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老师帮助:
自己能有一些见解,让老师明白你是需要帮助的。
尽量让老师的帮助有正反馈。
增强自己表现力,多刷存在感(要和自己能力尽量适配)
不要羞于求助,内心戏不要太多,要多表达,让别人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至少别人知道什么做对了,什么做错了)
老师也是人,平等对待,祛魅,他们是帮助我们的,要以我们自己为中心。
跟着导师学什么?
1. 工作模式: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学习能力。
观察导师的工作模式,怎么利用碎片闲暇时间。怎么最大限度利用自己的科研资源的?哪些是看着毫无意义但其实能在其中学到新的知识的。
2.目标导向:学习知识未来美好生活的手段,不要集中在怎么当一个好学生身上。
怎么设置和完成一项工作的具体计划的。哪些和自己重合度比较高,哪些和自己重合度较低。观察导师为完成任务所作的前期准备和时间节点的设定。观察导师在处理棘手事件时的反应和心态。观察在面临选择时,所做的取舍。哪些是底线,哪些是可以妥协的。
要知道自己该学什么?
3.科研敏感性:
4.表达逻辑:简单直观的把问题说清楚
编书——锻炼框架搭建的逻辑
课题申报书——内容提炼的逻辑
学位论文——科技语言使用选择的能力
口头表达逻辑的训练:
导师做汇报工作的时候,看他节奏感控制,主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能否现场进行发散和拓展。
导师做指令下达性质工作时,体现出的内容是否具备全面性,完整性是否高效
书面表达逻辑的训练:
反复学习分类一些重要资料,高级别的科研课题中标的申报书,项目咨询招投标的资料,,规范,标准的征询意见稿。看明白后尝试模仿撰写。
研一写好文章,学号课程,接触一定就业需求
研二学就业知识,找实习企业,(优先外企,实习
研三,继续学,找工作写论文
【干货】研究生能从导师身上学到什么?听听我的视角。_哔哩哔哩_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