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 Aurora MySQL 负载突增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探讨可行的优化方案。本文将详细分析 Aurora MySQL 的负载均衡机制,解读性能监控指标,并提出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已实施的措施和未来的优化方向。
1. Aurora MySQL 的负载均衡机制
Aurora MySQL 的读取端点(reader endpoint)采用的是基于 DNS 的随机分配机制。官方文档描述如下:
"Because the reader endpoint contains all Aurora Replicas, it can provide DNS-based, random reader assignment for new connections. Every time you resolve the reader endpoint, you'll get an instance IP that you can connect to, chosen randomly."
这意味着负载均衡是在连接级别进行的,而非查询级别。每次解析读取端点时,您会随机获得一个可连接的实例 IP。这种机制在样本量足够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实现负载均衡,但也存在 100 个连接都集中到同一节点的可能性。
2. 性能监控指标分析
在负载突增的情况下,性能详情监控中主要显示两类等待时间的增加:
- io/table/sql/handler
- CPU
这两项指标的增加直接反映了系统负载的突增。io/table/sql/handler 表示数据库在处理表操作时的 I/O 等待,而 CPU 等待则反映了处理能力的瓶颈。
3. 已实施的优化措施
a) 增加读实例
- 目的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