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企业业务系统的纷纷建设,提升业务处理效率的同时,也将企业的整体主价值链流程分成了一段一段的业务子流程,很多情况下存在数据上报延迟、业务协作不顺畅、计划反馈不及时、库存积压占资多……都可以从数据入手去解决。
- 关注数据的产生与打通,打通的是什么?是业务流程;
- 开展数据的清洁与贯通,贯通的是什么?是业务流程;
- 基于数据的信息流的贯通,是企业业务状态透明可视的基础工作。
“财务一张表”场景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运营数据的深刻理解和及时应对。
xx集团总部正是基于这一深刻理解,倾力打造了一套运营监控系统,致力于全面、实时且精准地收集并追踪集团下属二级子集团单位的各项运营指标及重大项目进程,以期真正落实“数据驱动管理、决策与创新”的理念,有效提升整体运营表现。
其中,财务板块作为集团运营分析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xx集团总部的管控重点,需要下属二级子集团给xx集团总部上报“财务七阶段”数据,分别为预付款、设计款、进度款、到货款、安装款、投运款、质保款。
二级子集团也需要收集三级成员单位的财务数据,由二级子集团整理为“一张表”后上报给XX集团总部。
“财务一张表”怎么收集数据
xx集团总部需要收集下属5个子集团的财务七阶段数据,每个子集团下属仍有几十家三级成员单位,涉及到从各自的三级成员单位财务部、营销部收集相关明细数据。
目前集团“财务一张表”的数据收集与上报流程,如下图所示:
数据收集包括系统填报和线下收集两种,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不同部门重复录入的数据存在不一致,需要线下对比,整合
七个阶段的数据填写涉及成员单位的不同部门:市场部负责填写阶段1数据,项目管理部负责填写阶段2数据,……,财务部负责填写阶段7数据。所有阶段中均存在基础信息字段(合同号、工程号、项目名称等),财务部门与市场部门均对基础信息字段进行了维护,存在基础数据不一致问题。
问题二:数据质量差,在不规范数据的核查、更改上耗费精力较多
基础信息数据通过多部门人工填写,填写内容未进行约束,导致数据不一致问题频发,存在大量人工核查数据质量的工作量,数据上报效率低下。例如:组织架构、项目等主数据填写不一致、不规范的问题频繁出现。
- 组织基础数据:存在行政组织名称中英文括号混用,名称手动填写“有限公司”、“责任公司”等,不规范数据占比15%。导致无法归集到xx集团总部已有的组织统计维度中,致使上报不成功,被打回重填。
- 合同基础数据:①合同号存在未填写、汉字等问题,不规范数据占比约5%;②合同签订日期格式不规范。在通过合同号查找之前的累计开票金额时,为空及不规范的情况将直接导致xx集团总部在关联数据时出错,致使统计结果不准确。
问题三:数据填报不及时,影响收集时效性,每月将耗费一周才能完成数据整合
数据填报涉及多家子集团的多家三级成员单位的财务部、营销部、项目管理部等,由于线下邮件方式收集,填报状态及进展不透明,常常三级成员单位填报不及时影响二级子集团给xx集团的最终上报时间,影响集团总部给二级单位的评价。
如何获取“财务一张表”数据
为解决二级子集团、三级成员单位在财务七阶段数据上报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目前填报流程,如下图所示:
- 打通财务七阶段的“一张表”建立
将分散的七个阶段报表进行合并,形成财务七阶段一张表,彻底规避基础信息数据重复录入问题。
- 基于填报平台内置质量校验规则
每个二级子集团建立专门的组织,制定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确保主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统一数据填写标准,确保16个关键字段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对组织、项目类主数据制定了详尽的标准体系,涵盖了属性标准、编码规则、数据字典以及数据质量判定准则等。并将枚举值嵌入到填报平台中,完成了内置16项业务数据填报验证规则,确保数据在源头规范化处理。
- 填报平台内置了从子集团到三级成员单位的填报流程
梳理各子集团中三级成员单位针对“财务一张表”的填报部门与人员,在填报平台中固化填报流程,串联各部门间的协同作业,让数据填报及确认按照内嵌的流程开展,各部门协同更加高效。同时,“财务一张表”全部实现线上化填报,全面提升了企业数据填报质量与效率。
“财务一张表”的建设成效
如今,通过将分散的七阶段报表合并形成七阶段“一张表”,对于使用该数据的xx集团总部来说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及时性,这些改革措施也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方案实施后,数据上报的成功率由原先的40%提升至90.3%,数据上报效率由原先的一周缩短到现在的一天,既方便又准确地获取到了子集团的财务运营数据,辅助集团开展决策。与此同时,子集团也率先拉通三级成员单位策划并成立了基础数据专项治理工作组,开展了子集团管控三级成员单位的各项经营数据所依赖的基础数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