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树的直径:
树的直径的性质:
性质1:直径的端点一定是叶子节点
性质2:任意点的最长链端点一定是直径端点。
性质3:如果一棵树有多条直径,那么它们必然相交,且有极长连续段(可以是一个点,交点为树的中心)
性质4:树T1的直径为x,y,树T2的直径为s,t。现有一边u,v与两颗树相连,新树的直径端点一点是x,y,s,t中的两个
树的直径求解方法:
树的直径的端点
树的中心
树的中心求解:
树的中心两个性质:
证明:
公共点公共边的求法:
总结:
一、树的直径的四个基础性质
二、树的直径相关求解问题
树的直径:
定义:树的直径是树上两点间距离的最大值。即树中最远的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树的直径,连接这两点的路径被称为树的最长链。
链1) 5- 7 - 8 -3
链2) 1- 4 - 7 - 8 - 3
直径为17
树的直径的性质:
性质1:直径的端点一定是叶子节点
证明:假设直径s-t外存在一点p相连->s-t-p st+tp>st<sp 不成立
性质2:任意点的最长链端点一定是直径端点。
证明:
性质3:如果一棵树有多条直径,那么它们必然相交,且有极长连续段(可以是一个点,交点为树的中心)
证明:
性质4:树T1的直径为x,y,树T2的直径为s,t。现有一边u,v与两颗树相连,新树的直径端点一点是x,y,s,t中的两个
证明:
性质4分析:
uv连接后有两种情况
1.新直径不过uv,即现直径为st或为xy。2.新直径过uv,则现直径为
max(vs,vt)+max(ux,uy)+uv。
这两种情况都能保证新直径端点为x,y,s,t中的任意两个。新直径为以上三个中最大值。
连边uv求新树直径最小:
引理性质4可知:
st与xy不变,此时只能减下过uv的直径大小。以max(vs,vt)为例,要使该值最小,则v应当在树的中心位置,这样vs与vt越均衡。
同理u也应该在T2的树的中心位置。
连边uv求新树直径最大:
与前面一致,以max(vs,vt)为例,要使得该值最大,则v应当选择直径端点位置。
因此uv选择各自直径的端点位置时,直径最大。
树的直径求解方法:
引理性质2:任意点的最长链端点一定是直径端点。
方法:随意找一个点x,进行dfs找到最长链的端点s,再以端点s做第二遍dfs,此时可以找到直径的第二个端点t。此时端点s到t的距离就是树的直径。
树的直径的端点
通过记录父亲节点的方式能够把直径上的所有点全部记录下来。
在树中,直径端点是常用点(假设端点为s,t),我们树上任意一点p所能到的最大距离,只有可能是到ps或pt
找到所有点到两个直径端点的距离方法
法一(朴素方法):
求出直径端点后,以每个点为根做dfs,找到根节点到端点的距离。
复杂度O(N2)。
法二(优化方法):
第一次从任意点出发,必然能到达直径的一个端点s。
第二次从s点进行dfs找到端点t,此时记录所有点到s的距离。
第三次从t点进行dfs,记录所有点到t的距离。
复杂度:O(n)
树的中心
概念:以树的中心为根时,从该根到每个叶子节点的最长路径最短,使得路径和平衡。
树的中心求解: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求解任意一点到两端点的距离,即根据性质2可很轻松得到每个点能到的最长路径。求出每个点后的路径后,一次遍历便可知树的中心点。
树的中心两个性质:
性质1:树的中心一定在直径上,且趋向于中点位置
性质2:树的中心可以有一个(单中心),也可以有两个(双中心)
证明:
引理性质2,若树的中心p不在直径st上,st上有一点q与直径联通。中心点能到的最远距离为:
max(qs,qt)+pq,若要使得该值最小,pq应当为0,因此p在直径上。
同时为了让max(qs,qt)更小,树的中心要在直径中点处。
直径公共点证明与求解方法
以当一颗树存在多条直径时,引理性质3,公共边一定连续,因此可以直接对公共点/边进行求解
公共点公共边的求法:
找到直径左右端点s,t,从左往右遍历直径上的点进行
dfs,如果某点r在直径外找到一点与到右端点t距离相同,点r右边的点一定不是公共点。
同理,从右往左遍历直径上的点进行dfs,如果某点l在直径外找到一点与到左端点s距离相同,l左边的点一定不是公共点。此时,l->r就是我们直径的公共点。
因此我们只需要找到公共点边界l,r即可。使得l尽可能靠右,r尽可能靠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