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
嗨~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C++蓝桥杯基础篇(四),继续练习相关习题。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咯~
题目1 连续整数相加
思路分析:
这道题,我们可以把从键盘中读取n写在while循环条件里面,while(cin >> n),题目中明确指出:如果读入的n为0或者负数,则继续读取数字直至读入n值为正整数为止。因此,只要 n<=0,我们就不停的读取n,不作任何处理。
while循环条件应为:while(cin >> n,n<=0); 只要 n>0,立马跳出循环,作后续判断。
代码如下:
//连续整数相加
//读入2个整数值a和n,计算从a开始的n个连续整数的和
//注意,如果读入的n为0或为负数,则继续读取数字直至读入n值为正整数为止
//输入共一行,包含整数a和若干个整数n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从a开始的n个连续整数的和int main() {int a;cin >> a;int n;while (cin >> n , n <= 0); //此处执行语句为空语句int sum = a;for (int i = 1; i < n; i++) {sum += a + i;}cout << "从 "<<a<<" 开始的 "<< n << " 个连续整数的和为: " << sum << endl;return 0;
}
题目2 约数
代码如下:
//约数
//输入1个整数n,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它的全部约数、
//输入一个整数n
//输出全部约数,每个约数占1行int main() {int n;cin >> n;for (int i = 1; i < n; i++) {if (n % i == 0) //如果 n % i == 0,说明n可以被i整除cout << i << endl;}return 0;
}
题目3 PUM
思路分析:
题目要求说,构造一个n行m列的矩阵,我们可以使用循环嵌套:
①外层的for循环控制行数,里面的for循环控制列数。
②定义变量k,表示矩阵中的数字。
③规定将每行的最后一个数字变为PUM,则里面的for循环的取值范围 0~m-2,从第0列~第m-2列,数字k都可在矩阵中出现。
④第m-1列,打印"PUM",打印完毕后,k自动加1。每打印完一行,执行换行操作。
代码如下:
//PUM
//输入2个整数n和m,构造一个n行m列的数字矩阵
//矩阵中的数字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为 1,2,3,4,...,n*m
//矩阵构造完成后,将每行的最后一个数字变为PUM
//输出最终矩阵int main3() {int n, m;cin >> n >> m;for (int i = 0, k = 1; i < n; i++) //打印n行,i的取值范围 0~n-1{for (int j = 0; j < m-1; j++, k++) //打印m-1行,j的取值范围 0~m-2{cout << k << " ";}cout << "PUM" << endl; //最后一列打印"PUM"k++; //打印完毕后,k自动加1}return 0;
}
题目4 余数
代码如下:
//余数
//输入一个整数n
//请按顺序输出1~10000之间(不包括1~10000)的所有除以n余2的数字
//输入1个整数n
//输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字,从小到大每行输出1个int main() {int n;cin >> n;for (int i = 2; i < 10000; i++) {if (i % n == 2) {cout << i << endl;}}return 0;
}
题目5 六个奇数
题目说,读取一个整数x,输出x之后的6个奇数。如果该x为偶数,那么输出6个奇数;如果该x为奇数,那么它也算作6个奇数之一,后面只用输出5个奇数。咱们可以先判断x是否为奇数,如果不是奇数,将x加1变成奇数即可。接着只需要用for循环输出6个奇数。
代码如下:
//6个奇数
//读取1个整数x,输出x之后的6个奇数
//如果x也是奇数,那么它也算作6个奇数之一
//输入1个整数x
//输出满足条件的奇数,每个占一行int main() {int x;cin >> x;cout << endl;if (x % 2 == 0) x = x + 1; //如果输入的x本身就是奇数,则不需要执行if条件里面的语句int ret;for (int i = 0; i < 6; i++) {ret = x + 2 * i;cout << ret << endl;}return 0;
}
题目6 乘法表
代码如下:
//乘法表
//输入一个整数n,输出n的乘法表,如下:
// 1 × n = n
// 2 × n = 2n
// 3 × n = 3n
// 4 × n = 4n
// 5 × n = 5n
// ...
// 10 × n = 10n
//输入一个整数n
//输出n的乘法表int main() {int n;cin >> n;for (int i = 1; i <= 10; i++) {printf("%d × %d = %d\n", i, n, i * n);cout << endl;}return 0;
}
题目7 实验
分析思路:
①我们可以定义3个int型变量,C表示兔子的数量,R表示老鼠的数量,F表示青蛙的数量,初始化均为0。
②如果读取的字符T为'C',那么兔子的数量为 C += A;如果读取的字符T为'R',那么老鼠的数量为 R += A;如果读取的字符T为'F',那么兔子的数量为 F += A;
③动物总数为 C+R+F,求每种动物所占百分比,用
,最后乘以100%,保留2位小数。
代码如下:
//实验
//医学部一共进行了n场动物实验。
//共有3种小动物可用来实验,分别是青蛙、老鼠和兔子。
//每次实验都会选取其中1种动物来参与实验,选取数量若干。
//请你统计一下医学部一共用了多少小动物
//每种分别用了多少,每种动物使用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是多少
//输入第一行包含整数n,表示实验次数
//接下来n行,每行包含一个整数a(表示一次实验使用的小动物的数量)
//和一个字符T(表示一次实验使用的小动物的类型)
//'c'表示兔子,'r'表示老鼠,'f'表示青蛙
//输出所用动物总数,每种动物的数量,以及每种动物所占百分比
//输出百分比时,保留2位小数int main() {int n;cin >> n; //实验次数int C = 0; //兔子int R = 0; //老鼠int F = 0; //青蛙int a; //表示一次实验使用的小动物的数量char t; //表示一次实验使用的小动物的类型while (n--) {cin >> a >> t;if (t == 'c') C += a;else if (t == 'r') R += a;else F += a;}printf("所用动物总数: %d\n", C + R + F);printf("兔子的数量为: %d\n", C);printf("老鼠的数量为: %d\n", R);printf("青蛙的数量为: %d\n", F);printf("兔子所占的百分比为: %.2lf %%\n", (1.0 * C) / (C + R + F) * 100);printf("老鼠所占的百分比为: %.2lf %%\n", (1.0 * R) / (C + R + F) * 100);printf("青蛙所占的百分比为: %.2lf %%\n", (1.0 * F) / (C + R + F) * 100);return 0;
}
题目8 区间2
代码如下:
//区间2
//读取n个整数x1,x2,x3,...,xn,
//判断这n个整数中有多少个在[10,20]的范围内,有多少个在范围外
//输入第一行包含整数n,表示共有n个整数需要进行判断
//接下来n行,每行包含一个整数xi
//第一行输出"x in",其中x为在范围内的整数的数量
//第二行输出"y out",其中y为在范围外的整数的数量int main() {int n;cin >> n;int k;int x = 0;int y = 0;while (n--) {cin >> k;if (k >= 10 && k <= 20) x++; //在范围内的整数的数量else y++; //在范围外的整数的数量}cout << x << " in" << endl;cout << y << " out" << endl;return 0;
}
题目9 连续奇数的和2
注意:如果输入的x>y,咱们需要调用swap函数进行交换,保证x<=y。
代码如下:
//连续奇数的和2
//输入n对整数对x,y
//对于每对x,y,请你求出它们之间(不包括x和y)的所有奇数的和
//第一行输入整数n,表示共有n对测试数据
//接下来n行,每行输入一组整数x和y
//每对x,y输出一个占一行的奇数和int main() {int n;cin >> n;int x, y;int sum = 0;while (n--) {cin >> x >> y;if (x > y) swap(x, y);for (int i = x + 1; i < y; i++) {if (i % 2 == 1) {sum += i;}}cout << sum << endl;}return 0;
}
题目10 简单斐波那契
在之前的篇章中,我们讲过如何求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这里,我们需要输出这个序列的前n项。
a | b |
f(1)=0 | f(2)=1 |
f(2)=1 | f(3)=1 |
f(3)=1 | f(4)=2 |
f(4)=2 | f(5)=3 |
f(5)=3 | f(6)=5 |
f(6)=5 | f(7)=8 |
f(7)=8 | f(8)=13 |
f(8)=13 | f(9)=21 |
f(9)=21 | f(10)=34 |
... | ... |
f(n-2) | f(n-1) |
f(n-1) | f(n) |
f(n) | f(n+1) |
我们要输出数列的前n项,那么只需要将数列打印出来即可。观察表格,a列就是我们需要打印的。
代码如下:
//简单斐波那契
//以下数列 0 1 1 2 3 5 8 13 21 ...被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这个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2项之和
//输入一个整数n,请你输出这个数列的前n项
//输入一个整数n
//在一行中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数字之间用空格隔开// a b
// 0 1 f(1) f(2)
// 1 1 f(2) f(3)
// 1 2 f(3) f(4)
// 2 3 f(4) f(5)
// 3 4 f(5) f(6)
// 4 7 f(6) f(7)
//....
// f(n-3) f(n-2)
// f(n-2) f(n-1)
// f(n-1) f(n)
// f(n) f(n+1)int main() {int a = 0; //第1项int b = 1; //第2项int n;cin >> n; //第n项for (int i = 1; i <= n; i++) {cout << a << " ";int c = a + b;a = b;b = c;}cout << endl;return 0;
}
题目11 数字序列和它的和
解题思路:
①这道题,我们可以把输入整数对m,n放在while循环条件里面,并且保证m>0 && n>0。当 m<=0或者n<=0时,不进入循环。while循环条件为:while(cin>>m>>n, m > 0 && n > 0)。
②如果m>n,调用swap函数交换值。使得m为最小值,n为最大值。用for循环输出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数字序列以及数字序列各数字之和。
代码如下:
//数字序列和它的和
//输入若干个整数对m,n
//对于每个整数对
//输出以这2个数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注意,当输入整数对中
//任意一个数为0或负整数时,立即停止输入,且该组数对无需作任何处理
//输入共若干行,每行包含2个整数
//最后一行的2个整数中,至少有一个是非正整数
//对于每组需作处理的数对,输出一个结果,每个结果占一行
//结果包含从最小值到最大值的数字序列以及数字序列各数字之和int main() {int m, n;int sum = 0;while (cin >> m >> n , m > 0 && n > 0) {if (m > n) swap(n, m);for (int i = m; i <= n; i++) {cout << i << " ";sum += i;}cout << "Sum = " <<sum << endl;sum = 0;//每次计算完,sum必须归零cout << endl;}return 0;
}
题目12 完全数
这道题,最简单的做法:先求这个数的所有约数,用1~x-1来循环判断是否能被x整除,用一个变量sum来存储所有约数的和,如何sum和这个数本身相同,那么这个数则是完全数;否则不是完全数。
代码如下:
//完全数
//一个整数,除了本身以外的其他所有约数的和如果等于该数
//那么我们就称这个整数为完全数
//例如,6就是一个完全数
//因为它除了本身以外的其他约数的和为 1+2+3 = 6
//现在,给定你n个整数,请你依次判断这些数是否为完全数
//输入第一行包含整数n,表示共有n个测试用例
//接下来n行,每行包含一个需要你进行判断的整数x
//每个测试用例输出1个结果,每个结果占一行
//如果测试数据是完全数,则输出"X is perfect",其中x是测试数据
//如果测试数据不是完全数,则输出"X is not perfect",其中x是测试数据//基础版
int main() {int n;cin >> n; //共有n个测试用例cout << endl;int x;while (n--) {cin >> x;int sum = 0; //每次计算完,sum必须归零for (int i = 1; i < x; i++) {if (x % i == 0) { //求x的所有约数sum += i;}}if (sum == x) cout << x << " is perfect" << endl;else cout<< x << " is not perfect" << endl;}return 0;
}
但是如果每次输入的x都很大,那么循环判断1~x-1就会非常浪费时间,占用空间。有没有更好一点的方法呢?
有!打个比方:12的约数有1,2,6,3,4。约数都是成对出现的。
2是12的约数,那必然 12/2 = 6也是12的约数;3是12的约数,12/3 = 4也是12的约数。所以,我们在枚举约数的时候,枚举较小的约数即可。
d是x的约数,也是x的约数。满足 d <=
。
<= x,d <=
。
因此,我们只需要循环条件为 i*i<=x ,先求出较小的约数,再用 x/i 求出另外一个较大的约数即可。不必再用 i < x-1 了。
举个例子:x为36,i*i<=x,i 的可取值为1,2,3,4,6(较小的约数)。那么相对应的 x/i 为 36,18,12,9,6(较大的约数)。但是,约数不能自身,因此,我们需要去除36,对应的条件为 x/i < x;并且,2个约数不能相同,"6"只能出现1次,对应的条件为: i != x/i ;
代码如下:
//优化版
int main() {int n;cin >> n; //共有n个测试用例cout << endl;int x;while (n--) {cin >> x;int sum = 0;//每次计算完,sum必须归零for (int i = 1; i*i <= x; i++) { //只需要判断i*i是否小于等于x即可,先求出较小的约数if (x % i == 0) {if (i < x) sum += i; //如果此时的i小于x,保存到sum里面if (x / i != i && x / i < x) sum += x / i;//如果满足2个约数不同,并且较大的约数也小于自身x,那么保存到sum里面}}if (sum == x) cout << x << " is perfect" << endl;else cout << x << " is not perfect" << endl;}return 0;
}
题目13 质数
质数: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在之前的练习中已经做过,我们不再阐述。
代码如下:
//质数
//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
//7就是质数,因为它只能被1和7整除
//给定你n个大于1的自然数,判断这些数是否为质数
//输入第一行包含整数n,表示共有n个测试数据
//接下来的n行,每行包含1个自然数x
//每个测试用例输出1个结果,每个结果占1行
//如果测试数据是质数,则输出"X is prime",x为测试数据
//如果测试数据不是质数,则输出"X is not prime",x为测试数据int main() {int n;cin >> n;int x;while (n--) {cin >> x;bool flag = true; //假设为质数for (int i = 2; i * i <= x; i++) {if (x % i == 0) { //如果x能被i整除,说明x不是质数flag = false; //flag标记为falsebreak;}}if (flag) cout << x << " is prime" << endl;else cout<< x << " is not prime" << endl;}return 0;
}
题目14 打印菱形
运用曼哈顿距离,|x1-cx|+|y1-cy|<=n/2,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这里不再赘述。
代码如下:
//打印菱形
int main14() {int n;cin >> n;//中心点的坐标(n/2,n/2)int cx = n / 2;int cy = n / 2;//先打印n行n列的矩阵for (int i = 0; i < n; i++) {for (int j = 0; j < n; j++) {if (abs(i - cx) + abs(j - cy) <= n / 2) { //如果点和中心原点的距离<=n/2,打印"*"printf("*");}else { //如果点和中心原点的距离>n/2,打印" "printf(" ");}}cout << endl; //打印完1行,换行}return 0;
}
片尾
今天我们练习了循环相关的习题,希望对友友们有所帮助!!!
求点赞收藏加关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