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硬件工程师能够通过面试,已经证明是能够胜任硬件工程师职责,当然胜任的时间会延迟,而不是当下,为什么呢?因为学校学习和公司做产品,两者之间有差异,会需要适应期。今天来看看新人硬件工程师在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点。
1)低级错误
绘图有一些基础规则,新人刚从理论中脱离,进入实践,绘图时无所适从,不知道不能这样/那样搞。
2)画图无思路
主管或者前辈布置一个任务,说了一遍,感觉听明白,可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感觉没听明白,可是好像又大概知道一些,但是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3)散养、无人教
对产品一无所知或只知道名称,不知道如何搭建环境,不知道如何工作,就感觉是一个盲盒,内部机制完全不知道,也没有纸质文档或者pdf,茫然,无所适从,感觉身边的工程师都挺忙,没人教,没人关心,遇到了前辈,也只是问问进度和困难点,但是不知道如何描述,感觉每日没有进度,度日如年。
4)需求无重点,或者抓不住重点
讲了如何绘图,可是需求和电路对不上,比如画一个简单的线序转板,不知道转板连接器的定义是什么意思,如何把两个不同的名称连接在一起。
5)学习AD/PADS/Cadence软件
布置任务,熟悉公司当前使用的绘图软件,但是学习起来感觉进度很慢,前辈觉得自己学习慢,怀疑是不是自己学习能力不够,适应不了这种节奏,心里压力大。
6)datasheet/guide design看不懂
datasheet/guide design是英文文档,新人看不懂或者看的很慢,感觉很简单的电路,就是搞不定
7)根据产品性能和功能需求,设计框架图
全新的东西,从来没有接触过,绘图总是不得要领,怎么画都感觉代表不了自己的想法
8)焊接
说到焊接,估计会说学校里也焊接过,但是新人工程师要过关的其中一项就是焊接,焊接电阻、电容、电感、电源芯片、引脚100pin以内,学习,学习、学习。
9)元器件认不全
元器件听过没见过,或者见过但是形状不一样,比如贴片和插件,见到实物对不上过往的知识点,也不好意思问,觉得粗浅了,比如插件电阻和贴片电阻,插件电阻是色环识别阻值,贴片电阻是科学计数法识别阻值,阻值容易识别不了,其实还有一种精密电阻识别法,区别于前面提到的两种,比如10C就是10K阻值。
10)测试仪器认不全,也不会使用
测试电源现需要线性电源、鳄鱼夹、电子负载、示波器、电流表,这些仪表中有个别是过往没有见过的,需要学习仪器操作,没有现成手册,需要口口相传,询问操作流程,当然也可以网上搜索型号,找说明书,但是询问前辈是最快的,能够快速上手。
11)对机构没感觉
电路板焊接后需要固定在机构上,在绘制原理图时,需要预留固定孔,固定孔的直径,是否有电气属性,制版时需要如何摆放固定孔,不影响走线且美观;元器件有限高,比如盒子小,高度优先,需要考虑电路板元器件最高的那一个,高度一定要高于该元器件,不然,盒子回来后会造成无法组装使用;对外的接口摆放位置确定,直接影响到Layout布线,以及成品外观美感。
12)未完待续
......
新人工程师出现上面的问题都是正常的,切莫妄自菲薄,熟悉是有一个过程的,没有谁能够一蹴而就,你的前辈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新人工程师属于助理工程师级别,遇到问题一定要问,这是最省成本也是最快的,能够融入到公司现有的硬件工程师中,进而成长为初级工程师。
我之前写过几篇文章,其中有两篇和本主题相关,与君共勉。
《[技术闲聊]我对电路设计的理解(一)-新人入行》
《[技术闲聊]我对电路设计的理解(二)-突飞猛进的第一年》
文章讲述了曾经遇到的新人工程师在公司的一些问题和一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