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信息技术服务知识
3.2 运维、运营和经营
3.2.1 运维
- 1、运维是运行维护的简称,是一种IT服务形态。
- 2、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GB/T29264-20l2)中,对运行维护服务(operation maintenance service)给出的定义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方法,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对其信息系统的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及安全等提供的各种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
- 3、运维是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内容最多、最繁杂的部分,是对信息系统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以及其他相关的支持和服务。
- 4、运维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基础设施、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以及依赖于IT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业务应用等信息系统,其范围可以是单个IT基础设施的运维,也可以是整体IT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的总体运维。
- 5、运维服务交付内容主要包括咨询评估、例行操作、响应支持和优化改善。
- 6、在《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GB/T29264ˉ20l2)中’将运行维护服务分成基础环境运维、硬件运维服务、软件运维服务、安全运维服务、运维管理服务和其他运行维护服务六类。
- 7、在《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l部分:通用要求》(GB/T28827.l-20l2)中给出了供方运维服务的能力模型,该模型定义了运行维护服务能力的四个关键要素:人员、资源、技术和过程,每个要素通过关键指标反映应具备的条件和能力。模型也给出了供方为持续提升运维能力的管理方法。
3.2.2 运营
- 定义:运营是对组织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等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运营强调以经营为中心,是把投入的资源(生产要素)按照特定要求转换为产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
- 目的:运营的目的是保证正常的业务开展。
- 对象:运营管理的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
- 运营过程:运营过程不仅是—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增值的过程,它是运营的第一大对象。
- 运营系统:运营系统是指上述转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它的构成与转换过程中的物质转换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对应
- 运营管理:运营管理指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3.2.3 经营
- 内容:一是筹划并管理(如企业等);二是泛指计划和组织;经营需要有经营者(主体)、经营对象(客体)、经营权(实现手段)和经营载体(组织)。
- 思想:企业的经营思想是指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它是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构成的对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包括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长远观念、社会观念。
- 计划:经营计划的特点:决策性、外向性、综合性、激励性;经营计划的任务:(1)把经营目标具体化(2)分配各种资源(3)协调生产经营活动(4)提高经济效益
- 目的: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在—定时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成果。企业经营目标不止一个,其中既有经济目标’又有非经济目标;既有主要目标,又有从属目标,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个目标体系,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决定企业长期发展方向、规模、速度的总目标或基本目标。
第二层是中间目标,分为对外与对内目标。对外目标包括产品、服务及其对象的选择、定量化,如产品结构、新产品比例、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对内目标就是改善企业素质的目标,如设备目标、人员数量、比例目标,材料利用、成本目标等。
第三层是具体目标,即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合理化与效率目标。如劳动生产率、合理库存、费用预算以及质量指标等。 - 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指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以实现其任务和目标一系列工作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