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出自《左传》,意思是:不是我们同族的人,必定不与我们同一条心。
看起来很有道理,即使是投降、投靠的异族人,甚至被自己本族人深深伤害而怀有仇恨的人,也未必会完全背叛他们的族群。毕竟这是人类乃至事物的本性,同一个族群的个体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感应和共情,在关键时刻也许会泛起一丝的犹豫和同情。
然而,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族群只是一个方面,一些异族人虽然基因不同,但是在精神层面可能比一些本族人更像本族人。这也就是对于族群的划分标准的问题,例如按精神层面划分,也许会得到不一样的族群划分结果。例如白求恩大夫,虽然是加拿大人,但是在信仰上比大多数中国人还要坚定,从精神层面来分析,他才是的“本族人”。
有些“异族人”是真的不会怀有异心的,因为他们在自己从事的事业上是真正的“本族人”。更何况,有些人真的能够抛下种族观念,坚定地支持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