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虚拟滚动是什么?
前端虚拟滚动是一种用于优化长列表或大量数据展示的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只渲染用户当前可见区域的数据,而不是一次性渲染整个列表或数据集。
在传统的列表渲染中,如果数据量很大,渲染所有数据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特别是在滚动时。虚拟滚动通过动态计算可见区域的位置和需要渲染的数据范围,只渲染可见区域内的部分数据,并在滚动时实时更新渲染的内容。
总结下就是:
- 接口返回了大量数据,前端将大量数据保存起来;
- 虚拟滚动的策略是:因为无论你返回了多大的数据量,用户可以看到的永远只是可视区域展示的数据,只是大量数据的很少一部分,所以保证可视区域的数据正常渲染就行。
二. 虚拟滚动怎么实现?
先上代码直观体验下
index.vue
<template><div class="container"><my-virtual-scroller :items="list" /></div>
</template><script>
import myVirtualScroller from './myVirtualScroller.vue'
// 模拟一个长列表
const list = []
for(let i=0; i<10000; i++) {list.push({id: i,label: `virtual-list ${i}`})
}
export default {components: {myVirtualScroller},data() {return {list: list}}
}
</script><style scoped>
.container {height: 300px;border: 1px solid #ccc;
}
</style>
myVirtualScroller.vue
// 传入数据可以实现虚拟滚动事件
// 这是一个封装好的子组件 传入数组进行渲染
<template><!-- 最底层的可视区容器 --><div ref="list" class="infinite-list-container" @scroll="scrollEvent($event)"><!-- 中间的可滚动区域,z-index=-1,高度和真实列表相同,目的是出现相同的滚动条 --><divclass="infinite-list-phantom":style="{ height: listHeight + 'px' }"></div><!-- 最上层的可视区列表,数据和偏移距离随着滚动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div class="infinite-list" :style="{ transform: getTransform }"><divclass="infinite-list-item"v-for="item in visibleData":key="item.id":style="{ height: itemSize + 'px' }">{{ item.label }}</div></div></div>
</template><script>
export default {name: "MyVirtualList",props: {//父组件传过来的数据items: {type: Array,default: () => [],},//可视区域每一项的高度 没有传参的话默认高度是100pxitemSize: {type: Number,//没有高度的话 高度会默认是100pxdefault: 100,},},computed: {//列表总高度listHeight() {// 计算当前传值数据的总长度 * 每个盒子的高度 计算出所有数据的整体高度return this.items.length * this.itemSize;},//可视区列表的项数visibleCount() {return Math.ceil(this.screenHeight / this.itemSize);},//可视区列表偏移距离对应的样式getTransform() {return `translate3d(0,${this.startOffset}px,0)`;},//获取可视区列表数据visibleData() {// 截取出可视区域显示的盒子 进行渲染return this.items.slice(this.start,Math.min(this.end, this.items.length));},},mounted() {// 获取可是区域的高度this.screenHeight = this.$refs.list.clientHeight;// 开始this.start = 0;// 结束this.end = this.start + this.visibleCount;},data() {return {screenHeight: 0, //可视区域高度startOffset: 0, //偏移距离start: 0, //起始索引end: 0, //结束索引};},methods: {scrollEvent() {//当前滚动条滚动位置let scrollTop = this.$refs.list.scrollTop;//此时的开始索引 使用当前滚动条高度 / 盒子高度 拿到的是当前是哪一个盒子为第一个this.start = Math.floor(scrollTop / this.itemSize);//此时的结束索引//获取到当前第一个盒子的数值 加 计算好可视区域可容纳多少盒子的值this.end = this.start + this.visibleCount;//此时的偏移距离this.startOffset = scrollTop - (scrollTop % this.itemSize);},},
};
</script><style scoped>
.infinite-list-container {height: 100%;overflow: auto;position: relative;
}.infinite-list-phantom {position: absolute;left: 0;top: 0;right: 0;
}.infinite-list {left: 0;right: 0;top: 0;position: absolute;
}.infinite-list-item {line-height: 50px;text-align: center;color: #555;border: 1px solid #ccc;box-sizing: border-box;
}
</style>
虚拟滚动的思路总结如下:
1. 确定视窗位置:通过获取列表滚动区域的scrollTop属性,确定当前视窗的位置;
2. 计算需要渲染的节点:根据视窗位置和子节点的高度,计算出需要真实渲染的节点范围。可以使用Math.floor(scrollTop/itemHeight)和Math.ceil(viewHeight/itemHeight)来确定起始索引和渲染的节点数量;
3. 移动渲染的节点到视窗内:将需要渲染的节点移动到视窗内,可以通过修改节点的位置或使用其他方式实现;
4. 按需加载数据:根据滚动位置,动态加载相应的数据,只加载当前视窗可见范围内的数据,减少数据量和渲染负担;
5. 处理滚动事件:监听滚动事件,根据滚动位置实时更新需要渲染的节点和数据。
三. 虚拟滚动示例代码难点解析
1. 可视化容器为什么要包裹两个盒子,并且设置绝对定位?
第一个盒子(类名为"infinite-list-phantom")的作用:
其总高度为内容的总高度,主要要为了撑起父盒子,使父盒子有滚动条。
第二个盒子(类名为‘infinite-list’)的作用:
这个要可视区域,是用户所能看到的界面,也是数据渲染的界面。
至于为什么要设置绝对定位,是因为需要第二个盒子覆盖第一个盒子,以满足第二个盒子展现在可视界面。
2. 为什么要设置:style=“{ transform: getTransform }”?
原因如下:
- 因为可视界面区域有限,在滚动后,会展示总的内容区域和可视区域不相交的部分,在可视区域就会出现部分或全部空白。
- 滚动的过程本质要内容区域的位置变化,其变化的数值可以通过scrollTop来查看;
- 通过transform的作用,抵消scrollTop的位置变动,使得我们看到的还是原先的可视区域位置的dom节点,只不过在滚动的过程中,渲染数据会改变。
3.为什么要设置偏移距离?
相关代码如下:
//此时的偏移距离this.startOffset = scrollTop - (scrollTop % this.itemSize);
原因如下:
- 为了使得滚动的时候有动态效果,体验会更好;
- 可以尝试将scrollTop - 改成 scrollTop + 测试,就可以更好的去理解2、3点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