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模型?一文读懂大模型的基本概念

大模型是指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本文从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大模型领域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行区分,并就大模型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分类、泛化与微调进行了详细解读,供大家在了解大模型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本文目录如下:

· 大模型的定义
· 大模型相关概念区分
· 大模型的发展历程
· 大模型的特点
· 大模型的分类
· 大模型的泛化与微调

1. 大模型的定义

大模型是指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这些模型通常由深度神经网络构建而成,拥有数十亿甚至数千亿个参数。大模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和预测性能,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任务和数据。大模型在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推荐系统等。大模型通过训练海量数据来学习复杂的模式和特征,具有更强大的泛化能力,可以对未见过的数据做出准确的预测。

ChatGPT对大模型的解释更为通俗易懂,也更体现出类似人类的归纳和思考能力: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使用海量数据训练而成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其巨大的数据和参数规模,实现了智能的涌现,展现出类似人类的智能。

那么,大模型和小模型有什么区别?

小模型通常指参数较少、层数较浅的模型,它们具有轻量级、高效率、易于部署等优点,适用于数据量较小、计算资源有限的场景,例如移动端应用、嵌入式设备、物联网等。

而当模型的训练数据和参数不断扩大,直到达到一定的临界规模后,其表现出了一些未能预测的、更复杂的能力和特性,模型能够从原始训练数据中自动学习并发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特征和模式,这种能力被称为“涌现能力”。而具备涌现能力的机器学习模型就被认为是独立意义上的大模型,这也是其和小模型最大意义上的区别。

相比小模型,大模型通常参数较多、层数较深,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和更高的准确度,但也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来训练和推理,适用于数据量较大、计算资源充足的场景,例如云端计算、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

2. 大模型相关概念区分:

大模型(Large Model,也称基础模型,即Foundation Model),是指具有大量参数和复杂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

超大模型:超大模型是大模型的一个子集,它们的参数量远超过大模型。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通常是具有大规模参数和计算能力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例如 OpenAI 的 GPT-3 模型。这些模型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参数进行训练,以生成人类类似的文本或回答自然语言的问题。大型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文本生成和智能对话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GPT 和ChatGPT都是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语言模型,但它们在设计和应用上存在区别:GPT模型旨在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并处理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如文本生成、翻译、摘要等。它通常在单向生成的情况下使用,即根据给定的文本生成连贯的输出。

ChatGPT:ChatGPT则专注于对话和交互式对话。它经过特定的训练,以更好地处理多轮对话和上下文理解。ChatGPT设计用于提供流畅、连贯和有趣的对话体验,以响应用户的输入并生成合适的回复。

3. 大模型的发展历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萌芽期(1950-2005):以CNN为代表的传统神经网络模型阶段

· 1956年,从计算机专家约翰·麦卡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开始,AI发展由最开始基于小规模专家知识逐步发展为基于机器学习。

· 1980年,卷积神经网络的雏形CNN诞生。

· 1998年,现代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LeNet-5诞生,机器学习方法由早期基于浅层机器学习的模型,变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为自然语言生成、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后续深度学习框架的迭代及大模型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探索沉淀期(2006-2019):以Transformer为代表的全新神经网络模型阶段

· 2013年,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Word2Vec诞生,首次提出将单词转换为向量的“词向量模型”,以便计算机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文本数据。

· 2014年,被誉为21世纪最强大算法模型之一的GAN(对抗式生成网络)诞生,标志着深度学习进入了生成模型研究的新阶段。

· 2017年,Google颠覆性地提出了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结构——Transformer架构,奠定了大模型预训练算法架构的基础。

· 2018年,OpenAI和Google分别发布了GPT-1与BERT大模型,意味着预训练大模型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主流。在探索期,以Transformer为代表的全新神经网络架构,奠定了大模型的算法架构基础,使大模型技术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迅猛发展期(2020-至今):以GPT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阶段

· 2020年,OpenAI公司推出了GPT-3,模型参数规模达到了1750亿,成为当时最大的语言模型,并且在零样本学习任务上实现了巨大性能提升。随后,更多策略如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HLF)、代码预训练、指令微调等开始出现, 被用于进一步提高推理能力和任务泛化。

· 2022年11月,搭载了GPT3.5的ChatGPT横空出世,凭借逼真的自然语言交互与多场景内容生成能力,迅速引爆互联网。

· 2023年3月,最新发布的超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PT-4,具备了多模态理解与多类型内容生成能力。在迅猛发展期,大数据、大算力和大算法完美结合,大幅提升了大模型的预训练和生成能力以及多模态多场景应用能力。如ChatGPT的巨大成功,就是在微软Azure强大的算力以及wiki等海量数据支持下,在Transformer架构基础上,坚持GPT模型及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进行精调的策略下取得的。

4. 大模型的特点

· 巨大的规模: 大模型包含数十亿个参数,模型大小可以达到数百GB甚至更大。巨大的模型规模使大模型具有强大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

· 涌现能力:涌现(英语:emergence)或称创发、突现、呈展、演生,是一种现象,为许多小实体相互作用后产生了大实体,而这个大实体展现了组成它的小实体所不具有的特性。引申到模型层面,涌现能力指的是当模型的训练数据突破一定规模,模型突然涌现出之前小模型所没有的、意料之外的、能够综合分析和解决更深层次问题的复杂能力和特性,展现出类似人类的思维和智能。涌现能力也是大模型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 更好的性能和泛化能力: 大模型通常具有更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能够在各种任务上表现出色,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

· 多任务学习: 大模型通常会一起学习多种不同的NLP任务,如机器翻译、文本摘要、问答系统等。这可以使模型学习到更广泛和泛化的语言理解能力。

· 大数据训练: 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数据来训练,通常在TB以上甚至PB级别的数据集。只有大量的数据才能发挥大模型的参数规模优势。

· 强大的计算资源: 训练大模型通常需要数百甚至上千个GPU,以及大量的时间,通常在几周到几个月。

· 迁移学习和预训练: 大模型可以通过在大规模数据上进行预训练,然后在特定任务上进行微调,从而提高模型在新任务上的性能。

· 自监督学习: 大模型可以通过自监督学习在大规模未标记数据上进行训练,从而减少对标记数据的依赖,提高模型的效能。

· 领域知识融合: 大模型可以从多个领域的数据中学习知识,并在不同领域中进行应用,促进跨领域的创新。

· 自动化和效率:大模型可以自动化许多复杂的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如自动编程、自动翻译、自动摘要等。

5. 大模型的分类

按照输入数据类型的不同,大模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语言大模型(NLP):是指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领域中的一类大模型,通常用于处理文本数据和理解自然语言。这类大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它们在大规模语料库上进行了训练,以学习自然语言的各种语法、语义和语境规则。例如:GPT系列(OpenAI)、Bard(Google)、文心一言(百度)。

· 视觉大模型(CV):是指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CV)领域中使用的大模型,通常用于图像处理和分析。这类模型通过在大规模图像数据上进行训练,可以实现各种视觉任务,如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图像分割、姿态估计、人脸识别等。例如:VIT系列(Google)、文心UFO、华为盘古CV、INTERN(商汤)。

· 多模态大模型:是指能够处理多种不同类型数据的大模型,例如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数据。这类模型结合了NLP和CV的能力,以实现对多模态信息的综合理解和分析,从而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数据。例如:DingoDB多模向量数据库(九章云极DataCanvas)、DALL-E(OpenAI)、悟空画画(华为)、midjourney。

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大模型主要可以分为L0、L1、L2三个层级:

· 通用大模型L0:是指可以在多个领域和任务上通用的大模型。它们利用大算力、使用海量的开放数据与具有巨量参数的深度学习算法,在大规模无标注数据上进行训练,以寻找特征并发现规律,进而形成可“举一反三”的强大泛化能力,可在不进行微调或少量微调的情况下完成多场景任务,相当于AI完成了“通识教育”。

· 行业大模型L1:是指那些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大模型。它们通常使用行业相关的数据进行预训练或微调,以提高在该领域的性能和准确度,相当于AI成为“行业专家”。

· 垂直大模型L2:是指那些针对特定任务或场景的大模型。它们通常使用任务相关的数据进行预训练或微调,以提高在该任务上的性能和效果。

6. 大模型的泛化与微调

模型的泛化能力:是指一个模型在面对新的、未见过的数据时,能够正确理解和预测这些数据的能力。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模型的泛化能力是评估模型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什么是模型微调:给定预训练模型(Pre-trained model),基于模型进行微调(Fine Tune)。相对于从头开始训练(Training a model from scatch),微调可以省去大量计算资源和计算时间,提高计算效率,甚至提高准确率。

模型微调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少量带标签的数据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再次训练,以适应特定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模型的参数会根据新的数据分布进行调整。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它利用了预训练模型的强大能力,同时还能够适应新的数据分布。因此,模型微调能够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减少过拟合现象。

常见的模型微调方法:

· Fine-tuning:这是最常用的微调方法。通过在预训练模型的最后一层添加一个新的分类层,然后根据新的数据集进行微调。

· Feature augmentation:这种方法通过向数据中添加一些人工特征来增强模型的性能。这些特征可以是手工设计的,也可以是通过自动特征生成技术生成的。

· Transfer learning:这种方法是使用在一个任务上训练过的模型作为新任务的起点,然后对模型的参数进行微调,以适应新的任务。

大模型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核心技术,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大模型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巨大的潜力,为人类万花筒般的AI未来拓展无限可能性。


👉AI大模型学习路线汇总👈

大模型学习路线图,整体分为7个大的阶段:(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大模型实战案例👈

光学理论是没用的,要学会跟着一起做,要动手实操,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去,这时候可以搞点实战案例来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模型视频和PDF合集👈

观看零基础学习书籍和视频,看书籍和视频学习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果的方式,跟着视频中老师的思路,从基础到深入,还是很容易入门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学会后的收获:👈

• 基于大模型全栈工程实现(前端、后端、产品经理、设计、数据分析等),通过这门课可获得不同能力;

• 能够利用大模型解决相关实际项目需求: 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利用大模型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数据,提高数据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因此,掌握大模型应用开发技能,可以让程序员更好地应对实际项目需求;

• 基于大模型和企业数据AI应用开发,实现大模型理论、掌握GPU算力、硬件、LangChain开发框架和项目实战技能, 学会Fine-tuning垂直训练大模型(数据准备、数据蒸馏、大模型部署)一站式掌握;

• 能够完成时下热门大模型垂直领域模型训练能力,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 大模型应用开发需要掌握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框架等技术,这些技术的掌握可以提高程序员的编码能力和分析能力,让程序员更加熟练地编写高质量的代码。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web/34363.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win7 的 vmware tools 安装失败

没有安装vmware tools的系统屏幕显示异常。桌面是比较小的图像,四周是黑边在 vmware 软件里 方法1,下补丁 https://www.catalog.update.microsoft.com/Search.aspx?qkb4474419 方法2,使用老版vm tools http://softwareupdate.vmware.com/c…

Linux测试端口的连通性的四种方法

方法一、telnet telnet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因此可以通过telnet来测试端口的连通性,具体用法格式: telnet ip port说明: ip:是测试主机的ip地址 port:是端口,比…

【差分数组】个人链接-Leetcode-2249. Count Lattice Points Inside a Circle

题目链接:https://leetcode.cn/problems/count-lattice-points-inside-a-circle/description/ 题目大意:给出一系列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在这些圆内部(边缘也算)的格点的数量。 思路:简单的思路就是暴力…

【ARM】MDK工程切换高版本的编译器后出现error A1137E报错

【更多软件使用问题请点击亿道电子官方网站】 1、 文档目标 解决工程从Compiler 5切换到Compiler 6进行编译时出现一些非语法问题上的报错。 2、 问题场景 对于一些使用Compiler 5进行编译的工程,要切换到Compiler 6进行编译的时候,原本无任何报错警告…

各大广告商竞相厮杀下,诞生了一个偏门的副业方式

前段时间,想买摩托车,但是媳妇不让买,所以我打算偷偷买,然后萌生了去摆摊赚钱的想法,但是还没有实施就在网上接触到了“某赚”APP,于是一发不可收拾,用我的话来说,我做的不是副业&am…

佑驾创新A股夭折再冲港股:三年亏损超5亿,商业化盈利难题何解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日前,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佑驾创新)递表港交所,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佑驾创新曾于2023年8月启动A股上市辅导,但2024年5月公司终止了与辅导机构的上市…

软考-软件设计师

软考 软考科目 软考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含金量相对不够,高级考试有难度,所以大多数人都在考中级,中级也分很多科目,我考的是软件设计师(已经通过)。 合格标准 考试分为上午题和下午题…

Web框架基础知识

什么是框架? 盖高楼,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就是高楼的主体,基础功能。 把很多基础功能已经实现了(封装了)。 框架:在基础语言之上,对各种基础功能进行封装,方便开发者,提高开发效率。e.g&#xff…

CDN加速怎么实现缓存Range请求

背景说明 使用天翼云CDN加速后,如果用户访问的文件较大,且客户端会发起Range请求,则需要参考本文进行设置,确保Range请求可以缓存。 详细信息 天翼云CDN加速,默认不开启Range回源和完整文件回源,此时如果…

python实例代码 - 多层感知机预测销售情况

多层感知器预测销售情况 将一种广告投放到TV、newspaper、radio上时不同组合的情况会对应不同的销售量。 # -*- coding:utf-8 -*- # PredicateAdvertise.py # 多层感知器预测销售情况 # 将一种广告投放到TV、newspaper、radio上时不同组合的情况会对应不同的销售量。 import …

【ai】trition:tritonclient yolov4:部署ubuntu18.04

X:\05_trition_yolov4_clients\01-python server代码在115上,client本想在windows上, 【ai】trition:tritonclient.utils.shared_memory 仅支持linux 看起来要分离。 client代码远程部署在ubuntu18.04上 ubuntu18.04 创建yolov4-trition python=3.7 环境 (base) zhangbin@ub…

基于matlab的图像灰度化与图像反白

1原理 2.1 图像灰度化原理 图像灰度化是将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的过程,使得每个像素点仅包含一个灰度值,从而简化了图像的复杂度。灰度化原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亮度平均法 原理:将图像中每个像素的RGB值的平均值作为…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GAN

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s)是一种由 Ian Goodfellow 等人在2014年提出的深度学习模型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s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两个神经网络(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对抗过程&#…

深度分析:Apache Hadoop及其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引言 在大数据处理领域,Apache Hadoop因其强大的分布式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已成为数据密集型应用的核心技术。自2006年开源以来,Hadoop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支持各种数据处理任务。本文将深入分析Hadoop的核心特点&am…

VMware vCenter Server 8.0U3 发布下载 - 集中式管理 vSphere 环境

VMware vCenter Server 8.0U3 发布下载 - 集中式管理 vSphere 环境 Server Management Software | vCenter 请访问原文链接:https://sysin.org/blog/vmware-vcenter-8-u3/,查看最新版。原创作品,转载请保留出处。 作者主页:sys…

Python项目开发实战,网站App平台注册用户分析_案例教程编程实例课程详解

在Python项目开发实战中,针对网站或App平台注册用户进行深入分析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有助于了解用户行为、优化产品功能,还能为市场推广和决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以下是一个详细的用户分析流程,涵盖数据收集、预处理、分析以及结果呈现等关键环节。 一、引言 在数字化时代…

如何解决ssh远程连接自动断开的问题

文章目录 1. 问题描述2. 配置SSH设置2.1 调整服务器端的设置2.2 调整客户端的设置 3. 调整用户断开时长 1. 问题描述 SSH 远程连接断开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在网络不稳定或长时间没有活动时。文本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技巧来保持 SSH 连接稳定和避免断开。 2. …

新手指南:如何用 VSCode 编写 Go 语言入门代码

本章教程,主要介绍如何在VSCODE中,运行GO语言的入门代码。 一、准备一个GO语言代码 一个很简单的代码,用GO语言在控制台打印输出:Hello, World! package mainimport "fmt"func main() {fmt.Println("Hello, World!") }二、安装GO语言SDK 下载地址:

flex的三个参数

参考 flex布局(grow shrink basis) flex中有三个参数分别是grow shrink basis flex-grow 属性定义项目的放大比例,默认为0,即如果存在剩余空间,也不放大。只要不为0就会占用剩余空间 flex-shrink 属性定义了项目的缩小比例,默认为…

基于Python/MNE处理fnirs数据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脑科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市面上也已经有了许多基于MATLAB的优秀工具包及相关教程,如:homer、nirs_spm等。而本次教程将基于Python的MNE库对fNIRS数据进行处理。 本次教程基于:https://mne.tools/stable/aut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