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新质生产力数据(2010-2022年)-社科数据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028612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paofuluolijiang/90028612
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现代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下,由新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等构成的具有新质特点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突破了传统生产力的局限,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创造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表现为新的、具有变革性和创新性的生产力要素或形态,主要包括新的科技成果、新的生产工具、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经济模式等。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造升级,形成的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型生产方式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现。从2010至202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质生产力数据集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旨在衡量现代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下的新型生产力。该数据集涵盖了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等多个维度,包括分地区授权专利数、高技术产业业务收入、规上工业企业产业创新经费等关键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反映了各省市自治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进步,也体现了绿色发展和数字经济的渗透程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可从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模型、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和熵权—VIKOR评价模型等方法进行测算。这些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更准确地评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卢江,郭子昂,王煜萍.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提升路径[J/OL].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6[2024-03-15].
数据
省份、年份、分地区授权专利数(个)、高技术产业业务收入(千元)、规上工业企业产业创新经费(万元)、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h)、能源消费量/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用水量/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固废物综合利用量/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国内生产总值(%)、工业SO2排放/国内生产总值(%)、集成电路产量(亿块)、电信业务总量(亿元)、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万个)、软件业务收入(万元)、光缆线路长度/地区面积、电子商务销售额(万元)、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