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化脓性颅内感染的治疗一直是界内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得益于医疗技术的持续革新与提升,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也获得了不断的更新与优化。在此背景下,北京精诚博爱医院所倡导的“分层引流”理念,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展现出了在有效控制广泛颅内感染方面的优势,为颅内感染的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分层引流”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涉及不同解剖层次的分层引流策略。在外科手术过程中,需打通从外部至内部的各个解剖层次。对于跨解剖层次的化脓性颅内感染而言,细菌的扩散范围常远超药物的弥散能力。在追求远期生存质量的背景下,尽可能地复原解剖层次至关重要。然而,复原后的抗感染治疗却面临重大挑战,因为药物浓度不足或有积液的层次内易于形成感染灶。从另一角度审视,感染治疗的效果并非单纯依赖于清理最为彻底的术区,而更在于避免遗漏的边边角角。因此,“分层引流”策略旨在解决手术盲区及残留感染所导致的复发问题。
二、关注脑脊液动力学层次的“分层引流”理念。这一层次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颅内感染,此类感染常伴随严重的化脓性改变及蛛网膜软脑膜增厚粘连,进而引发颅内及脊髓内脑脊液循环障碍。单独针对某一部位的治疗无法彻底消除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同样,单一部位的治疗亦不能代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全面控制。例如,在化脓性感染导致脑室、脊髓蛛网膜下腔积脓的情况下,不应仅局限于腰大池引流,而应同时实施脑室和腰大池的引流,以确保更为全面有效的治疗。
对于化脓性颅内感染晚期患者,由于颅内炎症导致的血脑屏障严重受损,使得药物治疗的效果变得有限。
肺炎克雷伯菌颅内感染,大量积脓
图示展现的是一个颅骨修补术后出现肺炎克雷伯菌颅内感染,并伴随大量积脓的病例。从片子中可以观察到室管膜存在急性炎症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脑室镜的广泛操作,结合后期的脑肿胀情况,患者在一周内极有可能出现双侧脑室粘连和多发孤立脑室形成的现象。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早期采取微创引流联合“恒压置换”的治疗方式可能更为适宜。
复杂的分层引流,携带时间并不长
分层引流技术在治疗此类感染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尽管在早期阶段,其操作相对复杂且维护较为辛苦,但它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跨越不同解剖层次的感染,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感染的迁延不愈,减少对脑组织的广泛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