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23年春节后的时候有了读博的想法,到今天刚好一年多一点,之所以申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吧,同时自己也没觉得读博很难怎么样的,也还年轻感觉还学得动,唯一难受的就是读博时间成本太高,综合考虑之下还是决定申请一下,如果没学校要就彻底打消念头了。
个人情况:
- 教育:211本+985硕,工科专业
- 论文:中文EI(控制与决策,二作)
- 英语:六级飘过
- 获奖:校奖学金三四次
- 专利竞赛:无
出于对未来的规划考虑,我决定只向上或者平级申请。由于个人论文方面较弱,所以只联系了C2和平级985的学校,邮件回复率还是比较高,不过套磁过程很消耗精力,所以也没有联系太多博导,最后与四个学校的博导达成初步意向,并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始了材料准备与复试。
报名了四个院校,按照复试时间:
- 哈工大:材料审核通过,复试未通过。
- 华南理工:材料审核通过,复试有点水未通过。
- 西安交大:材料审核通过,复试放弃未参加。
- 上岸的学校:材料审核与复试通过。
战绩:1胜2负1弃权
分析原因:哈工大是强学历政策,更倾向于双9的学生,非双9的只要了极少数。西安交大虽然过了初试,不过自觉希望渺茫,没有参加的必要。华南理工的机器人研究院不是特别想去,只准备去刷刷经验,也没好好准备就没过。上岸的学校材料审核排名倒数,复试翻盘上岸。原计划是最后一所也没过的话就不申请了,认真工作了。只能说这一次运气还是可以。
申博总结:个人感觉学历和论文占比55开,如果有强学历+强论文还是随便申请的,不过随着申博越来越卷,对论文的要求也变高了,现在竞争对手好多都是1区2区好几篇,打不过。英语占比不太大,基本上过了六级就行,不怎么看英语。我觉得这次我能上岸也是靠本硕学校好一点,才弥补了论文的劣势。如果本硕不太好的建议还是多发点论文。
btw,申博没必要找中介,中介也帮不了你什么,还得看自己实力水平,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建议,不如自己去套套瓷,就知道能碰一碰哪种层次的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