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leetcode】二分查找本质
@水墨不写bug
正文开始:(点击题目标题转跳到OJ)
目录
(O)前言*
(一)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思路详解:
参考代码:
(二)x的平方根
(三)搜索插入位置
(四)山峰数组的峰顶索引
(五)寻找峰值
(六)寻找旋转排序数组的最小值
(七)点名
(O)前言*
“二分思想”相信看过我的这篇文章《小白鼠试毒——二分法怎么分》的朋友都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具体来说:当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元素分为两部分,并根据标准判断哪一部分留下,哪一部分舍去,这时候就可以使用二分。
如果我们加上一些限制:考虑题目中给的数组的元素,那么:如果我们可以判断数组具有“二段性”,那么就可以使用二分。 什么是二段性?其实,就是存在一个标准,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把数组分为“是”和“不是”的两部分,一般这两部分是连续的,这就表明有一个点将数组分为两部分。这就是使用二分的前提条件。
好消息是二分拥有特定的模板,我们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接合对模板的理解来使用模板。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模板的原理。不然无法正确使用模板。在本文,我会总结出二分的模板,以及如何推导和使用。
另外,二分的特征时间复杂度是O(logN),换句话说,如果一道题的时间复杂度要求是O(logN),不要忘了试试二分的思路。
二分判断点的选取:
其实看似是选取二分点,即使是你随便选取一个点作为判断点,二分也是可以进行:如果你选取一个随机点作为二分下标,那么二分的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高效的二分下标选取点是数组的接近中间点的位置。根据概率论中有关数学期望的知识可以给出严格证明,这里我们不再证明。
(一)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给你一个按照非递减顺序排列的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target
。请你找出给定目标值在数组中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如果数组中不存在目标值
target
,返回[-1, -1]
。你必须设计并实现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的算法解决此问题。示例 1:
输入:nums = [5,7,7,8,8,10] , target = 8 输出:[3,4]示例 2:
输入:nums = [5,7,7,8,8,10] , target = 6 输出:[-1,-1]示例 3:
输入:nums = [], target = 0 输出:[-1,-1]提示:
0 <= nums.length <= 10^5
-10^9 <= nums[i] <= 10^9
nums
是一个非递减数组-10^9 <= target <= 10^9
题目要求查找两个区间端点的位置,也就是左端点和右端点的位置。分两个步骤依次进行
思路详解:
第一道题细致讲解,之后的题目只给出重要的部分思路
记查找的值为key。
当我们查找左端点时,根据 “<key” 和 “>=key” 这个标准将区间分为两部分,左边的部分区间都是小于key的,右边的区间都是大于等于key的:
如果区间中点mid对应的nums[mid] < key,则mid位于左半部分区间,此时更新left下标left = mid +1;(因为左边区间内的值都小于key,可以确定需要查找的目标值一定在右区间中,所以left可以向右移动)
如果mid对应的nums[mid] >= key,则可以确定mid位于目标值右侧,此时更新查找区域右端点为right = mid;(因为区间右边的值是大于等于key的,可以确定要查找的目标位于左区间内 + mid对应的位置——因为nums[mid]此时等于key,由于无法确定目标值是否在mid位置,如果此时冒然right = mid-1,那么如果mid位置就是目标值的这种情况就被忽略了!)
当我们查找区间右端点时,根据“<=key” “>key”的二段性将区间分为两部分,左部分的值小于key,右部分的值大于等于key。
如果区间中点mid对应值nums[mid] <= key 则mid位于则mid在key的左边+mid这个位置,更新left = mid;
如果区间中点mid对应值nums[mid] > key ,则mid位于key的右边,更新right = right-1;
循环的终止条件:
left < right
为什么?
对于要查找的数组分三种情况考虑:
1.有目标值
2.都大于目标值
3.都小于目标值
在讲解之前,先引入mid的选取规则:
1.偏左选取——mid = left + (right - left)/2;
2.偏右选取——mid = left + (right - left + 1)/2;
他们的区别就是当区间内有偶数个值时,mid选取的是中间偏左的一个还是中间偏右的一个。
结论:
在更新区间的时候,无法越过mid的一侧需要选取偏另一侧的mid选取规则。
为什么?
当区间仅有两个元素的时候,区间端点的选取无非就只有两个情况——偏左的元素或者偏右的元素。在查找区间左端点时,right无法越过mid,正确的mid选取是选取偏左的元素。如果我们这时mid选取偏右的元素,那么由于nums[mid] >= key还是更新 right = mid,这样下去会死循环。
接下来讲解循环终止条件的选择原因:
对于要查找的数组分三种情况考虑:
1.有目标值
left和right都在向目标值靠拢,当left==right时,此时就是目标值,不需要进入循环。
2.都大于目标值
right向左移动,当left==right时,此时不需要进入循环,跳出循环判断一下相遇时的值的与目标值的大小就可以了。
3.都小于目标值
left向右移动,当left==right时,此时不需要进入循环,跳出循环判断一下相遇时的值的与目标值的大小就可以了。
参考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vector<int> searchRange(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f(nums.size()==0) return {-1,-1};int left = 0,right = nums.size()-1;//查找左区间int ret_l = -1,ret_r = -1;while(left<right){int mid = left+(right-left)/2;if(nums[mid]<target) left = mid+1;else right = mid;}if(nums[left] == target) ret_l = left;left = 0,right = nums.size()-1;//查找右区间while(left<right){int mid = left+(right-left+1)/2;if(nums[mid]<=target) left = mid;else right = mid-1;}if(nums[right] == target) ret_r = right;return {ret_l,ret_r};}
};
二分查找模板:
查找右区间端点:
int left = ..., right = ...; while (left < right)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if (...)left = mid + 1;elseright = mid; }
查找左区间端点:
int left = ..., right = ...; while (left < right) {int mid = left + (right - right + 1) / 2;if (...)left = mid;elseright = mid - 1; }
通过观察两个模板,可以发现规律:
循环的终止条件相同;
if条件中有“-1”,mid有“+1”;
有这两个规律就足够了。
(二)x的平方根
给你一个非负整数
x
,计算并返回x
的 算术平方根 。由于返回类型是整数,结果只保留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将被 舍去 。
注意:不允许使用任何内置指数函数和算符,例如
pow(x, 0.5)
或者x ** 0.5
。示例 1:
输入:x = 4 输出:2示例 2:
输入:x = 8 输出:2 解释:8 的算术平方根是 2.82842..., 由于返回类型是整数,小数部分将被舍去。提示:
0 <= x <= 2^31 - 1
根据题意:
x < 1 时,根下x小于1,去除小数部分,返回0;
x > 1 时,1 < 根下x < x 使用二分,首先要寻找二段性 。
对于从1开始向后数,每一个数的平方是这样的一组数: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假设x 是26,由于需要将小数部分舍去,得到的结果是5,但是(这里用数学的区间表示)对于[25,36)内的任何一个数,得到的结果都是5,这就相当于一个程序输入[25,36),输出同一个值,于是这就转化为第一道题查找区间左端点的问题了。
二段性:
先不考虑mid的左偏还是右偏,mid是一个大概的区间中点的位置。(对于mid的位置左偏和右偏问题可以通过模板来解决)
我们首先看二段性:
根据 mid*mid <= x 或者 mid*mid > x 分类;
mid*mid <= x,说明target在mid右侧+mid现在的位置,更新left = mid;
mid*mid > x ,说明target在target在mid左侧,更新right = mid -1;
根据模板
下面有 “-1”,则mid有“+1”:mid = left + (right - left + 1)/2;
或者由于left无法越过mid,所以要mid向右偏,需要“+1”。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mySqrt(int x) {if(x < 1) return 0;int left = 1,right = x;while(left < right){long long mid = left + ( right - left + 1 ) / 2;if(mid*mid<=x) left = mid;else right = mid-1;}return left;}
};
(三)搜索插入位置
给定一个排序数组和一个目标值,在数组中找到目标值,并返回其索引。如果目标值不存在于数组中,返回它将会被按顺序插入的位置。
请必须使用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的算法。示例 1:
输入: nums = [1,3,5,6], target = 5 输出: 2示例 2:
输入: nums = [1,3,5,6], target = 2 输出: 1示例 3:
输入: nums = [1,3,5,6], target = 7 输出: 4提示:
1 <= nums.length <= 10^4
-10^4 <= nums[i] <= 10^4
nums
为 无重复元素 的 升序 排列数组-10^4 <= target <= 10^4
二段性:
数组分为< target 和 >= target 两部分,这就类似于查找区间右端点了。
需要处理的特殊情况:
当我们要插入的值在数组的最后时,由于left和right会最终停在最后一个位置上,但是我们要返回的下标是停下的下一个位置,所以需要特殊处理。
参考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searchInsert(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left = 0,right = nums.size()-1;while(left<right){int mid = left+(right-left)/2;if(nums[mid]>=target) right = mid;else left = mid+1;}if(nums[left] < target) return left+1;//说明插入在最后一个数据后面return left;//left的位置即为插入位置} };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不是分为<= 和 >?
首先,通过测试,将区间分为<= 和 > 是可以 凑巧 通过oj的:
int searchInsert(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left = 0, right = nums.size() - 1;while (left < right){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1) / 2;if (nums[mid] > target) right = mid - 1;else left = mid;}if (nums[left] < target) return left + 1;//说明插入在最后一个数据后面return left;//left的位置即为插入位置 } int searchInsert_(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left = 0, right = nums.size() - 1;while (left < right){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if (nums[mid] >= target) right = mid;else left = mid + 1;}if (nums[left] < target) return left + 1;//说明插入在最后一个数据后面return left;//left的位置即为插入位置 }int main() {vector<int> v = { 1,2,4,5,6 };int ret = searchInsert(v, 3);int ret_ = searchInsert_(v, 3);cout << ret << endl;cout << ret_ << endl;return 0; }
结果:
2 2
具体为什么,我们分析一下:
我们审题,如果target存在,能够找到target,返回target下标即可;(两种分法都是一样的)
如果target不存在,因为我们在一个位置插入是在当前位置插入,<= 和 >分法 查找的是我们目标插入位置的前一个位置,只不过最后一句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发挥了本来它不该发挥的作用,导致结果凑巧正确。(这是不该发生的,是意料之外的情况)
如果把“<= 和 >分法”的最后的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删掉,结果:
1 2
所以“<= 和 >分法”是错误的。
(四)山峰数组的峰顶索引
符合下列属性的数组
arr
称为 山脉数组 :
arr.length >= 3
- 存在
i
(0 < i < arr.length - 1
)使得:
arr[0] < arr[1] < ... arr[i-1] < arr[i]
arr[i] > arr[i+1] > ... > arr[arr.length - 1]
给你由整数组成的山脉数组
arr
,返回满足arr[0] < arr[1] < ... arr[i - 1] < arr[i] > arr[i + 1] > ... > arr[arr.length - 1]
的下标i
。你必须设计并实现时间复杂度为
O(log(n))
的解决方案。示例 1:
输入:arr = [0,1,0] 输出:1示例 2:
输入:arr = [0,2,1,0] 输出:1示例 3:
输入:arr = [0,10,5,2] 输出:1提示:
3 <= arr.length <= 10^5
0 <= arr[i] <= 10^6
- 题目数据保证
arr
是一个山脉数组
二段性:
根据arr[mid] arr[mid +1] 的大小关系 作为二段性判断依据。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peakIndexInMountainArray(vector<int>& arr) {int left = 1,right = arr.size()-2;while(left<right){int mid = left +(right-left)/2;if(arr[mid] < arr[mid+1]) //在上升段,目标在右侧left = mid+1;else right = mid;}return left;}
};
(五)寻找峰值
峰值元素是指其值严格大于左右相邻值的元素。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找到峰值元素并返回其索引。数组可能包含多个峰值,在这种情况下,返回 任何一个峰值 所在位置即可。你可以假设
nums[-1] = nums[n] = -∞
。你必须实现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的算法来解决此问题。示例 1:
输入:nums =[1,2,3,1]输出:2 解释:3 是峰值元素,你的函数应该返回其索引 2。示例 2:
输入:nums =[1,2,1,3,5,6,4] 输出:1 或 5 解释:你的函数可以返回索引 1,其峰值元素为 2;或者返回索引 5, 其峰值元素为 6。提示:
1 <= nums.length <= 1000
-2^31 <= nums[i] <= 2^31 - 1
- 对于所有有效的
i
都有nums[i] != nums[i + 1]
二段性:
根据nums[mid]和nums[mid+1]的大小关系为二段性标准。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Peak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left = 0,right = nums.size()-1;while(left<right){int mid = left+(right-left)/2;if(nums[mid]<nums[mid+1]) left = mid+1;else right = mid;//不存在等于的情况}return left;}
};
(六)寻找旋转排序数组的最小值
已知一个长度为
n
的数组,预先按照升序排列,经由1
到n
次 旋转 后,得到输入数组。例如,原数组nums = [0,1,2,4,5,6,7]
在变化后可能得到:
- 若旋转
4
次,则可以得到[4,5,6,7,0,1,2]
- 若旋转
7
次,则可以得到[0,1,2,4,5,6,7]
注意,数组
[a[0], a[1], a[2], ..., a[n-1]]
旋转一次 的结果为数组[a[n-1], a[0], a[1], a[2], ..., a[n-2]]
。给你一个元素值 互不相同 的数组
nums
,它原来是一个升序排列的数组,并按上述情形进行了多次旋转。请你找出并返回数组中的 最小元素 。你必须设计一个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的算法解决此问题。示例 1:
输入:nums = [3,4,5,1,2] 输出:1 解释:原数组为 [1,2,3,4,5] ,旋转 3 次得到输入数组。示例 2:
输入:nums = [4,5,6,7,0,1,2] 输出:0 解释:原数组为 [0,1,2,4,5,6,7] ,旋转 3 次得到输入数组。示例 3:
输入:nums = [11,13,15,17] 输出:11 解释:原数组为 [11,13,15,17] ,旋转 4 次得到输入数组。提示:
n == nums.length
1 <= n <= 5000
-5000 <= nums[i] <= 5000
nums
中的所有整数 互不相同nums
原来是一个升序排序的数组,并进行了1
至n
次旋转
根据:
nums[mid]和nums[n-1]大小关系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Min(vector<int>& nums) {int n = nums.size(),left = 0,right = n-1;while(left<right){int mid = left+(right-left)/2;if(nums[mid]<nums[n-1]) right = mid;else left = mid+1;}return nums[left];}
};
(七)点名
某班级 n 位同学的学号为 0 ~ n-1。点名结果记录于升序数组
records
。假定仅有一位同学缺席,请返回他的学号。示例 1:
输入: records = [0,1,2,3,5] 输出: 4示例 2:
输入: records = [0, 1, 2, 3, 4, 5, 6, 8] 输出: 7提示:
1 <= records.length <= 10000
二段性:
根据是否有偏移来作为二段性依据。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takeAttendance(vector<int>& records) {int left = 0,right = records.size()-1;while(left<right){int mid = left+(right-left)/2;if(records[mid]==mid) left = mid+1;else right = mid;}if(records[left]==left) return left+1;return left;}
};
完~
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