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点:产品客制化、依赖人工,工程量大、细节多,验收困难
户外通讯机房无疑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信息心脏”,承载着信息交换、传输与处理的重任。建设一座质量过关的户外通讯机房是保障通信稳定运行的基石。
通常建设一个户外通信机房,需要在厂内先完成组件生产,然后发送到异地工地现场。到达现场后由有经验的工人完成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隐蔽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安全防护系统调试,到最后需要客户验收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客户痛点:产品客制化、质量难把控、验收细节回溯难
1 施工标准化不足
客制化与标准化的矛盾:机房多需根据现场环境定制方案,但缺乏针对不同场景的《标准化作业手册》,工人依赖经验施工,工艺一致性差。
细节管控盲区:隐蔽工程(如防雷接地焊接、线缆屏蔽层处理)易被忽视,质量隐患后期暴露。
2 施工过程管理缺失
无痕化施工:工人未实时记录关键工序(如防雷焊接点防腐处理、预埋管线位置标记等),导致数据断层。
非结构化数据堆积:纸质记录、照片分散存储,验收时需人工整理上百份文件,效率低下。
3 问题回溯困难
长周期项目断层:跨季度施工导致隐蔽工程(如预埋管线走向)难以追溯。
责任界定模糊:若未记录防水层施工时间/操作人员,后期渗漏时无法追责。
4 客户验收疑虑和投诉赔付
客户要求提供验收报告:实施交付过程中缺乏过程关键节点记录,仅提供验收签字单,客户提出补充施工细节后才能验收。
客户要求事故赔偿:项目交付后出现漏水故障等事故,客户要求制造单位赔付。
安宝特解决方案:图形化作业指导书、实时监控、过程记录、自动报告、分析导出
1 图形化作业指导书:快速构建产品装配质检、施工节点标准作业流程
标准化作业系统的一大亮点,便是无代码图形编辑功能。无需专业编程知识,管理人员仅需通过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就能轻松定制各类作业内容。
无论是机房设备安装、线缆铺设,还是日常巡检流程,皆可通过简单的拖拽、连线操作,搭建出贴合实际需求的标准化作业流程。
这种方式不仅极大降低了流程制定的难度,还能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快速生成个性化的作业标准,确保每个环节都精确无误。
2 实时监控与过程记录:全程守护作业执行
作业过程实时监控功能,全方位跟踪作业进展。借助先进的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系统能够实时采集作业现场的关键数据,如设备运行参数、人员操作步骤等。
同时,结合AI图像识别技术,对隐蔽工程、设备安装位置、线缆连接情况等进行实时图像捕捉与分析。
一旦发现作业流程出现偏差或异常情况,如设备安装角度不符合标准、线缆标识模糊不清等,系统可联系后台专家、提醒相关人员及时纠正。
这种实时反馈机制,确保了作业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执行,将潜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有力保障了通讯机房建设的质量与安全。
3 自动生成报告并分析导出:精准记录与高效回溯
作业完成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详细报告。报告不仅涵盖了施工作业执行的全过程数据,还借助AI技术对各项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深度质量判断。
从设备生产发货,到施工过程,事无巨细,一一记录在案。
报告不仅为项目验收提供了清晰、准确的依据,确保项目质量符合预期标准。同时,在后续需要进行质量回溯时,也能迅速定位问题根源,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的项目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实现内容:标准化、灵发布、严执行、智能防错、报告追溯
- 生成产品质量标准,工程建设指导作业文件库
- 图形化&语音命令交互执行
- 质量控制体系(专家座席,关键点在线验收)
- 严执行,实时过程监控和通话指挥
- 验收报告自动生成和过程追溯
成果与价值:提效、保质
企业通过应用“标准化作业系统”实现:
- 施工缺陷率下降40%
- 施工过程可追溯记录整理用时缩短95%
- 验收争议处理时长缩短70%
- 跨单位协作效率提高80%(减少纸质文件编造与往返时间)
- 运维阶段故障定位速度提升60%
- 客诉事件减少75%
行业普适性
需求痛点的普适性:在户外机房行业中,大多户外机房都存在施工标准化不足、过程管理不到位和项目验收回溯困难等痛点。例如,许多项目工程仍严重依赖少数有经验的工人,质量控制点过程记录缺少,验收材料整理困难情况。
方案的普适性:越来越多的户外机房建设企业考虑采用“标准化作业系统”来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通过加强质量控制点的过程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对于户外机房建设的工程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安宝特方案同样适用于建筑施工、风电施工、电站施工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