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网络是一些结点和链路的集合,计算机网络就是相互连接、彼此独立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
- 局域网
- 城域网
- 广域网
- 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RM中有七个层次的体系结构: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TCP/IP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协议:
- 远程登录协议 telent
- 文件传输协议 ftp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
计算机网络传输
-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人们关注的更多的是数据和信号。信号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数字的;
-
与信号的分类相对应,信道也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两大类;
-
使用数字信号传输时,数字信号几乎占有正在频带。终端把数字信号转换为脉冲电信号时,这个原始的电信号所固有的频带称为基本频带,也叫基带。在信道中直接传送基带信号时,称为基带传输。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时,称为频带传输;
-
数据通信模型按照数据信息在传输链路上的传送方向,分为:
- 单工通信:信号只能一个方向传送,如广播
- 半双工通信: 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如对讲机
- 双工通信: 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 波特率
- 比特率
- 带宽
- 信道容量
- 误码率
- 信道延迟
网络管理
-
网络管理包含五部分: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配置管理、网络利用和计费管理,网络设备和应用故障管理以及安全管理;
-
网管软件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体系结构,核心服务和应用程序;
网络安全
完整的网络安全要求有:
- 运行系统的安全
-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
- 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
-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网络安全应该具有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审查性等特征;
网络的安全层次分为:
- 物理安全
- 控制安全
- 服务安全
- 协议安全
常见的信息安全技术:
- 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 防火墙技术
- 网络安全协议: SSH、PKI、SSL
因特网基础知识
-
ip地址
IP地址具有固定、规范的格式。TCP/IP协议规定,每个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分成四段,其中没8位构成一段,每段所能标识的最大范围不超过255,段与段之间用“.”隔开;
每个IP地址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网络号标识和主机号标识; 网络号标识确定了某一主机所在的网络,主机号标识确定了该网络特定的主机;
在TCP/IP协议中,IP地址主要分为三类:- A类:用前8位标识网络号,最前面一位为0,后24位标识主机号,第一段数字为1-126格式的IP地址都属于A类地址
- B类:16位的网络地址和16位的主机地址,网络地址最高位必须是“10”,第一段数字范围是128-191
- C类: 3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第一段数字范围是192-223
-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用于区分IP地址的网络数部分和结点数部分,即前多少位是网络数,后多少位是结点数;
方法是:与IP地址一样,也采用32位的进制数,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为全1,后面一部分为全0; -
DNS:
域名系统DNS是一种遍布在internet上的分布式主机信息数据库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域名系统的基本任务就是将文字标识的域名翻译成IP地址能够理解的地址格式,也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的工作通常由域名服务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