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主要问题也不同。天下的大气候,自然就要左右王朝的小气候。权臣篡位,得先有权臣。但是,如果当权臣都没有了,又怎么可能有权臣篡位呢?这是一个社会基础的变化。宋以后的主要矛盾是中原和草原的争锋较量,内部问题被外部问题掩盖了。所以,内部斗争就只能让位于外部斗争了。这是一个外部时势的变化。所以,宋以后,基本就没有权臣权臣篡位了。
01.权臣是一个制度设计的问题
第一个堪为权臣的,当属秦末的赵高。赵高离篡位仅有一步之遥,只要再狠一点儿,篡位就没啥大问题。
赵高能够成为权臣,主要是制度设计的问题。秦汉之时的丞相,权力极大,是政府领袖。而皇帝呢?只是国家领袖。丞相府的十三曹,就能甩开朝堂九卿单干。皇帝的秘书班子,也就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这些个设置,联络宫廷与朝堂的御史中丞还是御史大夫的副手。尚书算是能够染指政务的,但还要从属于九卿中的少府。所以,只要丞相想搞事情,皇帝根本就拦不住。赵高只要能当上丞相,那其他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不仅丞相府的设置足够他专权,而且还能统领百官、辖制九卿,所以搞出个指鹿为马也就不稀奇了。
汉承秦制,但汉武帝做了改革,极大地加重了内朝的权力、削弱了外朝的权力,特别是丞相的权力。内朝有了侍中、大将军、大司马这些设置。所以,汉武帝之后就从制度上防止了丞相做大、成为权臣。但是,内朝也能出权臣啊。到了西汉末年,权臣王莽就篡位了。王莽当时的职位是什么?是大司马。本属内朝的官员,在做大后也成了外朝。这个趋势,皇帝也改变不了。
东汉末年的权臣,主要是外戚和宦官,比如大将军何进和宦官集团十常侍。为什么是这些人?因为皇帝更相信他们,而不相信朝堂上的豪族士大夫们。
唐朝推行群相制,一般是2到4个宰相,这就是为了防止权臣的出现。但唐朝却没能防止宦官专权。所以,皇帝防止来、防止去,却怎么也防不住,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02.豪族士大夫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豪族士大夫是一股持续千年的势力。皇帝要争取权力,看似是在跟丞相抢、跟朝堂夺,但实际上就是在跟这些人斗。
这伙人是在汉武帝之后逐渐形成的,这就是当时的社会基础。汉武帝之前,主要是功勋集团。但这伙人老了、死了,也就没了。而豪族和士族却不是一代人或两代人的问题。
皇帝要治理国家,但是依靠自己一个人肯定不行。所以,就必须设置百官。宋以前的文武百官,跟平民没啥关系,主要就是豪族士大夫。因为当官起码得认字,而读书识字在当时都是稀缺技能。印刷术出现和成熟以前,穷人和平民根本就别想读书。所以,豪族士大夫这伙人,皇帝想用也得用、不想用也得用。
但是,豪族士大夫根本就不好使。为什么不好使?因为这伙人的力量太强。袁绍一家四世三公,这一家都是堪当宰辅的人才吗?根本就不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老袁家实力太强,门生故吏遍天下,领军人物就必须当宰辅。这种事连皇帝也决定不了。豪族在起初是地方豪侠,但后来就不以武犯禁了,而是以文干政,从地方势力晋升为庙堂势力。
所以,你别指望这伙人能对皇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当面顶撞皇帝都是家常便饭。
晋武帝司马炎向群臣提问:自己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大臣刘毅上来就开怼:我看你跟汉桓帝、汉灵帝差不多。晋武帝当然不开心,本来让你们拍马屁,结果你们直接开骂。于是,据理力争:我平定东吴、我统一天下,汉桓帝和汉灵帝怎么能跟我比。刘毅也不示弱:汉桓帝和汉灵帝卖官赚了钱、还知道放到国库里,您卖官赚了钱都装自己腰包了,所以您还不如汉桓帝、汉灵帝。
刘毅要放到清朝皇帝哪里,早被砍脑袋了。但是,在晋朝却无所谓,司马炎打哈哈、给自己找台阶:桓帝和灵帝的朝堂上可没你这种忠臣,说明我还是比他们强。然后,这件事就过去了。
这事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皇帝真缺钱;一个是皇帝拿朝臣们真没辙。这伙人根本就不怕皇帝。那怎么办?
于是,皇帝和豪族这两股势均力敌的势力就只能搞斗争了。斗争的结果,就一定会斗争出权臣来。皇帝为了压制豪族士大夫,就拼命重用宦官和外戚。比如亡西汉的王莽,乱东汉的何进与十常侍,要么是外戚、要么是宦官。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就完全是宦官来主导朝堂。而豪族士大夫们也不会闲着,也一定会推出自己的领袖人物。曹魏的司马氏、东晋的当轴士族。唐朝就更彪悍了,不仅斗出了李林甫和杨国忠这样的理财官僚,而且还斗出了安禄山等将军集团。
03.宋以后为什么很难出现权臣了
三个原因,一是印刷术的成熟和普及,平民能够产生士大夫,而且平民士大夫能够取代豪族士大夫;二是豪族被消灭,安史之乱杀掉一波、黄巢起义杀掉一波、朱温建梁扫荡了残余;三是科举制的规范和成熟,皇帝可以在豪族和权贵之外建立自己的职业官僚队伍。
所以,宋以后的文武百官,主要是通过科举晋身的平民士大夫。这伙人的命运就完全控制在皇帝手中,于是绝对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就可以建立了。
同时,制度的演化,也在向着更倾向于皇帝的方向发展。
秦汉的丞相,跟隋唐的宰相,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秦汉之时,开府丞相的权力极大,丞相不仅敢当面顶撞皇帝,而且自己写个批示,就能把皇帝的宠臣给干掉。
秦朝丞相李斯,如果能狠下心来,那他完全可以越过秦二世,直接把赵高拉出宫来、然后砍掉脑袋。
西汉丞相申屠嘉,就是因为宠臣邓通没行礼,然后就让人拿着自己的手令把邓通传到丞相府。要不是文帝派人来得及时,申屠嘉肯定就把邓通给宰了。
唐朝的宰相要杀人,就得先当宠臣、再当权臣,然后也不能想杀谁就杀谁,而是得有李林甫和杨国忠那样的修为。
宋以后,就完全不行了,因为制度设计上就不允许。即便是身居宰辅高位、即便还是皇帝的宠臣,也远不如秦汉隋唐之时。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兵权和政权基本上就彻底分离了。权臣的权力再大也没法染指兵权,没有兵权也就没法篡位了。唐朝的宦官之所以专权朝堂,是因为宦官们掌握着王朝最强的神策军,而且还在各地藩镇安插了监军使。中央和地方的军队,宦官们全能染指。但是,明朝的太监能染指军队吗?完全不可能,所以魏忠贤即便权压朝堂,也不及崇祯的一道圣旨。
以上这些的底层逻辑就是社会基础的变化,豪族社会逐渐被平民社会所取代,所以皇帝能够有一批听话的代理官僚,权臣也就难以出现了。
04.还有一个大格局的转变,天下矛盾日益突出
王朝的权力核心,是皇权和相权的你争我夺。但天下的权力逐鹿,则是中原和草原的你死我活。
秦朝亡于农民起义和六国复辟,西汉亡于外戚王莽,东汉亡于黄巾起义和地方割据,隋朝亡于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唐朝亡于藩镇和宦官。这都是内部问题。
宋朝呢?北宋亡于女真人的入侵,于是北宋变南宋,南宋被蒙古的大元所消灭。明朝亡于农民起义,但之后就是满清入关,南明就是满清给灭的。这都是外部问题。
外部问题就是天下矛盾日益突出,也就是中原和草原的较量。传统国家就三个主要问题,一个是朝堂,皇权和相权之争;一个是内政,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一个就是边地,也就是与草原的问题。到了宋以后,前面的两个问题虽然仍旧重要,但第三个问题却最重要。因为中原和草原的较量已经白热化,成为主要矛盾。
要么中原想出办法,不仅打服草原而且统治草原;要么就是草原想出办法,不仅攻入中原而且建立统治。否则,这两股势力在宋以后就不会消停。
三国乱世就是自顾自地搞中原战争,而且顺带手:曹操还能把北方蛮夷给收拾了、孙权和诸葛亮也能把南方蛮夷给收拾了。南北朝的北齐和北周,可以一边中原逐鹿、一边花钱买太平,草原的柔然还能消停地在北方呆着。但是,唐末五代十国乱世,契丹人就一定要进来,即便无法入主中原也要宰割幽云十六州。
这个外部形势的变化,也就阻止了权臣的产生,以及权臣篡位的可能。外部势力总是虎视眈眈,内部矛盾也就只能一直被压制。所以,即便皇权和相权争斗不断、即便庙堂与江湖博弈不止,但任何一方也要先把草原问题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05.最后总结
宋以前之所以权臣不断、篡位常常,主要原因是集权的制度设计有漏洞、豪族的社会基础有可能。还有,就是中原王朝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搞斗争。
宋以后之所以权臣难再、篡位鲜有,主要原因是平民的社会基础已经形成,皇帝能够拥有一批本质上更忠诚的代理官僚,同时集权的制度设计不仅逐渐修复了漏洞,而且向着有利于皇帝权力的方向演变。还有,就是中原和草原的这个天下矛盾成为宋以后的主要矛盾,压制了内部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