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提取不同位置的地形剖面线
二、将DEM转化为TIN
三、进行可视分析
四、进行山脊、山谷等特征线的提取
1、正负地形提取(用于校正)
2、山脊线提取
3、山谷线的提取
4、河网的提取
5、流域的分割
五、鞍部点的提取
1、背景
2、目的
3、要求
4、数据
5、算法思想
6、操作步骤
(1)正地形、等高线和晕染图的提取
(2)山脊线的提取
(3)反地形山脊(即山谷线)的提取
(4)鞍部点的提取
六、参考链接
一、提取不同位置的地形剖面线
(1)在菜单栏单击【Customize】-【Toolbars】-【3D Analyst】,在3D Analyst工具条中选择“插入线”。
(2)在dem图中画线。
(3)在3D Analyst工具中点击选择“剖面图”。
(4)生成的上述所画线段的剖面图。
二、将DEM转化为TIN
选择【3D Analyst Tools】-【Conversion】-【From Raster】-【Raster to TIN】,打开Raster to TIN对话框,选择dem图层,设置输出TIN路径和文件名,点击OK按钮,即可得到由dem转换的tin图层。
三、进行可视分析
(1)通视分析
I、在菜单栏单击【Customize】-【Toolbars】-【3D Analyst】,在3D Analys工具条中单击“视现瞄准线工具”,打开视现瞄准线对话框,在地形表面上分别点击确定观测点和目标点位置。出现通视线,红色表示不可视,绿色表示可视。
II、3D Analys工具条
III、视现瞄准线对话框
IV、通视线
(2)视点分析
I、选择【3D Analyst Tools】-【Raster Surface】-【Curvature】,在打开的Curvature对话框中选择输入dem数据,点击OK按钮即可得到输出的栅格图层。
II、输出栅格
四、进行山脊、山谷等特征线的提取
1、正负地形提取(用于校正)
(1)在ArcToolbox中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Neighborhood(领域分析)】-【Focal Statistics(焦点统计)】,在打开的Focal Statistics对话框中选择输入dem数据,利用领域分析方法以11*11的窗口计算平均值,计算结果命名为meandem。
(2)点击【Spatial Analyst Tools】-【Map Algebra(地图代数)】-【Raster Calculator(栅格计算器)】,在打开的Raster Calculator对话框中对dem数据和meandem做减法运算。计算结果命名为xin。
(3)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重分类)】-【Reclassify(重分类)】,对运算结果重分类。在弹出的Reclassify对话框中选择xin图层,分级界限为0,将大于0的区域属性值赋为1,小于0的区域赋值为0,命名为“zhengdixing”。另一次将小于0的区域属性值赋值为1,大于0的区域赋值为0,命名为fudixing。
2、山脊线提取
(1)填充洼地。点击【Spatial Analyst Tools】-【Hydrlogy(水文分析)】-【Fill(填洼)】,在打开的Fill对话框中选择输入dem数据,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为Fill_dem。
(2)计算水流方向。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Hydrology(水文分析)】-【Flow Direction(流向)】,在打开的Flow Direction对话框中选择输入Fill_dem数据,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为flowdirfill。
(3)计算汇流累积量。点击【Spatial Analyst Tools】-【Hydrology(水文分析)】-【Flow Accumulation(流量)】,在弹出的Flow Accumulation对话框中选择输入flowdirfill数据,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为flowacc1。
(4)汇流累积量为零值的提取。打开【Spatial Analyst Tools】-【Map Algebra】-【Raster Calculator】,在打开的Raster Calculator对话框中输入公式:"flowacc1" == 0,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为facc0。
(5)对facc0进行领域分析。点击【Spatial Analyst Tools】-【Neighborhood】-【Focal Statistics】,在打开的Focal Statistics对话框中选择输入facc0数据,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为neiborfacc0。 (3*3 mean)
(6)打开【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表面分析)】-【Contour(等值线)】,生成dem的等值线图,命名为Contour_dem;
打开【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表面分析)】-【Hillshade(山体阴影)】,生成dem的山体阴影晕渲图,命名为Hillshade_dem。
(7)在neiborfacc0图层上右键选择属性,进行重新分级,分为2级,这时不断调整分级临界点,并以等值线图和晕渲图作为辅助判断,属性值越接近1的栅格越有可能是山脊线的位置,最终确定的分界阈值为0.5541。
(8)将进行过二值化的neiborfacc0进行重分类为Reclass_neiborfacc0,将属性值接近1的那一类的属性值赋值为1,其余赋值为0。【Spatial Analyst——重分类——重分类】
(9)打开栅格计算器,输入命令: "Reclass_neiborfacc0" * "zhengdixing",以消除那些存在于负地形区域中的错误的山脊线。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为:shanjixiannoworry。
(10)对shanjixiannoworry图层重分类,所有属性不为1的栅格属性赋值NO DATA,这样就得到了山脊线,命名为Shanjixian。【Spatial Analyst——重分类——重分类】
3、山谷线的提取
打开栅格计算器,输入公式:Abs(“dem”-5000),得到与dem地形完全相反的反地形数据。剩下提取山谷线的步骤就和提取山脊线完全相同。
计算过程中的数据名称分别为:水流方向数据flowdirfan,汇流累积量数据flowacc2,零值汇流累积量nbfaccfan,对flowaccfan进行3*3领域分析求均值后的结果数据为flowacc0fan,并将其分级改为2级,分级阈值为0.65677。
4、河网的提取
(1)填充洼地
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Hydrology】-【Fill】,在打开的Fill对话框中选择输入dem数据,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为filldem。
(2)生成水流方向
点击【Hydrology】-【Flow Direction】,在打开的Flow Direction对话框中选择输入filldem数据,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fdirfill。
(3)计算汇流累积量
打开【Hydrology】-【Flow Accumulation】,在打开的Flow Accumulation对话框中选择输入fdirfill数据,输出上数据文件名flowacc。
(4)提取河网
I、提取河网栅格数据
打开栅格计算器,输入公式:Con(“flowacc”>800,1),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streamnet。
II、提取河网矢量数据
打开【Hydrology】-【Stream to Feature】,在打开的Stream to Feature对话框中选择输入streamnet数据和fdirfill数据,输出矢量数据文件名StreamT_streamn3。
5、流域的分割
(1)提取流域盆地
打开【Hydrology】-【Basin】,在打开的Basin对话框中选择输入fdirfill数据,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basin。
(2)生成集水流域
I、提取Streamlink
打开【Hydrology】-【Stream Link】,在打开的Stream Link对话框中输入streamnet和fdirfill数据,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streamlink。
II、集水流域的生成
打开【Hydrology】-【Watershed】,在打开的Watershed对话框中输入fdirfill和streamlink数据,输出栅格数据文件名watershed。
五、鞍部点的提取
1. Spatial Analyst——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输出:anbuqu)
"flowacc0" * "facc0fan"
2. Spatial Analyst——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输出:rasteranbu)
"zhengdixing" * "anbuqu"
3. Spatial Analyst——重分类——重分类(输出:rasteranbu2)
=0→NO DATA
4. 转换工具——由栅格转出——栅格转点(输出:anbudian)
5. 对照等高线和山体阴影人工剔除伪鞍部点
具体步骤如下:
1、背景
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点是重要的地形控制点,它和山顶点、山谷点及山脊线、山谷线等构成地形特征点线,对地形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因此,因此,对这些地形特征点、线的分析研究在数字地形分析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鞍部点的特殊地貌形态,是的鞍部点的提取方法较山顶点低谷底点更难,目前都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
2、目的
利用水文分析的方法提取地形鞍部点;
通过多种GIS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要求
利用水文分析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相应功能提取样区地形鞍部点。
4、数据
25m分辨率的DEM数据。
5、算法思想
鞍部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可被认为是原始地形中的山脊和反地形中的山脊回合的地方,因此可通过提取正反地形的山脊线并求其交点,获得鞍部点,鞍部点的提取流程如下图所示。
6、操作步骤
(1)正地形、等高线和晕染图的提取
同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一样,由于鞍部点的整体位置是处于山脊上的,需要提取正地形以过滤那些在负地形上的错误的点。正地形的提取方法为:先用焦点统计算出DEM的平均meandem,再使用栅格计算器计算平均meandem和dem的差值,使用重分类将其分为两级,分级界线为 0,将大于 0 的区域赋值为1(即为正地形),小于 0 的区域赋值为0,命名为zhengdixing;另一次将小于0的区域赋值为1(即为负地形),大于0的赋值为0,命名负地形。利用【Spatial Analyst】|【表面分析】|【等值线】和【Spatial Analyst】|【表面分析】|【山体阴影】分别提取样区等高距为40m的等高线数据ctour和样区的晕染图hillshade。
(2)山脊线的提取
山脊的提取与上述山脊线的提取一样。分别是进行洼地填充、水流方向提取、汇流累积量的计算、汇流累积量等于0的提取。
(3)反地形山脊(即山谷线)的提取
反地形山脊的提取与上述山谷线的提取过程完全相同。分别是基于原始DEM计算出反地形DEM数据(计算中是利用原始DEM减去3000);基于反地形DEM数据提取水流方向数据;基于水流方向数据进行汇流累积量的计算;提取汇流累积量为0的栅格。
(4)鞍部点的提取
I、利用【Spatial Analyst 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工具将提取出的山脊线数据和山谷线数据相乘,结果为鞍部区。
II、利用同样的方法将鞍部区和正地形相乘,就得到了鞍部点的栅格数据anbudian。
III、重分类鞍部点栅格数据,将所有0值赋为NODATA数据,属性为一的保持不变,得到Reanbudian。
IV、将栅格数据Reanbudian转换成矢量数据鞍部点,配合等高线和晕染图对矢量形式的鞍部点数据进行编辑,剔除那些处于样区边缘以及内部的伪鞍部点。
注意:这里山脊和反山脊的提取只需要提取到流量等于0的地方。
六、参考链接
(1)【GIS实验】山脊山谷鞍部提取
https://blog.csdn.net/rodericklr/article/details/140178675
(2)Arcgis中山脊线,山谷线的提取,以及流域的分割
https://blog.csdn.net/qq_40323256/article/details/90320180?spm=1001.2014.3001.5506
(3)用ArcGIS进行地形鞍部的提取方法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728376536&ver=5553&signature=OXfhwKOoxl9PPfsQhgTvdB39LKuiILBcn4j*V36aHphQpssZJqxSB5hkZVKP9Jp0HkNULAa5X5Ms*YIvw9gK0laiUC7vgk8ahkurLAVtUVhf75fGU0XNpLjzkDhwV-Kg&ne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