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写目录标题
- 一、IS-IS路由协议概述
- 二、IS-IS协议特点
- 三、IS-IS路由器分类
- 四、IS-IS协议应用场景
- 五、IS-IS与OSPF协议的比较
一、IS-IS路由协议概述
IS-IS,Intermediate System-to-Intermediate System,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主要用于自治系统内部的动态路由选择。它基于OSI模型的链路状态协议,使用最短路径优先(SPF)算法进行路由计算。IS-IS最初是为了支持ISO的无连接网络协议CLNP而设计的,但随着TCP/IP协议的普及,IETF对其进行了扩展,使其能够在TCP/IP环境下运行,形成了集成IS-IS(Integrated IS-IS)。
IS-IS协议因其出色的扩展性和高效性,在大规模网络如企业网络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网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支持IP协议,还能适应其他网络协议,如IPX、AppleTalk等。IS-IS协议通过维护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和使用SPF算法来计算最优路径,保证了路由信息的准确性和网络的快速收敛。
IS-IS协议以其高效、可靠和可扩展的特点,在现代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适合于大型复杂网络环境的需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IS-IS协议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完善,以适应更多样化和高性能的网络需求。
二、IS-IS协议特点
1、链路状态路由:IS-IS使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确保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都能建立完整的网络拓扑图,快速、准确地计算最短路径。
2、支持层次化网络:IS-IS通过构建层次化网络结构,实现不同区域网络的独立管理和互联互通,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高可靠性:IS-IS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支持快速恢复机制,如Hello报文和LAN段检测,确保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路由。
4、多种网络协议支持:IS-IS既支持IP协议,也支持其他网络协议,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网络的需求。
5、快速收敛:IS-IS协议的快速算法(PRC得到加强)和大容量路由传递等特点,使其在网络拓扑变化时能够迅速更新路由信息。
三、IS-IS路由器分类
1、Level-1路由器:负责区域内的路由,它只与属于同一区域的Level-1和Level-1-2路由器形成邻居关系,维护Level-1的LSDB,不包含其它区域的Level-1路由器的信息。
2、Level-2路由器:负责区域间路由,可以与同一或者不同区域的Level-2路由器或者其它区域的Level-1-2路由器形成邻居关系。Level-2路由器维护一个Level-2的LSDB,主要包含区域间的路由信息。
3、Level-1-2路由器(也称为ABR,Area Border Router):同时属于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的路由器,它可以与同一区域的Level-1和Level-1-2路由器形成Level-1邻居关系,也可以与其他区域的Level-2和Level-1-2路由器形成Level-2的邻居关系。Level-1-2路由器维护两个LSDB,Level-1的LSDB用于区内路由,Level-2的LSDB用于区际路由。
四、IS-IS协议应用场景
IS-IS协议适用于多种网络环境,包括但不限于:
1、园区网:面向企业网用户,路由器数量较少,动态路由的LSDB库容量相对较少,三层路由域较少。园区网的地域性跨度不大,带宽充足,链路状态协议开销对带宽占用比偏少。
2、骨干网:由ISP组建的服务型网络,路由器数量庞大,架构扁平化,要求IGP作为基础路由为上层BGP协议服务。骨干网的LSDB规模巨大,对链路收敛极为敏感,线路费用高昂。
五、IS-IS与OSPF协议的比较
IS-IS和OSPF都使用链路状态算法和SPF算法,但在某些细节上有所不同。例如,IS-IS支持两级层次化网络结构,而OSPF则有三层的层次结构。IS-IS的路由器ID(RID)可以是IP地址,而OSPF的RID必须是IP地址。IS-IS支持IPv6,而OSPFv3才开始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