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变革法则
1)组织不变革,人就变。
2)人们不会抗拒变革,但抵制被改变。
3)事情之所以存在是惯性所致。
4)除非有人推动变革,否则很可能止步不前。
5)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变革将很容易。
17.3 并非管理变革:而是管理转型过程
变革管理专家威廉·布里奇斯(William Bridges)【管理学大师,不是数据质量的】强调转型过程在变革管理进程中的核心地位。
17.4 科特的变革管理八大误区
约翰·科特(John P.Kotter)【不是数据质量的】是变革管理领域最受尊敬的研究者之一。
17.4.1 误区一:过于自满
17.4.2 误区二:未能建立足够强大的指导联盟
17.4.3 误区三:低估愿景的力量
17.4.4 误区四:10 倍、100 倍或 1000 倍地放大愿景
17.4.5 误区五:允许阻挡愿景的障碍存在
17.4.6 误区六:未能创造短期收益(国内 3-6 个月)
17.4.7 误区七:过早宣布胜利
17.4.8 误区八:忽视将变革融入企业文化
17.5 科特的重大变革八步法
17.5.1 树立紧迫感【可能会考】
在信息管理方面,促使紧迫感产生的因素有如下几种:
1)监管变化。
2)信息安全的潜在威胁。
3)业务连续性风险。
4)商业策略的改变。
5)兼并与收购。
6)监管审计或诉讼风险。
7)技术变革。
8)市场竞争对手的能力变化。
9)媒体对组织或者行业信息管理问题的评论。
17.5.3 发展愿景和战略
1.为何需要愿景
愿景是一幅关于未来的图景,其中隐含着人们为何要努力创造未来的明确或隐含的解释。一个好的愿景有三个重要特指:明确性、动力性和一致性。
2.有效愿景的特性【可能会考】
1)充满想象。描绘了一幅未来的图景。
2)吸引力。有利于增加员工、客户、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长期利益。
3)可行性。目标现实、可实现。
4)重点突出。为决策提供明确指导。
5)灵活性。它足够普适,允许个人采取主动,并在条件或约束发生变化时做出替代计划和响应。
6)可交流性。容易在 5 分钟或者更短时间内分享和清晰交流。
17.9 数据管理价值的沟通
17.9.1 沟通原则
1)有明确的目标和期望的结果。
2)由支持所需结果的关键消息构成。
3)为受众/利益相关方量身定制。
4)通过适合受众/利益相关方的媒介传达。
虽然沟通可能涉及一系列主题,但沟通的总体目标可以归结为:
1)通知。
2)教育。
3)设定目标或愿景。
4)定义问题的解决方案。
5)促进变革。
6)影响或激励行动。
7)获得反馈。
8)获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