5.5),abs(10) &#xff08;2&#xff09;pow(x,y) 计算x的y次方的值。 1 select pow(2,8),pow(8,2) &#xff08;3&#xff09;round(x) 和 round(x,y) 对数字x进…

php遇到的问题

1、 underfined at line 3 in xxx.php , 错误提示&#xff0c;注释这行代码 // error_reporting(DEBUG ? E_ALL : 0); 目录&#xff1a;config/config.php

Ubuntu20.04部署Qwen2.openvino流程

下载代码 里面包含依赖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OpenVINO-dev-contest/Qwen2.openvino.gitpython环境配置 创建虚拟环境 conda create -name qwen2openvino python3.10 conda activate qwen2openvino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wheel setuptools pip install -r requirem…

CCAA质量管理【学习笔记】​​ 备考知识点笔记(二)

第三节 GB/T19001-2016 标准正文 本节为ISO9001:2015 标准条款的正文内容&#xff0c;各条款中的术语参照上节内容理解时&#xff0c;会很轻松。本节不再一一对各条款讲解。 引 言 0.1 总 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xff0c;能够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

这个网站有点意思,可做SPRINGBOOT的启动图

在 SpringBoot 项目的 resources 目录下新建一个 banner.txt 文本文件&#xff0c;然后将启动 Banner 粘贴到此文本文件中&#xff0c;启动项目&#xff0c;即可在控制台展示对应的内容信息。 下面这个工具很好用&#xff0c;收藏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