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笑曲线”
在电子制造领域,“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由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于1992年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用于描述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附加价值分布。该曲线因形状类似“微笑”而得名,核心观点是: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位于两端(研发与品牌/服务),而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
如下图所示,左侧主要是研发、设计和材料采购。曲线的右侧主要包括品牌、物流、渠道和金融。如图所示纵轴是附加价值,可以看到两端的附加价值高、利润空间大,而“微笑曲线”下沉的中间地带则代表了组装制造环节,这个环节的附加价值最低。
制造阶段附加值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制造阶段的管理水平低下,以及由研发阶段因设计缺陷转嫁给制造阶段,从而造成制造阶段成本增加、利润下降。同时由于制造阶段的管理水平低下和研发阶段设计缺陷所衍生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问题给销售和售后服务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以“制造”应有的利润远远没有体现出来。
什么是“武藏曲线”
“武藏曲线”(Musashi Curve)是由日本索尼中村研究所(Sony中村研究所)调查了400家制造企业的“研究”、“开发、设计、试制”、“制造、组装”、“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中利润,在2004年提出的一种与“微笑曲线”相反的理论模型,用于解释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附加价值分布。其核心观点是:制造环节的附加值可能高于研发和销售两端,尤其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
武藏曲线的核心逻辑是:制造环节是附加值的核心。制造环节通过技术积累、工艺创新和垂直整合,可以形成高附加值(如半导体制造、精密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经验和数据(如良率优化、工艺改进)是研发和品牌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如下所示“武藏曲线”是一个与“微笑曲线”相反的拱形曲线,它表明的是真正最丰厚的利润是在"制造"上。
把工艺和制造归属于低附加值产业的认识的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的企业并没有真正懂得工业化的管理,也没有真正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管理层,管理层不懂什么是工艺,什么是生产,什么是现代的工艺生产管理。往往缩短制造时间最根本的举措就是实行可制造性设计。
“武藏曲线”和“微笑曲线”的差异
微笑曲线适用于标准化程度高、技术迭代快的行业(如消费电子)。微笑曲线只是一次周转,但实际研发销售投入的资金巨大,回收时间长,组装制造如果周围快的话,就能获得丰厚利润。
武藏曲线适用于技术密集、制造复杂度高的行业(如半导体、汽车)。如果能在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做到有效控制、降低制造成本,将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实际产业中,二者可能共存:例如苹果(微笑曲线)依赖台积电(武藏曲线)的先进制造能力。
武藏曲线与微笑曲线的对比维度表
维度 | 微笑曲线 | 武藏曲线 |
---|---|---|
附加值分布 | 两端高(研发/品牌)、中间低 | 中间高(制造)、两端相对低 |
理论背景 | 基于代工模式(如消费电子) | 基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半导体、汽车) |
战略侧重点 | 强调研发和品牌建设 | 强调制造环节的技术积累和工艺创新 |
典型行业 | 手机、PC、快消品 | 半导体、汽车、高端装备 |
代表企业 | 苹果(设计+品牌)、富士康(代工) | 台积电(制造)、丰田(生产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