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决策论是根据信息和评价准则,用数量方法寻找或选取最优决策方案的科学,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和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对同一个问题所面临的几种自然情况或状态,又有几种可选方案,就构成一个决策,而决策者为对付这些情况所取的对策方案就组成决策方案或策略。
决策论是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概率论的发展,早在1763年贝叶斯发表贝叶斯定理时起,统计判定理论就已发萌芽。1815年拉普拉斯用此定理估计第二天太阳还将升起的概率,把统计判定理论推向一个新阶段。统计判定理论实际上是在风险情况下的决策理论。这些理论和对策理论概念上的结合发展成为现代的决策论。决策论在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
决策问题根据不同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又称统计型或随机型)和不确定型三种。
8.1 决策论概述
决策定义
狭义决策认为决策就是作决定,单纯强调最终结果;
广义决策认为将管理过程的行为都纳入决策范畴,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课程介绍的就是广义决策)
决策目标
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状态,工作努力的目的。一般而言,在管理决策中决策者追求的当然是利益最大化
决策准则
决策判断的标准,备选方案的有效性度量。
决策属性
决策方案的性能、质量参数、特征和约束,如技术指标、重量、年龄、声誉等,用于评价它达到目标的程度和水平。
科学决策过程
任何科学决策的形成都必须执行科学的决策程序,如图1所示。决策最忌讳的就是决策者拍脑袋决策,只有经历过图所示的“预决策→决策→决策后”三个阶段,才有可能产生科学的决策。
决策的基本要素
决策的分类
-
按决策的影响范围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
按决策的状态空间
确定性决策:状态只有一种
不确定性决策:状态不只一种,且决策者对状态发生的概率未知;(研究内容应该是这个)
风险型决策:状态不只一种,但决策者对状态发生的概率可知。 -
按目标的数量分
单目标决策
多目标决策
决策的模型
1.决策者
2.决策方案:属性、目的、目标
3.状态
4.准则
5.收益
8.2 不确定性决策
不确定性决策模型
-
定义
决策者对状态发生的概率一无所知。 -
例题
设某工厂是按批生产某产品并按此销售。每件产品的成本为30元,批发价格为每件35元,若每月生产的产品当月销售不完,则每件损失1元。工厂每投产一批是10件,最大月生产能力是40件。决策者可供选择的生产方案为0、10、20、30、40件,假设决策者对其产品的需求情况一无所知。试问决策者应如何决策?
不确定性决策方法
由于在不确定决策中,各种决策环境是不确定的,所以对于同一个决策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求值,将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个决策问题,决策者的偏好不同,也会使得处理相同问题的原则方法不同。
-
悲观主义准则
-
乐观主义准则
-
等可能准则
-
最小机会损失准则
-
折衷主义准则