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1、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
软件:由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程序组成。
硬件:计算机的实体。如:主机、外设等。
硬件决定了计算机系统的上限,软件决定了硬件性能发挥了多少。
2、软件
软件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分。
系统软件: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标准程序库、网络软件、语言处理程序、服务程序等。
应用软件:按任务需要编制成各种程序。如:抖音、王者、拼多多、淘宝等。
二、硬件的发展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1946
逻辑元件:电子管 //逻辑元件是用来处理电信号最小的基本单元。
缺点是:体积大、耗电量大
2、发展时间线
发展阶段 | 时间 | 逻辑元件 | 速度(次/秒) | 内存 | 外存 |
第一代 | 1946-1957 | 电子管 | 几千-几万 | 汞延迟线、磁鼓 | 穿孔卡纸、纸带 |
第二代 | 1958-1964 | 晶体管 | 几万-几十万 | 磁芯存储器 | 磁带 |
第三代 | 1964-1971 |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 几十万-几百万 | 半导体存储器 | 磁带、磁盘 |
第四代 | 1972-现代 |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千万-万亿 | 半导体存储器 | 磁带、磁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 |
第二代时: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开始出现。
第三代时:分时操作系统开始出现。集成电路:将元件集成在基片上。
第四代时:开始出现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
3、人物及公司的发展
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
1955年,肖克利在硅谷创建肖克利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肖克利有晶体管之父之称)
1957年,八叛徒创立仙童半导体公司
1959年,仙童半导体公司发明“集成电路”
1968年,摩尔等人离开仙童创立Intel
1969年,仙童销售部负责人桑德斯离开仙童,创建AMD
4、摩尔定律
意义: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内容: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整体性能也会提升一倍。
适用:CPU的集成程度和运算速度符合,而半导体存储器的发展也是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