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uboot介绍
- 二、uboot的配置编译过程
- 2.1 make xxx_defconfig
- 2.2 make
一、uboot介绍
uboot是一个bootloader,用于在嵌入式设备中引导linux内核启动,在嵌入式设备中常见的组织结构如下:
芯片内部固化代码 -> bootloader -> kernel -> rootfs
所以uboot的主要功能如下:
- 读flash,把内核加载到内存
- 初始化内存控制器
- 初始化flash、clock等外设
- 从flash中拷贝内核放到内存中
- 启动内核
简单说明uboot的启动流程:
针对非xip类型的芯片通常内部会有一个bootrom,上电以后它会去根据bootppin来获取当前是从哪个启动设备启动,然后加载对应的启动设备驱动获取对设备的读写能力,然后将启动设备里面uboot的前一部分(比如4k)读取到到内部的sram中开始运行,这一部分代码要通过内存控制器完成对外部sdram的驱动,然后将启动设备里面的完整uboot加载到sdram中,然后在重定向到sdram的相同位置继续执行剩下的完整uboot功能,将kernel也从启动设备中加载到sdram中,还有初始化网卡、屏幕等剩余使用到的外设,加载网络驱动,加载uboot使用的cmd等内容,最后如果没有交互那么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跳转到kernel的启动入口,启动内核。
二、uboot的配置编译过程
2.1 make xxx_defconfig
make xxx_defconfi过程第一步会首先创建得到conf工具,然后利用这个conf工具将config/下面的xxx_defconfig文件拷贝到uboot跟路径下的.config文件。
这个.config文件的作用有两个:
- 控制整个编译过程的行为,决定编译哪些内容
- 会转变成include/config.h头文件,代码里通过宏来获取具体的参数,比如串口波特率等信息。
2.2 make
执行make的主要过程:
- 检查更新头文件config.h u-boot.cfg(通过.config还有uboot默认的一些cmd配置头文件结合生成)
- 制作一系列工具
- 交叉编译源码
uboot的最终编译产物:
- 得到elf格式的u-boot-nodtb.bin
- dtb
上面两个文件结合起来的到u-boot.bin
这里是通用流程,后续厂商会基于这个文件在定制自己的内容,比如在u-boot.bin前面添加头信息得到u-boot.stm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