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K优化等级:Default模式 和 O0模式
在支持浮点运算的MCU(如STM32的Cortex-M4或Cortex-M7系列)上,执行浮点运算的算法时,MDK编译器的优化等级配置为 default模式(通常是O1
或O2
)和 O0模式(无优化)会对代码的执行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以下是这两种模式的详细对比:
1. O0模式(无优化)
特点
- 编译器不会对代码进行任何优化,生成的代码与源代码完全一致。
- 所有变量和中间结果都存储在内存中,每次访问都需要从内存加载或存储。
- 浮点运算的中间结果也会频繁地存储到内存中,而不是保留在浮点寄存器中。
- 代码中包含大量冗余指令,例如不必要的加载和存储操作。
执行效率
- 内存访问频繁:每次浮点运算都需要从内存加载操作数,并将结果存储回内存。内存访问的速度远低于寄存器访问,导致性能瓶颈。
- 指令效率低:生成的代码可能包含大量冗余指令,增加了CPU的开销。
- 未充分利用FPU:虽然MCU配备了硬件浮点单元(FPU),但在
O0
模式下,编译器不会充分利用FPU的特性(如单指令多数据(SIMD)或并行计算)。 - 执行速度慢:由于频繁的内存访问和冗余指令,浮点运算的执行效率显著降低。
适用场景
- 调试阶段,需要代码与源代码完全一致,便于设置断点、单步调试等。
2. Default模式(通常是O1或O2)
特点
- 编译器会对代码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例如删除未使用的代码、简化表达式、将变量保留在寄存器中等。
- 浮点运算的中间结果会尽量保留在浮点寄存器中,减少内存访问次数。
- 可能会进行内联函数、循环展开、指令重排等优化,以提高执行效率。
执行效率
- 寄存器优化:频繁使用的变量和中间结果会保留在浮点寄存器中,减少内存访问次数。
- 指令优化:编译器会消除冗余指令,合并重复操作,并重新排列指令以更好地利用CPU和FPU的流水线。
- 充分利用FPU:优化后的代码会更好地利用FPU的并行计算能力,提高浮点运算的吞吐量。
- 执行速度快:由于减少了内存访问和冗余指令,浮点运算的执行效率显著提高。
适用场景
- 开发和测试阶段,兼顾性能和调试体验。
3. 性能对比总结
优化等级 | 内存访问 | 指令效率 | FPU利用率 | 执行速度 |
---|---|---|---|---|
O0 | 频繁 | 低 | 低 | 慢 |
Default | 较少 | 高 | 高 | 快 |
4. 总结
- O0模式:
- 无优化,代码与源代码完全一致,便于调试。
- 频繁的内存访问和冗余指令导致执行效率低。
- 适合调试阶段。
- Default模式:
- 进行基本或中等优化,减少内存访问,提高指令效率。
- 充分利用FPU的特性,显著提高浮点运算的执行效率。
- 适合开发和测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