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技术爱好者,我总是对各种协议、各种功能感兴趣,两周前我想为我的开源项目ChatCraft集成视频通话功能,我就开始了对应技术的研究,然后我盯上了WebRTC。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恶补了大量有关WebRTC的知识,并在最后,成功实现了视频通话功能。我想,我这次尝试值得分享。所以就这样……如果你还感兴趣,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这篇文章是实战的前置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一起来学习WebRTC的相关知识吧!
什么是WebRTC
网页即时通信(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是一个支持浏览器(不局限于浏览器,例如在App中使用,只需要自己实现音频、视频的采集,传输即可)进行实时语音对话或视频对话的API。简单来说,有了WebRTC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API就可以给浏览器和App提供实时通信(RTC)的功能。
而在 WebRTC 推出之前,开发实时音视频交互应用的成本高昂且技术挑战多·,包括音视频编解码、数据传输、延迟、丢包、抖动、回声处理…等问题。现在就简单了,例如视频通话时,音频因为环境或其他问题导致的有噪声、回声干扰,如果不做处理,用户体验会很差,而WebRTC提供了 3A 算法 + NetEQ,让实时环境中的声音处理及互动体验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WebRTC主要用来做什么
WebRTC是不局限于浏览器的,只要使用设备的IP链接可到达,且符合WebRTC规范的就可以互相连接。所以,能应用的领域就非常多。举几个现在常见的例子:
- 共享桌面
- 视频/语音聊天
- 视频会议
- 云端游戏
- P2P网络加速
- …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对WebRTC有了一个最基础的基本概念了,知道它会出现在什么应用场景下,如果你还感兴趣的话,那就让我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在WebRTC中发生了什么?
让我来通过一个场景小故事,告诉你在WebRTC中发生了什么~
故事开头: 从前,在一个数字世界里,有两个神秘的实体,它们分别被命名为A和B。A是一位智慧的编码者,B则是一位梦想的解码者。
过程: A和B都拥有着珍贵的信息,但它们需要一种安全的方式来分享这些信息。于是,A开始寻找通向B的神秘通道。它穿越虚拟的网络山川,寻找能够连接到B的公共路径。A仔细检查自己的数字身份,确保自己可以被其他实体识别。同时,它还检查了自己的数字路由器,确保可以传递信息给B。
与此同时,B也在为这次神秘相遇做准备。它同样寻找通向A的路径,准备好自己的数字身份和路由器。A和B收集了大量信息,包括加密方式、安全参数和视频编解码器,这些信息构成了他们的“SDP”。
结尾: 最终,A和B通过一种数字化的方式传递了会话信息。这个方式可以是通过电子邮件、虚拟信使,甚至是通过传送门。WebRTC并不关心具体的传递方式,只要信息能够从A到B,它们就可以开始他们的数字通信之旅。一旦A和B交换了SDP,它们就像魔法般实现了真正的点对点通信。不再需要第三方干涉,它们可以直接建立连接,分享彼此的智慧和梦想。最终,A和B通过最优的数字路径找到了彼此,这就是WebRTC的神奇之处。
WebSocket和WebRTC的区别是什么?
熟悉WebSocket的朋友到这里就会发现了,好像他们都是转发消息。如果你也这么想,那恭喜你,你已经熟悉了WebRTC的一小点部分。WebRTC其实也使用了WebSocket,用于搭建WebRTC的信令机制,但是因为WebRTC是端到端连接,在WebSocket连接建立结束后,就不再需要额外服务器。那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分别从设计理念和实现区别来看。
- 设计理念
-
- WebSocket主要用于IM聊天应用。
- WebRTC是为高质量音视频实时通信设计的。
- 实际区别
-
- WebRTC使用UDP协议,而WebSocket使用TCP协议。
- WebRTC提供的浏览器端到端通信比WebSocket提供的服务延迟更低。
WebRTC用到了哪些技术?
WebRTC其实就是一组其他技术的集合体,这里面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协议、技术点,想在文章中分析完所有的技术点不太现实,我们来讲点关键的!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这个技术相信大部分看文章的朋友都有在大学期间学习过,用来解决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所谓的网络地址转换,就是把内网地址转换成可以访问外网的地址。那和WebRTC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大了!WebRTC是P2P方式,我们需要找到对方的ip,点对点的连接。如果对方有一个公开的IP地址,那么连接过程将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会像连接一个网页服务一样,把端口和IP都提供给对方后,我们和它就可以直接进行连接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是隐藏在公共网络之后的,我们无法直接连接。
对NAT网络地址转换的运行原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学习,就不在本文展开了。
NAT 的转换方式主要有四种,而WebRTC默认支持三种网络扩展的方式,对其他的方式并不友好,且大部分的网络地址转换都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 一对一 NAT(完全圆锥型 NAT)
- IP 受限型 NAT
- 端口受限型 NAT
STUN和TURN
而网络地址转换过程主要依赖于两种协议,即会话穿越工具(STUN)和中继NAT穿越工具(TURN)。
STUN服务器的作用是帮助设备发现自己的公网IP地址和端口。它是非常轻量级的,通常位于公共网络上,并且有一个简单的任务:就是检查终端传入请求的IP地址(躲在NAT后面的程序),并将该地址作为响应发送回去。这个过程使得WebRTC A端为自己获得一个可公开访问的地址,然后通过信令机制将其传递给B端(或其他端)以建立直接链接。
然而,STUN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工作,特别是当NAT防火墙的策略比较严格时,例如在刚才讲NAT的时候没有提到的第四种方式——对称 NAT(Symmetric NAT),在这种环境下必须使用 TURN!TURN服务器实际上扮演了媒体流的中继角色,将数据从发送端传到接收端。这代表着:所有的通信内容都要经过 TURN 服务器的转发,导致TURN服务器的维护成本比较高,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没有免费给用户使用的TURN服务器。
想创建TURN服务器可以参考: https://github.com/coturn/coturn
ICE框架
当客户端和服务端媒体协商完成后,需要开始建立网络连接,它会STUN和TRUN协议完成工作。之后,我们就会从A端到B端之间的路径有了非常多的选择,ICE框架就是为了更好的处理这些路径而提出的。ICE会获取所有可用的通信路径,并将其作为"候选者"。这些路径可能包括本地IP地址以及STUN和TURN服务器提供的地址等。然后,ICE将收集到的所有地址放入SDP(会话描述协议) 中,并将其发送到对方。对方通过解析SDP来了解我们提供的重要信息。
SDP
在前面我们说到了SDP(会话描述协议),那它的作用主要是什么呢?SDP只是一种数据格式,而且它是WebRTC中最重要的几个概念之一。它的设计目的是将用户产生的SDP送至其他端,怎么发送的它不管,当A端想要开始一个通话时,它就会创建一个包含了自己可接受的媒体格式、网络信息、安全选项和其他信息的offer,然后发送给B端。收到offer的B端会回复一个answer,包含了它决定使用的媒体和网络参数。我们开发者也可以自定义SDP的内容。
信令交换
如果看了SDP交换的过程图,那大家一定看到了中间的信令,信令其实就是一个转发服务,将一个设备端产生的SDP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想要通信的那方,大部分使用websocket或socket服务。其实啥方式都不重要,能将SDP信息传递给另外一方就可以了。
一个典型的WebRTC通信流程
知道了WebRTC大部分的技术,那一个典型的WebRTC通信流程就出现了!
看到这里,我相信你对WebRTC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了,那么在下一篇WebRTC的系列文章中,我们来实现一个可以多端视频/语音电话的功能吧!
关于我
Hello,我是Taxze,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价值,希望您能给我的文章点个❤️,有问题需要联系我的话:我在这里 ,也可以通过掘金的新的私信功能联系到我。如果您觉得文章还差了那么点东西,也请通过关注督促我写出更好的文章~万一哪天我进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